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的思考论文_黄伟亮

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的思考论文_黄伟亮

广西扶绥县柳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532106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当前教育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师资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问题尤其突出。本文结合农村基层教育实际,围绕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配置的现状、对当前教育产生的影响、教师均衡配置的意义及实施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相信能为以后农村教育改革中基层学校教师合理化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 均衡配置 意义 途径

一、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配置现状

1.城乡不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城乡存有差异,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均衡,尤其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工作环境、师资配置等与市县学校差距较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在农村学校长期任教,通过工作调动或其它形式离开农村,而且大多是学科骨干,农村教师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以我校为例,我校教职工共33人,执教教师23人,其中语文专业8人,数学专业4人,物理专业1人,生化专业2人,地理专业1人,政史专业4人,英语、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均为0人。可见我校师资力量之薄弱,极大地影响着我校的教学质量。

2.师资不稳,基层教师流动严重。

通过调查近几年教师流动情况来看,农村基层地区的教师流动较为严重,呈现出农村流向城市的态势。例如:农村的教师通过考试、调动、支教、交流等方式小学补充到初中,初中流向到县城,这样一级补充到另一级,造成了农村教师严重的不稳定性。

3.年龄差异,基层教师年龄失调。

农村基层教师队伍明显老龄化,知识匮乏,缺少活力,已远远跟不上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老龄化严重。部分乡镇级学校半数以上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2岁,不少小学在职教师的平均年龄高达45岁,比例失调。个别乡镇基层小学45岁以上的占本镇小学教师职工总数的60.3%以上,40以下的仅占27.3%,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教师的比例极不合理,知识结构失衡,知识老化。知识匮乏,对于微机、英语、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落后,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基层学校师资配置不均的影响

1.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农村基层学校师资不足,许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出现缺口现象,学校只好安排非本专业教师补岗顶课,个别村屯教学点只能聘请代课教师,他们中大多学历低,不便管理,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时教师配备不足,导致部分老师课程负担过重。教师疲于上课,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备课、搞教研,出现忙于应付现象,无法提高教学水平,严重影响到素质教育较好的落实。

2.教师队伍出现断层。

农村基层教师工作条件差,教师思想不稳定,造成青年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动、考研等途径改变现状,从而造成中层教师缺少、队伍老龄化现象,结构比例中出现断层现象,严重影响到基层农村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专业课程提升受限。

农村基层学校部分专业教师缺乏,致使许多教师所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符合,在教学中边学边教,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对所教课程的深层理解与把握,也不能使自身专业得到提升,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拓展提升。

三、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的意义及途径

1.科学整合教育资源。

要进一步强化各地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切实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为师资均衡配置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教育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科学管理,采用分片办学思路,适当减少农村教学点,集中办学力量,从思想、制度上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下一步的师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2.积极发挥政策优势。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鼓励城镇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到农村学校支教、指导教学、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在职称评定、聘用、评先树优等方面,可采取政策上倾斜农村教师,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量化中加相应分值,同时进行相应的补助等,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新招考的教师,要求先从农村基层锻炼开始,鼓励到农村去工作,并形成相应的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3.实施教师流动机制。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干、教师良性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传统形式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思想普遍存在。尤其分配到基层农村学校的教师,时间久了会产生腻烦心理,没有新目标,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有助于增强工作的新鲜感,提高工作热情和挖掘潜力,促进各校师资均衡。可通过教干帮扶、教师交流等途径,加强城镇学校超编教师向农村学校分流,积极倡导名师轮流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定期选拔一批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通过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改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又能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4.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农村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要意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行教育资金优先原则,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努力进行学校教学设施改造规划、食堂建设规划、实验项目规划,实施电子白板教室“班班通”工程,配置中小学体音美器材,搞好学校图书室建设及配置,解决中小学图书、体音美器材短缺的问题。要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奠定物质基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多渠道筹措经费,投入要逐步向农村学校倾斜,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构建多样式培训模式。一是注重培训理念人性化。校本培训不仅要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更主要的是促进其自身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培训管理层次化。由于教师的年龄结构、任教时间、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素质等方面不同,因此,在培训中可进行分层培训,改变过去教师培训的“一刀切”的不足,突出分层次管理、分层次推进的培训特点。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校本培训以教师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辅之以专题辅导、研讨交流、专家指导、外出考察、课题研究等启发教师思考,促进教师交流。

(3)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

农村基层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靠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要要留得住现有优秀教师相关措施,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基层教师实际困难,制定适应农村基层实际的制度,如城乡教师福利待遇的统一标准,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福利一体化,还可考虑给农村教师一定的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尽可能缩小差距。涉及教师自我发展的政策如前所述评职评优等应向农村教师倾斜,创造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从更深层面上转变农村基层教师的心态,努力为改变农村基层学校教师的均衡配置提供人才因素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家靖 行政干预下教师流动模式辨析[J].教育导刊,2008,(2)。

[2]孔凡琴 日、美、法三国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实践与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

[3]周洪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J].教育研究,2008,(5)。

论文作者:黄伟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的思考论文_黄伟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