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兆青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兆青

黑龙江建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和空间遭到占用,生态环境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整体面貌,并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应提高对生态规划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态的考量往往存在不足。应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分析,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合理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正确定位;明确内容;核心指标

一、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考量中存在的不足

1.规划思想侧重于增长而忽视生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多数城市在进行整体规划时,往往侧重于增长,即人口增长、土地扩张,未对资源环境等的约束进行充分考虑。按照当前城市总人口进行供水、供电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当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供水量和供电量时,便选择从附近地区调取,忽视了本市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而导致城市超载、规划过剩的现象出现,如鬼城的出现。部分地区在进行发展时,更是将生态放在最后考虑的位置上,使得城市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对城市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制约。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的生态规划时,仍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如生态交通、生态城市等,往往只重视概念。而对起真正作用的生态学原理、生态规划的意义以及实施生态的具体路径等则缺乏了解,未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2.规划制度缺乏正确的定位

当前阶段,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的考量时,往往是做专题性的研究,仅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尚未将其放置在法定范围内,也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核心的内容。生态考量处于弱势地位,并且自身缺乏有效的定位,未能明确生态规划的内容、实施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指标等。未能将生态规划与整体城市的规划相融合,进而导致生态考量的结论缺乏有效性,且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应将生态规划充分融入到相应的法定内容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从而切实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规划内容缺乏明确性

当前阶段,部分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的制定时,缺乏正确有效的思路。所制定的相关内容过于宽泛且过于模糊,缺乏明确性。多数城市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仍旧是对工程建设用地与土地资源的分配给与高度重视,对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则忽视。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和相应的过程等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对生态规划的相应方案缺乏生态性的绩效考核标准。在制定规划方案后,未能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优化。

4.规划指标缺乏核心指标

在一个指标体系中通常会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不同的指标,从而体现该体系的包容性。但是制定该指标体系时,若缺乏核心指标,对核心指标未进行重点突出,则会使该体系随着指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控制的额难度和工作量,严重时还会导致失去有效的控制。并且在进行指标的设置时,通常是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因此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时,应制定更具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核心指标。

5.规划管理与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生态规划大多只提一些生态城市的目标或原则,喊口号的多、实际行动的少,务虚多、务实少,对于生态规划管理“管什么、如何管”基本还是空白,规划成果缺乏“落地”抓手,规划做完后没有相应的评估、反馈与监督机制,规划在实施中被随意更改、执行不力等问题较严重。

二、思考与建议

1.树立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思维

理清生态服务功能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城市规划应树立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思维和视角,吸收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理清生态服务功能要素与城市规划要素间的关系,针对城市生态功能、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聚焦城市用地与空间资源分配,从城市空间规划视角出发,寻找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规划方法与对策,保障城市良好的人居与生态环境。

2.遵循生态优先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适度发展的原则总规应遵循生态优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适度发展的原则,建立生态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的理念,把生态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考虑,在确保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上谋求发展。此外,还应加强生态承载力分析,以承载力倒推城市规模,以供定需、供需平衡,以适宜规模、适宜速度发展而非“超载、超速”发展,从而避免“规划过剩”和“城市超载”,对“超载”的城市要由“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转变。

3.建立城市生态绩效评估与监测体系

探索基于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绩效的城市生态评估与监测体系,建立动态评估、实时监测机制,特别是要探索对规划方案的生态绩效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从生态服务功能角度检验规划方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评估反馈加强正影响、削弱负影响,进而优化、调整规划方案。

4.探索编制总规阶段生态专项规划

确立规划框架、目标、内容与核心指标生态规划是一种思想方法,应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各阶段,在法定的总规阶段探索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应从指导思想、规划定位、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方法、规划内容、核心指标及制度等方面探讨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总规阶段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

5.完善生态专项规划制度

(1)提高规划权威性

法定化、核心化。将生态专项规划纳入总规的必设专题,有关结论和指标充分融入总规,重要内容(生态空间与指标等)纳入总规的强制性内容,用法定规划确保生态专项规划确定的各生态控制要素的严肃性。

(2)保障规划实施

核心生态控制要求列入“强制性条件”控制。从规划审批层面探讨核心生态要求作为“强制性条件”控制的方法,生态功能损失“一票否决”制,如相应生态功能不达标或生态评估不合格则不予规划审批通过。另外,规划修改若涉及生态控制“强制性条件”,必须在不损害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并重新报批。同时,还应建立包括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协调制度等全面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规划实施,如探讨对提高生态功能的做法进行容积率奖励的机制及建立部门联席审批制度等。

三、结语

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除了对基础设施、给排水管道、交通、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考虑外,还应提高对生态规划的重视。只有在思想上提高重视了,才能使制定的相应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否则制定的措施只会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将生态规划的理念充分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尊重自然生态体系,做到因地制宜,将生态宜居作为规划的导向。对生态专项规划的制度进行创新并不断完善,建立相应的生态评估和检测体系。切实有效的解决生态规划制度不正确、规划的内容不明确、缺少核心指标等问题,有效实施生态规划方案,实现生态规划的实际作用,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善文, 何永, 欧阳志云.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J]. 规划师, 2017, 33(5):39-46.

[2]王瀚, 陈锦富. 目前我国城市生态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初探[C]// 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 2006.

[3]何晓岩. 浅析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8):118-120.

[4]沙琳, 陈红. 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3).

论文作者:杨兆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论文_杨兆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