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03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内的电力系统也逐渐完善,并逐渐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更多现代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由此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改进与完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计算机技术、雷电定位技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说明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安全保障和经济运行保障。
关键词:现代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有效应用
电力系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中应当使用现代化新技术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控,并利用新技术逐步完善电力系统,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当前阶段,现代化技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再说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种现代化新技术,能够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电力调度的控制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对电力调度的控制程度。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1.数据结构设计
电力系统调度数据库主要设计为实时数据库和实时关系数据库,电力系统的调度员的操作记录存储于实时数据库,各项业务的计算关系和计算公式则存储于实时关系数据库,代表着各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调度数据库都是由调度员进行编制和操作的,明确的两种数据库为调度运行提供各种数据支撑。
2.数据库的运行
电力系统调度数据库主要为操作票计算机生成和数据存储服务,调度员可以实时修改和整合操作票,所得操作票通过计算机打印有效避免了人工手写的失误可能性,提高了操作票的质量和形成的效率,同时调度操作票库为调度员提供了所有的原始操作票数据,一方面使调度员对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工作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使操作票的修改更加方便。数据库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而且方便了调度员对电力系统的其他分站的监督和管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在数据库的运行中尤其要注意:第一能够确保计算数据以及计算过程的实时性,第二要确保数据库数据的主份和备份的同步性,第三要科学合理地对计算的公式、周期以及指标标准等进行自定义,第四要确保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核实性,确保拥有多种用户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报表,第五要实现考核业务的可添加性,第六要将实时计算数据清零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内。
3.EMS高级应用软件的应用
EMS高级应用软件的应用可以实现在线潮流计算和状态估计,当前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的方式就是这一程序的初始状态,与传统的依靠经验进行状态估计的方式不同,当前的在线潮流计算能够有效提高调度人员的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大多数的调度员也都在使用EMS应用软件来实现潮流计算、状态估计以及预想可能发生的事故。具体的实现过程就是利用日常的潮流计算来掌握系统的接线方式,了解正常的潮流,并由此对系统的薄弱环节加以重视。同时调度人员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特殊操作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以选择最佳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雷电定位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由于各种人为或是自然因素都可能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导致系统障碍或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雷电定位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遭遇雷电天气时,电力系统就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雷电引起的系统跳闸和大范围的断电情况,若是更严重的情况则可能会引起火灾或是爆炸事故,雷击造成的电力系统事故也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生产运营。雷电定位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缓解雷电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1.应用原理
自然界中的雷电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全面分析,建立一个当地雷电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雷电情况并实现雷电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雷电信息系统和定位系统,电力系统的调度员实时把握当地的雷电情况,并对了解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降低损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应用步骤
在雷电定位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首先是要安装雷电定位系统,在安装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与系统相关的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原理,并要测量好雷电到达的时间、来的方向以及雷电的波峰,从而促进雷电定位系统的有效运行。其次,在安装好硬件设备之后要继续安装系统相关的各种软件及程序,尤其是数据分析相关的软件设备。在正确安装好雷电定位系统的前提下,就能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有效的应用雷电定位技术,一方面能够使电力系统在遭遇雷击时及时跳闸,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调度员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的详细信息数据,减少设备维修的时间,以确保及时恢复电力供应。
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随着电力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应用的,在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通过数据通讯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一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实现故障录波、电镀采集、五防以及四遥等,并在专业性的指导下实现进一步的功能改进。现阶段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分布、分层式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系统的设计不再是传统的视功能而定,而是视间隔而定,将数据的采集设备设置于开关装置附近,随后通过通讯系统和联接装置实现信息资源数据的共享,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装置中,调度员在通过监控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这种综合系统对于减少二次系统和控制信号屏的安装提供了条件,自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安全、灵活和实时高效性,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电力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若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则会直接影响到许多行业的正常运营,从而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加强多种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慎昌.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01):128-129.
[2]钟振权.刍议现代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194.
[3]朱隆科.调度运行中现代电力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5(16):227.
[4]王鹏浩.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4,12(32):8
作者简介:杨嘉文(1997.01-),男,四川成都人,单位: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论文作者:杨嘉文 张若芸 冯梓源 彭解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雷电论文; 调度员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实时论文; 数据库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