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石狮要回家了--谈香港文化_文化论文

走失的石狮子就要回家——漫话香港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石狮子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再过不久,香港回归的钟声就要敲响。耸立在珠江口外的那座云水迷蒙、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城市,正向我们走近。一位香港诗人说过,从道光手上走失的那只石狮子,夜夜都对着闪闪的星尘寻找回家的路。

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地方。

早在六千年前,香港就有我们的先民活动。这是深埋在地底下的石环、石、印纹陶器、夔纹硬陶器、彩陶器和青铜器用沉默的、刚烈的语言说的。史册还记载,早在赢秦时代,香港就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为畲、徭、蛋等土著聚居之所。至汉,改隶博罗县,已有中原人士迁居入住。此后两千年间,在中原时有战乱的朝代更迭中,避难南来益多,尤以东晋末年和南宋末年为著。至唐,已设屯门镇,管辖自今宝安、屯门到浙江永嘉一带的海防军务;北宋年间,开辟盐场,增设盐官;至元,改置屯门巡检司;有明一代,煮盐、捕鱼、种香、植稻,以及利用蛎壳烧灰,经济已有了较大发展;至清时中叶,香港沦入英国殖民者手中之前,人口在七千以上。

历史无言,但无言的历史最有力。

这样的历史,决定古代香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国南方省份广东的一部分,纳入在中国历史的发展框架之中;也说明古代的香港文化,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中华文化在五岭之南的分支——岭南文化的一翼。

这是香港社会发展的基础。

所谓“岭南文化”,是原生于五岭之南的百越先民,在秦汉之后接受中原文化的融合,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汉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类型。它既是一种感性、自然的原生型文化,也是一种包容广泛的移民文化;相对于中原内地稳固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内陆型文化,它又是一个面对广阔域外世界的海洋型文化;相对于以达官显贵、豪绅地主、文人学士为自己主要文化形象的贵族文化、士人文化,它还是以市井社会的城市平民作为自己主要文化形象的市民文化、世俗文化。岭南文化的本根性,使它在接受中原正统文化的融合和外来文化的冲撞中,能够吸收多种养份丰富发展自己而不失自己的本根形态和“土”味;它远离儒家文化的边缘性,又使它较少受到儒家正统文化的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更多非正统、非规范的叛逆性格和锐意开拓、进取的革新精神。而得益于背大陆而面浩洋的地理环境,率先与域外的交往,又形成了它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不同文化的多元性,使原先比较单一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多元内涵。自汉唐以来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域外商贸活动,和在明清之季就率先发展的商品经济,激发了与传统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相抵牾的商品意识和新的价值观,同时也发展了迥异于玄学清流的经世致用作风,和区别于禁欲主义的讲求实惠的享乐精神。这一切并不以理性见长地存在于儒家经典之中,却以实际行为渗透在市井小民感性的世俗生活里的文化特征,无不在近代以来香港社会的发展中,获得充分的发挥。这是香港文化最基本的内核,香港各种次文化现象的产生,几乎都可以从中找来它潜在的基因。

香港就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从1842年秋天石头城外那个凄凉的黄昏开始,变成英国女王案头上一只虽然遥远,却把玩在她掌中,既有古老东方的神秘,也有未璞玉的粗犷的“从道光手上走失的石狮子”。

一个半世纪以后,香港从一个小小渔村,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当年情窦未开的村姑,出落成一个窈窕动人的现代女郎。

香港文化和香港社会一样,变得扑朔迷离了。海叫维多利亚海,路叫域多利皇后街,公园叫维多利亚公园,连没有皇后像的广场也叫维多利亚皇后像广场……一任任踏浪而来的港督,都把他们的殖民业迹,连同他们的名字烙在香港。我们走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踏着的却是这样殖民者的名字:轩尼诗道,罗拨臣道,司待拨道……

一切殖民的开发,都是从残酷的镇压和血腥的掠夺开始的;一切殖民者脸上的光鲜,都是被殖民者身上的血珠和汗息。

在香港环佩叮当的衣香鬓影中,你是否会闻到一丝丝血腥气和汗酸味?

对于殖民者来说,香港是借(掠)来的时间和借(掠)来的土地。而对于香港来说,在这被借出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带来一份机遇。

奋斗在香港的中国人,便是抓住这份机遇,使香港改观的。

当从大鹏湾掠过的温柔季风,吹拂太平山上并不太平的米字旗,英国人曾经想一股脑儿把他们的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都搬到香港,梦想香港永远成为大不列颠帝国的一个海外省。如果广义地把文化理解为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互相依存和制约的层次,那么,以西方文化来主导香港社会的发展,便是殖民者文化意识的一种必然逻辑。因此,一个多世纪来,香港便笼罩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之中。殖民者希望将这只东方祥瑞象征的石狮子,修饰得像蹲在汇丰银行门前的那对越洋而来的同类,让它的毛发也卷曲起来。

然而,香港毕竟是中国人的土地。占香港人口90%以上的华人,是构成香港社会的主体,而以岭南文化为主要形态的中华文化,是香港社会的文化基础。于是,代表殖民统治者文化意识的西方文化和构就香港社会主体与基础的中华文化,二者之间的冲撞、对峙、共处、融摄和反弹,便写成了一部近代以来有声有色的香港文化发展史。前者以殖民统治为背景,有着强大的政治和经济的支持;后者则以其博大、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源源不绝的母体支援而难以动摇。这种不可调和退让,使东西两种不同文化在各据一方的同时,也呈现出互相渗透的胶着纠葛状态。一方面,西方文化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观念,推动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使香港建成为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然而在香港的经济飞跃中,大量华资企业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刻苦经营,对香港的经济提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外来异质文化面前,中华文化在固守自身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异质文化某些成分的吸收和衍化,从而使香港文化呈现多元复合的色彩。正是在这点上,突出表现出岭南文化的本根性融摄其他文化以丰富发展自己的自主性精神,和兼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特点。

这就形成了今天香港文化的特殊格局。它既不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现代都市,也不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廓,而是一个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华洋杂处,东西并存,各守一方,也互相交汇的、遭受殖民统治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国城市。东西两种文化既层次分明地互相排斥和区别,也界限模糊地互相吸引和渗透。在这里,既存在着一个完全西方化了以洋人为核心的上层社会,也存在着一个基本上仍完整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的中下层社会。西方文化不仅优游于洋人的生活圈子里,也渗透到古老纯朴的华人社区群落;而东方文化不仅为华人社会凛然坚持,也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在香港的洋人的生活习俗。因此,当你在一家跨国经营的现代大公司里,发现烛光灼灼地敬奉着观音佛祖财神爷,和你在最古老的占卜跳神风水命相馆中,看见用最新的电脑帮助测算一样,你都不必奇怪。犹如你在汇丰银行新建的大楼顶上,发现洋人也找风水先生看地理和摆逻祛凶穰灾的破解之物,和你从黄大仙虔诚信徒的轻松笑容中,知道他们也十分乐于欢渡圣诞节一样,都是很正常的事。香港在飘散西方现代文明的空气中,也袅绕着阵阵中国的线香烛火。它出神入化地把二者弥合在一起,使这块既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侵入古老中国最早的踏脚石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先迎接西方现代冲击的敏锐前沿,典型地体现出两种乃至多种文化共存、交汇、冲突和融摄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文化性格。

这一切都是在香港走向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培育了香港文化的都市特征。这里既交错着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质态的文化的矛盾,也叠合着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时态的文化的冲突。它所构成的香港文化环境,使香港社会的每一发展,无论政治,无论经济,或者文学,或者艺术,都复合着民族和时代的多重文化内蕴。由杂交所引起的变异,历来是文化演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或许是香港文化在不幸的历史遭遇和特殊环境中,不仅迥异于内地文化,还有所贡献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

当然所有文化的演进都不是对它文化的照搬,而是在合乎自己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适应现实变革的要求对它文化的吸收和扬弃。再好的东西都必须经过自己肠胃的消化,硬往脸上贴终究要脱落败坏。香港的发展是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也包括被迫或盲目的西化。一百多年的时间并不太长,对于我们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是如此;但一百多年也委实不短,美国的立国至今也不过二百多年。付出一百多年代价换得今日发展的香港,尤当珍惜。这珍惜也包括理解香港特殊的文化处境和妥善处理香港发展的特殊文化经验。

走失了一百多年的石狮子正在回家的路上。归来的石狮子不是剪去它杂有的卷毛,让它重新守护在古老廓庙的门前,而应让它啸号在世界的原野,成为东方觉醒的象征。

走笔至此,突然想起1984年岁末我初访香港时曾写过的一首《断章》,那时正是沸沸扬扬的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之后,有一节诗写道:

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

坐在维多利亚海边

晾晒她的珠宝

也晾晒她的垃圾

风把阳台上的一本书

翻完了,又翻另外一本|这本书的辉煌封面,现在已经打开,就等我们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了。

标签:;  

失落的石狮要回家了--谈香港文化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