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技风险科学的构想_科技论文

建立科技风险科学的构想_科技论文

创立科技风险学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立科技风险学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已日益受到世界性的重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除了具有产业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等特征外,还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即风险性。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J·阿罗的说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已日益成为一种探险活动。科学技术之所以具有风险性,主要是因为:(1)研究与开发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未知”意味着一种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实际上是风险的同义词,即它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科学技术活动的风险,远胜于股票之类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在不确定状态下的无限性和发展上的竞争性。一般地,股票投资者只要能对“上涨”、“下跌”两种不确定状态进行准确地把握便可回避风险,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状态却是无限的。例如,一种新药的开发可能需要从上百种备选方案(或状态)中进行筛选,其几率非常小;同时,研究开发活动必须具有创新性,即必须超越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例如,发现他人未能发现的定律、定理、原理、方案、工艺和方法等。(2)研究开发活动的外部环境愈来愈具有不确定性。按照日本学者水野惠司的观点,当代技术开发已进入一个具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苛刻,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后被消费者否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二,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使得一种技术、一种产品遭替代的可能性增大,有些甚至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便遭替代;其三,科技领域中的竞争者愈来愈多,在搏奕过程中加剧了研究开发活动的风险;其四,科学技术日益国际化,不仅延伸了竞争区域,抬高了竞争档次,而且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变化成为滋生科技风险的重要因素。

国外的一些统计资料表明,研究开发活动的失败率大大高于其成功率。一个成功的项目往往建立在多个失败项目的基础之上,一个成功的方案往往建立在多个失败方案的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讲,对失败项目的研究与对成功项目的研究具有同样重要乃至更为重要的意义。而对科研开发“失败”问题的研究,即为科技风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项目成功的经验可以给其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启示,但单靠模仿是不够的;而对项目失败的原因与机理进行研究,则可以告诉研究开发者如何避免失误与失败,而这同样可以提示人们在研究开发活动中如何取得成功。

现实活动中对科技风险的研究愈来愈迫切。有些企业有心依靠科技进步,但其技术开发活动屡试屡败,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其心灰意冷。在这种情况下,告诉该企业如何在技术开发中取得成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任何企业在技术开发项目决策过程中均是打算成功并且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这时,如果能指示其如何避免失败,也许会有些裨益。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科技风险学的研究,对导致技术开发风险与失败的原因与机理进行分析,找出避开风险、防止失败的对策,使得科技管理部门在下达项目之前,就能准确地对申报项目的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以使有限的政府科技投资发挥充分的效益。如果能给技术商品的需求者提供一套用于评价技术商品风险的实用方法体系,那么,他便可科学地作出技术商品的购买决策,这对于技术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科技风险学还将促进科技股份制、风险投资、科技保险等事业的发展。例如,目前我国的科技保险事业之所以难以扩展,关键是在风险评估、损失测度、保险率确定、风险责任认定、赔偿标准确定等方面存在原理性、方法性、计算性障碍,目前尚缺乏评估科技项目风险的科学可行的方法。因此,科技进步实践呼唤着科技风险学的建立。

二、科技风险学的内涵、特征与方法论

科技风险学是研究科技进步中的风险问题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1)科技风险的概念界定、要素组成与结构;(2)科技风险的原理、机制与规律;(3)科技风险评价、预测、预警、监控、防范的方法。

科技风险学具有以下特征:(1)科技风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在领域上,它是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的交叉;是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保险、科技与市场的交叉;是客观、中观、微观的相互渗透。在学科上,它涉及到科学学、科技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数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领域。(2)科技风险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在客观上,它为政府监控国际科技风险、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技活动进行风险防御、为制订科学技术政策与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在中观上,它为地区和行业制定产业技术政策、推动技术贸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防范地区性或行业性科技风险提供依据;在微观上,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提供风险评价、风险预测预警,以及风险控制、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处理的理论、途径、方法与对策;为科技股份制的组建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标准;为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测评、风险分散的方法;为科技保险部门提供科技项目风险估计、保险费与赔偿金确定的方法;为科技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提供风险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科技风险与其他方面的风险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科技风险属于投机性风险,它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这显然有别于火灾、水灾等纯粹性的风险。其次,科技风险不仅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而且与科技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科技人员与决策者的能力有关,因此,它既包含客观风险,又包含主观风险。科技风险的这些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科技风险问题的研究要用到众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包括:(1)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这是因为科技风险学的研究客体是研究与开发活动,需通过研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规律来分析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风险,同时,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本身也属于科技管理的范畴。(2)经济学与管理学。这是因为:其一,当今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科技风险与经济风险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其二,科研开发活动需要投入,而投入本身又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其三,有大量的研究开发项目是具有经济目的的,其风险收益、风险损失均可以通过经济价值来体现。(3)系统工程学。科技风险是科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科技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科技风险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加以考察,而科技风险的预测与决策则更需用到系统工程中的一些具体方法。(4)保险学。这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科技保险问题时需要应用保险学方面的知识。(5)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这是因为科技风险与决策者的心理素质、心理倾向、行为偏好以及项目开发组的组织行为密切相关。(6)数学与统计学。在风险统计、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模拟等方面需采用数学和统计学中的有关方法;由于科技风险具有模糊性、突变性,因而科技风险的研究需采用模糊数学以及突变论中的一些方法。

三、科技风险学的研究内容

科技风险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32类,包括:

1.科技风险的概念、内涵与类型。2.科技风险的因素、结构与功能。3.科技风险的运动与机制。4.信息、信息结构、不确定性与科技风险。5.宏观科技风险与微观科技风险。6.项目技术难度、技术难点与科技风险。7.科技投资风险;风险投入、风险损失、风险收益。8.项目组的实力与科技风险的关系。9.企业科研开发中的抗风险能力。10.科技活动中的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与转换性。11.科技决策风险;主观预期与主观风险;科技决策风险偏好;估计偏误、判断失误对科技风险的影响。12.科技组织结构,项目组信息结构,责、权、利关系对科技风险的影响。13.信息、不确定性、风险随时间而运动的规律。14.项目计划中的漏洞、方案选择失误对科技风险的影响。15.技术转移与风险转移之间的关系;技术贸易中买方与卖方的风险分布;技术交易与信息公开风险;专利侵权风险与专利被侵权风险;专利陷井与技术引进风险;技术扩散与模仿过程中的风险;技术替代、产品替代所产生的风险;技术拍卖、技术招标投标中的风险。16.科学发现、科学研究中的风险。17.科研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社会风险。18.科技股份制中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19.风险企业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20.科技风险的企业防范、社会分摊与政府防范机制。21.科技项目与新产品开发中的减免税、低息信贷等政策对科技风险的影响。22.科技风险的分散、分摊、转移、控制、回避、处理的原理与方法。23.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成本分布与技术创新风险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的时间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风险条件下,技术创新项目的时间与成本替代关系。24.科技项目成功率与失败率的评估。25.科技项目风险的监控与预警。26.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27.合作开发中的风险分摊原理及其合作型对策分析。28.技术创新市场风险及其冲突分析。29.项目组合与科技风险的分散;项目组合的风险决策。30.科研开发项目在风险条件下的中止决策方法及方案切换的决策方法。31.风险投资的理论、方法与实证。32.并行开发中的风险问题。

(收稿日期 1994-12-24)

标签:;  ;  ;  

建立科技风险科学的构想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