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代石刻韵文中见到的辽代汉语语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代论文,韵文论文,汉语论文,石刻论文,语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以下简称《文编》)是一部辽代石刻文总集,[1]全书收录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止发现的辽代庙碑、塔铭、幢记、哀册、墓志、题记等石刻文300余篇。本文所谓辽代石刻韵文,即以此为据。总共考查了见于《文编》的韵文116篇(355个有效韵段),兼及散见于书中的已为编者标明的别字异文,意在观察前人尚未揭示或揭示尚不充分的辽代汉语语音面貌。所谓“辽代”,既指时间,也指辽所统治的地域。
1、全浊上声正在变为去声
根据唐代李涪《(切韵)刊误》的记载,当时的洛阳地区就已经是全浊上声变去声。北宋邵雍《天声地音·十二音图》,又反映了当时洛阳地区浊上变去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是否也见于辽代汉语语音,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编》中的韵文押韵以同调相押为主,全编可以肯定是押平声韵的韵段有207个,押上声韵的韵段有25个,押去声韵的韵段有47个,押入声韵的韵段有50个,合起来大约占到有效韵段总量的93%。观察作为韵脚的全浊上声字(以《广韵》反切为准),只与去声字相押的有9个韵段,包含11个全浊上声字:
p255:墺道;p282:尽轫烬进近……胤信振;p375:异位志被懿姒议;p419:善殿;p425:辅度;p439:渐焰;p625:慧艺弟继势弊替计谛逝俪世瘗祭;p688:厚寿;p754:限蔓。①
此外,尚有127页和416页两处,“第”字(《广韵》全浊去声)皆别写为“弟”(《广韵》全浊上声)。
但也有只与上声字相押的,共3个韵段,4个全浊上声字:
p270:辅武俎渚;p354:久有厚朽;p375:暖瓒满断筦。
据罗常培1933、[2][p122]王力1957[3][p193]等研究,早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全浊上变去现象。而在宋代的《韵镜》、《卢宗迈切韵法》、《尔雅音图》、《九经直音》、《通鉴释文》以及宋代汴洛语音、朱熹反切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现象。由此可以断定唐代已有汉语方言全浊上变去,在宋代这样的方言一定更多。但已经研究过的材料尚不能覆盖大致与北宋同时的辽王朝统治地区。当时当地的汉语方言是否全浊上变去还是未知。上引石刻文中全浊上声字只押去声字的比只押上声字的要多出一倍多,“第”字别写作“弟”更是表明“弟”字很可能已经读作去声。由此可以初步判断,辽代汉语语音中的全浊上声字也正在变为去声。
需要讨论的是,辽代石刻铭文中也有上去通押的,共有6个韵段:
p122:□务宇;p160:父土傅楚府布,下嘏者洒泻;p216:父怙睹墓;p373:遘授宥副兽窦胄有彀陋秀後厩富昼寿岫朽;p469:构旧斗牖秀朽右後。
特点是各韵段中上去通押的都有非全浊上声字。还有三个全浊上声字(下怙後)混迹其中。我们能否因此认为前边只与去声字相押的全浊上声字实际上也是上去通押呢?再看看有全浊上声字只与上声字相押的韵段,还有相同的全浊上声字(辅厚)既出现在押上声的韵段,又出现在押去声的韵段,就更使人怀疑情况果真如此。但这一怀疑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如果只与去声字相押的全浊上声字实际上也是上去通押,那么,全浊去声字也应有只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的同等(或更多)的机会。因为,在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中,全浊去声字要多于全浊上声字,而上声字的总量又少于去声字。即以收入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上述字为例,全浊去声字共402个,而全浊上声字仅272个;上声字总量为1325个(去掉全浊上声字更是只剩下1053个),而去声字总量为1648个。②但在辽代石刻铭文中,全浊去声字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的韵段却一个也没有。
但应当认为,辽代汉语中的全浊上变去尚在进行,至少是在前述石刻铭文所使用的书面语中并没有完成。“辅厚瓒断”四个全浊上声字尚与非全浊上声字相押,又尤其是“辅厚”二字上去两押,便是有力的证据。
2、口语中的入声字正在向舒声字转化
早在1936年,魏建功先生就借助对辽陵石刻帝后哀册文中的韵字材料的研究,得出结论说,那时的“入声韵读既不与《广韵》相同,和等韵也象不全同”,“已开了《中原音韵》的先河”。[4]这一结论应当是可信的,因为我们在其它辽代石刻文中,也能得到有力的佐证。
1)p16:遗籍极石(陈万墓志);p34:才灰开回月哉来(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p419:仪集祈石龟移隳期(安次县祠垡里寺院内起建堂殿并内藏碑记);p458:阀大(耶律庆嗣墓记);p591:土虎处户寞(耶律弘益妻萧氏墓志);p662:力至二瑞事器世(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铭)。
韵字下加点者为入声字。在上列六个韵段中,与入声字押韵的分别为平、上、去三个声调的舒声字。依据前边对全浊上声字与去声字相押韵段的认识,可以推论“籍极石月集阀寞力”八个入声字的声调已经不再保持原状,至少也已经接近平上去三声。再从《切韵指掌图》看,“月”字可与《广韵》戈麻韵字相配而这里押的是《广韵》灰咍韵字;“阀”字《广韵》与伐字反切相同,“伐”字仅与元仙等韵相配,而这里押的是个韵字;“寞”与“莫”《广韵》反切相同,“莫”字可与《广韵》豪肴宵萧韵字相配,而这里“寞”字押的是《广韵》姥语韵字;“集”与“(籍)极力(石)”等字则分别只与侵韵和庚蒸等韵字相配,而这里分别押的是《广韵》脂之和至祭等韵的字。但从《中原音韵》看,虽然“月”与“才”“灰”等字不在一个韵部,“寞”与“土”“虎”等字也不在一个韵部,但“籍极石集”与“遗祗仪龟移隳期”和“力”与“器世”则都属于齐微韵(平赅上去。后同),“伐”与“大”则都属于家麻韵,因此也同魏先生的结论一致。
2)p502:观音神力不思议,举世归依颇异哉。人各争奇金作像,工多衒巧木为胎。积年弃石嗟谁顾,今日逢师入用来;但蕴坚贞洁白德,宏材未见作遗材。(玉石观音像唱和诗碑)
p504:夔峰久劚滞留台,尘履方能遇鉴哉。应手刻成白玉像,化身免托子宫胎。初疑入梦补陀去,又讶随缘震旦来;从此睟容日瞻仰,亿年不朽表良材。(同上)
p597:入门且见一枝花,不知娘子是谁家。两颊脸似花红色,头上双龙似黑鸦。(石匠山石壁题诗)
除开字下加点处,三首诗都完全符合律诗的平仄惯例。依照格律,502诗“洁白”位置,504诗“白玉”位置,均应为“平仄”或“仄平”,597诗“颊”字位置则只能是“平”。但诗中上述位置全是入声字,本应属“仄”。因而这里应是在把“颊”字和“白”字(联系后来入声的演变,也有可能是“洁”字,不太可能是“玉”字)当作平声字使用。
必须指出,从《文编》的全部韵段看,其所依据的语言应当是有独立入声的。我们不妨将这种语言视为辽代汉语的共同语书面语,上述的少数舒促通押和以促作舒,应当是口语在书面语中的不经意流露。它反映了口语中的入声正在急剧变化。不妨比较一下宋词韵中的阴入通押。二者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鲁国尧说:“两宋词现存两万首左右,笔者所搜录的阴入通叶词69首,所占比例颇小。”而在《文编》所录的116篇韵文中,阴入通押的就有6篇,比例大大高于宋词。鲁先生又说:“而在《全宋词》所收的少量曲子里,……阴‘入’通叶则是普遍现象。”[5]曲子所反映的语音应当更接近口语。这里的6篇阴入通押韵文,也半数是较为通俗的寺庙碑铭。又尤其是p502、p504、p597的三首诗,当时均为“不登大雅”之作。从内容和风格看,p597诗的作者,更明显出于社会下层。有鉴于此,“颊”“白”等字被当作平声字用,便更有可能是当时口语的反映。
3、对丁治民《辽韵考》的补充[6]
丁氏根据《全辽文》中有韵部分作成的《辽韵考》已经钩画出辽代韵部的轮廓,对于一些特殊押韵亦多有考订。但《全辽文》远未能将已经发现的全部辽代石刻文搜罗无遗。这里只是依据《文编》所见,略作补充。补充有二:一为补例,即补充丁氏未能从《全辽文》中观察到的特殊押韵现象,二为补证,即补充有关特殊押韵现象的背景材料。从中还能看到个别不同于宋代中原雅音又不能归因子发展速度不同的特点。
先列出含有特殊押韵的韵段:
1)押阴声韵韵段
p618:奇悲之之知推(“推”属皆来部,其它属支微部);p16:都图乌毛(“毛”属萧豪部,其它属鱼模部);p91:宇侣宝古(“宝”属萧豪部,其它属鱼模部);p576:处之(“之”属支微部,“处”属鱼模部)。
2)押阳声韵韵段
p308:迁王(“迁”属寒先部,“王”属阳唐部);p487:听声灵城生英坑屯更身乘真(“屯身真”属真文部,其它属庚青部);p200:山岩关班(“岩”属谈盐部,其它属寒先部);p43:名□嵘荣旌成生灵情中(“中”属东钟部,其它属庚青部)。
3)押入声韵韵段
p160:鹿谷北麓国辱榖蔟(“北国”德昔部,其它属屋烛部);p347A:国力伏(“国力”属德昔部,“伏”属屋烛部);p751:出质秩律席疾毕物瑟日吉郁室(“席”属德昔部,其它属质没部);p347B:阙国(“国”属德昔部,“阙”月业部);p593:阒别烈劫(“阒”属德昔部,其它属月业部)。
丁氏《辽韵考》归纳出辽文用韵十九部,与鲁国尧所归纳的宋词韵十八部大体相同。[7]下面即依据丁氏十九部考察卜引特殊押韵现象。
阴声韵。618页韵段是支微部与皆来部的《广韵》灰韵字通押。见于陈汭所撰《丁洪墓志》。陈汭生平里贯未详。在宋词韵中,《广韵》灰韵字大部分归入皆来部,小部分归入支微部,因而本例有可能是当时通语的反映。丁文也举到一个此二部通押的韵段,但不是石刻文。
16页与91页两个韵段鱼模部与萧豪部通押。其中16页韵段见于李筠《陈万墓志》,是丁文没有列出的。据该墓志,仅知李为“前成德军教练使”。《文编》编者注:“成德军,镇州军号……镇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
576页韵段是鱼模部与支微部通押。见于《朔县杭芳园栖灵寺碑》。韵段全文为:“三宝寝兴,□时相轮。乐建仁祠,在在处处。福严圣迹,□□营之。元帅吴相,施宅而为。假其贸□,□□□□。”刘晓南在论及宋代北京语音时说:“支—鱼通押,唐五代7例,宋代5例,金代不见,呈递减之势。唐代多见于北方的这一语音特点,宋代以后在北方地区逐渐消失,而成为南方吴、闽、赣等方言的普遍现象,这种转变的机制值得深入探讨。”[8]不过,据文意,上引韵段也有可能是“在在处处”本应置于“乐建仁祠”之前,即“祠”与“之为”为韵。那样,在《文编》中就没有鱼模部与支微部通押的。丁文也没有从《全辽文》中观察到这两部通押的现象。
阳声韵。308页与487页韵段是主要元音相同相近、韵尾不同的韵部通押。其中,308页是寒先部与阳唐部通押,407页是庚青部与真文部通押。200页韵段是谈盐部字与寒先部字通押。丁文共列出三例:庚青部与真文部一例,谈盐部与寒先部一例,侵寻部与真文部一例。308页及200页例均不见于丁文。
308页韵段见于王寔《耶律宗政墓志》。王寔生平未详。寒先部与阳唐部通押五代诗韵已有一例(和凝《宫词》“环鸯盘”为韵,见陈海波、尉迟治平),[9]宋代亦见于四川籍词人吴泳《鹊桥仙·二童一马》(“伴望样半”为韵,见鲁国尧[7])。200页韵段见于《张哥墓志》,未著撰人。寒先部字借作谈盐部字应是源于两部读音相混或相近。在五代诗韵中已有这两部字通押的韵段(顾琼《春晓曲》“晚软掩远展”为韵,冯延巳《醉瑶瑟曲》“芊前毡帘翩年”为韵,亦见陈海波、尉迟治平[9])。宋代更为常见。鲁国尧谓“监廉与寒先的合韵现象在北宋和南宋,在各地区的词人中都确实存在”。但又“因人而异”,[7]即同一地区的词人,有此二部合韵的,也有此二部从不相混的。举到的地区有四川、江西、福建、江浙、汴洛等。另据宋刘攽《贡父诗话》“荆楚人以南为难”和张令吾对北宋徐积用韵的研究、[10]周大璞、[11]廖珣英、[12]徐健[13]对金诸宫调的研究、李爱平[14]对金元山东词人用韵的研究,可以知道这些地区还应包括宋金时期含山东、江淮、荆楚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3页韵段是东钟部与庚青部通押,见于《张建立墓志》,无撰者姓名。此二部通押晚唐诗韵已见三例(杜牧《缺题》“公柄空”为韵、《池州送孟迟先辈2》“翁中柄空”为韵,贾岛《投孟郊》“风通中朦空衷终躬同宗攻从龙萦穷桐”为韵,见赵蓉、尉迟治平[15])。宋代亦见于关中(《贡父诗话》谓“关中以中为蒸”)和江浙(华镇七绝《六月旦有芒生于小厅》之二十八以“成生重”为韵,邹浩五古《书楞伽经后》之二十一第一韵段以“空明”为韵,见张令吾[18])。此后,在金诸宫调和元曲中也有不少例子(见廖珣英[16])。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与东钟部“中”字通押的“嵘荣旌成生灵情”并非唇牙喉音合口字,因而并非后来在《中原音韵》中所见到的庚青韵系唇牙喉音合口字向东钟韵演变的滥觞,而应是方音的表现。丁文也没有从《全辽文》中观察到此类现象。
入声韵。160页347页A韵段是屋烛部与德昔部通押。丁文所列也是这两例,并依据唐代的王梵志和贾岛(籍贯皆在当时的河北道)各有一个此二部相押的例子,判定这一现象是方音的表现。五代贯休有此二部通押三例,[9]而贯休为浙江兰溪人。到宋代,据鲁国尧,“这种现象在吴、赣方言区词人作品中较多出现”。[7]由此可见,屋烛部与德昔部通押虽是方音现象,但不一定局限于当时北方方音。
751页韵段是质没部与德昔部通押,见于张嗣复所撰《耶律宗教墓志》。张生平里贯未详。此二部通押丁文亦仅一例,但不是石刻文。总的说来这两部在已知辽代石刻文中是分押的(与其它韵部通押者不计,德昔部单押的有19个韵段,质没部单押的有7个韵段),与基本依据中原雅音的宋词韵将《广韵》质没德昔诸韵合为一部不同。这也应当是辽代汉语语音发展略微滞后于当时中原雅音的一个表现。
347页B与593页韵段是德昔部与月业部通押。前者见于《李晟为父母造幢记》,记未著撰人。后者见于耶律劭撰《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岩寺碑》,耶律氏生平里贯亦未详。此二部通押晚唐诗韵已见二例(李贺《感讽五首》“躃发”为韵,见朴柔宣;[17]孙樵《文贞公笏铭3》“裂折仄蚀臆直切缺……”为韵,见赵蓉、尉迟治平[15]),五代诗韵亦有二例(齐己《赠念法华经僧》“折白”为韵,于竟《琅琊王祠碑铭》“绩力石”为韵,见陈海波、尉迟治平[9])。到宋代,此二部通押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见鲁国尧[7]),鲁先生举到的就有河南朱敦儒、山西赵鼎、浙江陆游的三首词作。除此而外,写有此二部通押的词作的,已知尚有江西范成大(见张令吾[19])、孔武仲、孔平仲(见杜爱英[19])、山东李之仪(见白钟仁[20])等。在金元山东词人用韵中,德昔与月业更并为一部。丁文也没有观察到此二部通押现象。
江韵受到丁文的特别关注,但文中仅得沙门法镜《尊胜陀罗尼幢记》独用一例。《文编》则尚有250页杨佶撰《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江与阳唐部合用一例:疆光邦(“邦”为江韵宁)。杨佶里贯亦未详。
迄今为止,我们对辽代汉语语音仍然知之甚少,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释:
①“p255”等为韵段所在页码。字下加点者为全浊上声字,不加点者为去声字。后同。
②依据陈汉清、邓希敏1988所作的列举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