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510010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检验情况。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00例患儿,入院后均安排进行相应的临床检验,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检验、血常规、尿常规、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血清学检测、生化检验、微生物培养等。以观察及总结不同检验方法的相关操作及检验结果。结果:大部分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均有上升,血沉与CRP无明显特异性,尿常规检查有异者29例, 冷凝集试验阳性者62例,血气分析异常者42例,心肌酶增高者43例。2次血清学检测的符合率较1次显著更高(P<0.05),口腔部痰液的符合率也较咽部显著更高(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需结合多种临床检验方法协同进行,以有效减少漏诊。
【关键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价值
随着近年来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且日趋低龄化,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健康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约占儿科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总数的10~30%左右[1]。当患儿发病后,往往易伴发咽炎、扁桃体炎等病,严重时还会造成机体脏器受损,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2]。因此,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于确保患儿的身体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理的临床检验方法,我们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00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00例患儿,入组标准:(1)100例患儿均满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伴有持续发热(少数存在高热)、咳嗽、咳痰、呕吐、呼吸困难及腹泻等症状,且合并咽痛、胸痛及气喘等表现;(4)胸部X线摄片发现具有单侧大片絮状阴影;(4)均未伴有脑、心、肝、肾等严重器官性疾病;(5)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100例患儿中,包含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42例;最低年龄者5个月,最高年龄者12岁,平均年龄(6.48±3.04)岁,其中1岁及以下患儿31例,1岁~7岁患儿57例,7岁以上患儿12例;病程1~23d,平均病程(8.06±2.29)年。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检验方法
本组100例患儿均安排进行相关的临床检验:(1)酶联免疫检验: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所有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进行检验,严格按照试剂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2)常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其中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3)血气分析检查:采集患儿的前臂动脉血液,常规给予肝素抗凝后,0.5h内检测完毕,或者把收集的血液标本置入冰水中待检。(4)冷凝集试验:需在患儿处于空腹状态下进行,取患儿的空腹静脉血2.0mL,不行抗凝处理,采集后迅速进行检测。(5)血清学检测:选用专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验试剂盒,于患儿清除空腹状态下采集2.0ml左右的静脉血标本,常规离心将血清标本分离出来,再以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遵循说明书进行操作。针对检测结果呈阴性者,需于一周后复查。(6)微生物培养:选用专门的肺炎支原体快检试剂盒,检测方法:以无菌棉拭子于患儿的咽喉和口腔等位置进行反复捻转擦拭,再把擦拭过后的棉拭子置入融化后的培养基中,且将取的痰液放入无菌的痰液收集器中,将放有培养基的培养瓶放到恒温的培养箱中,调节向内温度为37℃,培养时间需超过6小时。最后对培养基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若培养基由原本的红色转变为清亮黄色,这提示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若培养基显示为浑浊,或表现为絮状样、片状的黄色即为无效,需进行复查,若显示为透明的红色样即提示为阴性。
1.2.2 治疗方法
本组100例患儿经临床检验明确诊断后应及时安排进行治疗,均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给予红霉素(生产企业:牡丹江宇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3625)130mg/(kg?d)经静滴用药治疗,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2周~3周。或者以阿奇霉素替代红霉素用药治疗,即给予阿奇霉素(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08)10 mg/(kg?d)经静滴用药治疗,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7d~10d。若患儿的症状较重,可酌情加用地塞米松短期用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100例患儿的各项临床检验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分析,(P<0.05)代表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酶联免疫检验
酶联免疫检验法可见,本组100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者33例,占33.0%;急性支气管炎者39例,占39.0%;支气管肺炎者19例,占19.0%;支气管哮喘者9例,占9.0%。
2.2 血常规
本组100例患儿均行血常规检查,指标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1)白细胞计数<4.0×109/L者20例,占20.0%;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09/L~10.0×109/L者共34例,占34.0%;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46例,占46.0%。(2)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共22例,占22.0%;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共78例,占78.0%。(3)血沉(第1h末红细胞的下沉距离,即称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者18例,占18.0%。(4)C-反应蛋白(CRP)>10mg/L者43例,占43.0%。
2.3 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显示,本组100例患儿中,检查正常者71例,占71.0%;检查有异者29例,占29.0%。其中尿潜血(++)者13例(13.0%),尿蛋白(+)者13例(13.0%),尿红细胞RBC(+)者4例(4.0%),尿白细胞WBC(+)者5例(5.0%)。
2.4 冷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检查显示,本组100例患儿中,表现为阳性者62例,占62.0%;表现为阴性者38例,占38.0%。
2.5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本组100例患儿中,血气分析有异常者42例,占42.0%;血气分析正常者58例,占58.0%。心肌酶增高者43例(43.0%),均为轻度。
2.6 血清学检测
首次血清学检测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符合率为(44.0%),一周后对56例阴性患儿进行复查,又检出阳性37例,符合率为(81.0%),两次检验的符合率对比(P<0.05),如下表1所见: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其病因可分为两个方面:(1)婴幼儿的生理结构特点较为特殊,机体免疫功能尚在发育,某些时候会遭到肺炎支原体的入侵,且黏附在上皮细胞之上,抵抗纤毛运动和吞噬细胞,且放出许多的炎症因子和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气道炎症恶化,造成气道高反应性[3];(2)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性较高,这就增加了婴幼儿的感染风险。该疾病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能够使患儿伴发脑炎、支气管炎及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进行早期及时的临床诊断并给予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及改善患儿的预后。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首发表现为肺外症状,约85%左右的患儿会累及消化道,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及恶心等。酶联免疫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且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在生物学与医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可靠措施[4]。其主要是经过对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进行检测来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辅以血常规、尿常规、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血清学检测、生化检验、微生物培养等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血清学检验主要是通过使患儿血清中包含的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试剂中的人工明胶粒子反应进行检测,且操作简单、迅速,不会给患儿造成损伤,故接受率也较高[5]。而微生物培养法主要是使肺炎支原体在试剂中快速增殖,并分解出葡萄糖产酸,导致试剂的pH值降低而经红色转变成黄色,以进行判定。本研究可见,大部分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均有上升,血沉与CRP无明显特异性,尿常规检查有异者29例, 冷凝集试验阳性者62例,血气分析异常者42例,心肌酶增高者43例,提示累及心血管系统。2次血清学检测的符合率较1次显著更高(P<0.05),据分析是因为首次检测时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处于潜伏期。口腔部痰液的符合率也较咽部显著更高(P<0.05),这提示口腔痰液包含的肺炎支原体相对更多,临床应选取口腔痰液进行培养。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需结合多种临床检验方法协同进行,以有效减少漏诊。
【参考文献】
[1]李文松,韩玲芝,李玉洋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53-55.
[2]黄远真,陈金兰,黄永攀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探讨[J].海南医学,2016,27(10):1587-1589.
[3]陈花莲.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31-133.
[4]安红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68-69.
[5]宋勇,于金艳.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21):26-28.
论文作者:李容汉 陈宁 邓群娣 李琼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血清学论文; 血气论文; 小儿论文; 白细胞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