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永福县苏桥中心小学 541805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下面从常规教学的几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导语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开始要说的话称为开场白,即课堂的导语。导语是教学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新颖有趣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从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做到自然贴切,不能按一定的模式死搬硬套,也不能不看需要和效果单纯追求形式。总之,导语设计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而设计导语。这里介绍几种导语的设计:
1.承上启下式。课与课之间都有过渡的过程,按正常的教学秩序每节课都是下节课的基础。上课时就要注意承上启下,总结上节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不让学生感到突然。
2.设疑悬念型。教师可在授课前故意设置疑点,造成悬念,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创造的课堂情境之中。如“比的意义”是小学生比较陌生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向学生发问:“同学们爱看公安人员破案的电影吗?公安人员在破案时为什么总要寻找和测量罪犯的脚印呢?他们根据罪犯脚印的长短为什么能推断罪犯的身高体重呢?”然后老师板书出7:1,接着讲:这是人们的身高和脚印长的比,根据这个比,由脚长可以推断出身高。什么是比呢?下面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这令学生莫明其妙而急欲解答的悬念吸引住了学生,引导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创造的课堂情境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游戏导入型。即以游戏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四步解答应用题,可以通过“接龙”游戏导入新课,即教师出示条件,学生提出问题,不进行解答,使应用题越编越复杂,直至例题为止。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手段,通过它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前提。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也可以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恐惧心理,学生自然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2.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提问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不能用固定的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在新旧知识发生冲突时,此时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问题一旦解决,学生就会情绪活跃,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大大提高其求知欲。
3.提问的深广度要适中。所提的问题既不要太难或太易,也不要过大或过小。问题太容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问题太难,学生感到摸不着边际,无从回答;问题太易,不值得学生回答,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次提问,注重提问的质量,要做到深浅适度、恰到好处。
三、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就可以把讲授的内容讲得准确、明白、生动,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教师语言艺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语言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不同。但在解题中二者在数值上是相同的,若不注意严格区分,就会出现求容积就是求体积的错误做法。
2.语言的逻辑性。数学语言的顺序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安排要得当,分析、综合要贴切,不能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含糊不清。要求说话保持前后一致,不能想当然,要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
3.语言的科学性。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指语法要求上是正确的,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理,在科学上是有定论的。如把除法计算法则说成“颠倒相乘”就不科学。
4.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所谓生动形象,就是语言要鲜明形象、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要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词句,将枯燥的东西讲得妙趣横生、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用学生熟悉的形象作比喻,更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总结的艺术性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总结规律,提高归纳、综合能力。
1.图表总结。知识的传授,一般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图表,把知识加以归纳、综合,使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知识,而且对知识的结构、体系及各部分的联系与作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方法既直观明了又便于掌握。
2.多层次总结。每章节或单元之后有整理与复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全单元的总结。每个部分讲完也要有总结,还有阶段性总结等。如应用题讲完后,要对每一节所讲的应用题类型加以总结,以便学生加以区别、分类掌握。
总之,注意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这样,学生喜欢听讲,便于记忆,勤于思考,乐于发言,从而使教与学双方能积极配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文作者:莫樟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艺术性论文; 导语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