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厂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向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发电厂逐步的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为了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提高发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就必须要对电气控制系统和保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电气控制和保护设计进行优化,以此来优化发电厂的整体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电气控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应用;研究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的研究其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质上就水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其对于电力系统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化,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灵活多变并且直观性强等一系列特点,要想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在现代电力系统的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技术革命时代,自动化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大到房屋桥梁建筑,小到日用品的加工制造,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其重要性体现得非常明显。首先,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减少了人工操作,通过电气设备的作业实现了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就得到了大幅提升。其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人工作业的概率,避免了某些特定环境下人工作业的危险性,提高了工程作业安全系数。再者,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操作,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实现了企业的减员增效。最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工作全过程处理控制的及时高效,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因为故障或瑕疵处理不及时导致的一些生产事故,影响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发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途径
2.1 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的运用
电力调度室是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运用自动化设备中的信息采集设备传输来的各项信息和数据,结合电网的运行情况,对电网的参数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目前,发电厂已经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系统中,其具体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控制系统中,这也是电网调控的核心技术。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将其运用于电网调度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信息的收集、计算和分析,进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电网调度自动化,就是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和监控装置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在各项电网运行参数趋于稳定运行状态下,加强对电能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进行节能控制,提升电能运行的经济性,降低电能损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进一步促进了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室中运用的发展,为电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防止黑客和病毒对电网调度系统造成的安全威胁。鉴于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调度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使得电网调度系统与其他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区分,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除此之外,对管理人员也设置使用权限,只有具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才可以查看和操作电网调度系统,这样可以降低来自发电厂内部和外部对于电网信息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了电网调度系统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监控系统
对于发电厂来说,监控类的辅助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监控系统能够对发电厂的整个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于风险和隐患及时的预警,对现场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管控;对发电厂员工进行监控和监督,通过监控系统来进行员工的管控,提高员工的能动性,降低人力管理成本,
利用监控系统来对发电厂进行系统统筹,全面控制。在进行监控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进行单元组控制系统的规划,在分散原则下进行电气设计,进行保护设计,让监控系统内部的电子设备处于分散状态,利用分散控制来进行发电厂的整体监控,通过这种设计来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
2.3电气设备控制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发电厂来说,都是采取的强电控制,强电控制不仅仅接线简单而且技术难度低,更容易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想较于弱电控制以及微机监控,其更加容易进行设备调试,而且后期的维护也更加的方便。而弱电控制现阶段的应用却较少,因为弱电控制不仅仅接线复杂,操作困难,而且容易出现电流问题,导致运行不稳,因此现阶段,发电厂一般不会采取弱电控制。而微机监控则是以现代科技技术为依托,是在自动化控制的维度内,微机监控相较于强电控制,科技含量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而且能够实现发电厂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发电厂的管理水平。
2.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来实现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一种现代电力技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有效的促进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提升。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配网技术的改革也越来越迫切,现有的配网运行方式过于单一,并且系统的稳定性也不高,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改良,一方面提高配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要提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配网的自动化运行,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
2.5构建科学高效的通用网络结构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建立高效的通用网络结构体系,这对于发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建立最为高效的网络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发电机组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发电厂的管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电气设备控制等方面的通畅性,全面提升火力发电的效率。
2.6全面强化电气的全通信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看,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电气全通信的控制,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热工工艺连锁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注重分散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中的运用,其主要的目标便是进行热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及生产流程全自动化得自控系统。我们又可以称这种控制系统为 DCS 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灵活、集中式的显示和高度的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点,这也是确保电厂热控系统最为基本的系统。所以,我们可以将 DCS 控制系统将发电厂的内部通信网络有机地进行结合,以此更好地形成立体化的应用模块控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功能模块的配置,以此来确保热控系统各个功能能够实现。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内部的深度应用,让发电厂的运行、监控和管理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电气控制与电气设计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板块,对于发电厂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发电厂的长期运行当中,一些技术问题也逐渐的凸现出来,为了让发电厂的运行环境更加的稳定,就必须要对电气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对保护设计进行优化,以此来改善电厂运行环境。基于此,以上内容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马浴阳.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97-98.
[2]张旭耀,潘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创新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1):79+81.
[3]杨寅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1):91.
[4]徐敏超.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探究[J].机电信息,2015(21):5+7.
[5]董旭.基于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0):44-46.
论文作者:高培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发电厂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