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师范生职业素养养成与竞岗考试竞争力提升
林葳例① 陈 文①邵东旭① 齐 丹②张聪聪①
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理学院 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随着我国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师各个方面能力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以往学校在聘用师范生,只注重其能力,却忽视最为根本作用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即将踏入中学就职化学师范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有道德有内涵的人民教师,光有教学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提升职业素养迫在眉睫。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为今后高校培养师范生方向提供参考意见并希望在应对竞岗考试的化学师范生关于职业素养提升方面给予一定启发,从而提高我国化学师范生“产量”与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活力与生机。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能否发扬光大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的眼界高低。这就好比千里马,如果主人只把它拴在磨道里,每日与拉磨的驴为伴,即使它能日行千里也只有骈死于槽枥之间、累死在磨道里的悲惨命运。
1 前言
竞岗考试是师范生毕业后依据自身优势和各学校机构岗位要求,通过学校自主测评,由学校择优录取而入职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现行教育模式下特有产物;职业素养是指在从教过程,教师处理学生、同事、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应遵守内在行为规范或要求[1]。查阅中国知网,与“竞岗考试”相关词条仅有9条,并且都与教师无关,这说明大多数学校实行竞岗考试并不成熟,对于职前化学师范生[2],在原先高校中所受师范类课程学习教育相对新课程改革通常较为迟延,不熟悉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3],再加上本身实习时间短,不足以形成较成熟较好的教学能力[4],并且高校也不注重设置有关师范生职业素养提升课程[5],种种原因导致化学师范生在竞岗考试中没有优势。反观国际潮流,欧盟在《教育与培训:2020计划》讨论制定中,佛朗西斯卡同样关注到:“在改变学生学习与提升学校效能方面,放在核心位置通常是教师行为[6]”;丁小婷[7]向就职前师范生及在职的教师提出,将化学魅力、理性思维、愉快体验、社会情感融在素质教育中,让学生爱上化学;代俊华等[8]围绕硬度、高度、法度、速度和温度五个方面,阐述建筑职业道德地基、补充教育理论之钙、探索教学方法、谋求信息技术策略与练就班级管理五大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在现实社会中,教师失范行为新闻报导层出不穷,比如虐待、辱骂、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事件骇人听闻,在全社会引起极大愤懑与恐慌,玷污教师纯洁性,违反相关法律,影响非常恶劣。
2 职业倦怠的产生
化学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每一天都要面对不一样挑战。有些高考毕业生出于个人爱好兴趣、主观愿望选择化学(师范方向)专业,尽管我国采取措施以期提高师范毕业生生源质量,将师范专业录取放在提前批上,但还是有些人由于父母的期望、亲戚的建议等因素被动选择师范专业,导致他们无法承担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9]。为能提前预防职业倦怠,必须了解其根源,化学教师才能在岗位上保持轻松愉悦心情,在学生面前展示最好的状态。王博[10]分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来源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2.1 内在原因
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同,有些人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看法,当内心变得脆弱时,对工作产生逃避心理,认为这不适合自己,长此以往就会对从事职业产生倦怠,但有的人却能从别人看法中悟出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从而变得更强大。
2.2 外在原因
依据国家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平均不超过44小时。但是,面临学生升学压力和教师绩效考核,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标准,由此教师疲倦感增加。教师是重要的社会角色,大家无时无刻不关注教师行为规范,这源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殊不知给教师施加许多无形压力。近期,因为某些极少数品行不良教师违背传统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而使“教师”被推到风口浪尖。随着十三届全国两会顺利召开,社会各界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所肩负历史使命更加沉重,但却没有增加教师的酬劳与福利,并且教师理应受到的爱戴逐渐减少,这种情况下教师付出辛劳和获得回报不成正比,容易让教师觉得失落。随着时间推移,教师教学动力和工作态度必然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笔者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客观评价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教师前进不竭动力与活力源泉。因而,在赋予教师高期望的同时也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学校上,一些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也会影响教师工作态度。积极性鼓励能够让教师逐渐拥有更好的自信心,对待自己本职工作将有更高热情,进一步发挥教师本身主观能动性,更有动力坚守本心。如今,我国正在倡导素质教育,除重视学生接受知识,还要加强学生情感培养,教师若要在平常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细节问题,就得拥有积极阳光教学心态。所以学校正确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管理制度,更有益于教师成长和学生进步,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活力有突破有创新有进步。
提高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与进步。教师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但现实生活中不乏缺少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高材生路边乞讨”等例子。如果教师要想足以担任自己的职业,不仅要有渊博而厚实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师德,便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德”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之最,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教师言行举止都能在学生心里烙下深深印痕,影响其今后成长与发展[13]。教师要用高尚职业素养呵护每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教会每个学生待人接物的道理。
3 提高新时期教师职业素养必要性
提高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教师成长。教师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时,首先应当树立职业理想、加强事业信仰、改善师德风貌、丰富人文底蕴和培养科学精神[14]。
北京市9所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常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李 享等(8):1131
实施改革高考方案为教育教学指明新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台向教师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教学产生新环境[11],这些条件构成新时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必要性。教师肩负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上启下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师德兴就是教育兴,随着新时代到来,万事万物日异月新,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提升职业素养[12],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做好太阳底下最耀眼职业,才能更好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则对患者采取CT进行诊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47.38±3.71)。对照组对患者采取X片平片进行诊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48.26±3.56)。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等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分析分别应用两种检查方式患者病情的检出几率。
提高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优化我国教育模式。根据教育定义[15]: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开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发展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最能体现出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水平高低。
4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新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意识到学无止境,不断向优秀前辈虚心看齐,开拓更广未知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强化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以饱含激情与富有爱心的姿态面向学子,将教师职业作为终生奋斗目标,防止产生职业倦怠,以期提高在竞岗考试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我国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严瑛,陈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提升青年教师职业素养[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8,47(10):37-39
[2]陈昕昕.职前化学教师论证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3]王言景,范青苹,李利梅,等.影响师范生科学教学技能提高的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102-103
[4]马营营.卓越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史立会.教师专业化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6]王美君,顾銮斋.论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核心素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44-50
[7]丁小婷.基于专家型教师视角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8]代俊华,郭晓娜.新时代新教师素养提升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8):80-82
[9]雷小丽.全科型教师培养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浅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0):71-73
[10]王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及解决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11]李木洲,李晴雯.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转变与重塑[A].湖北大学,2018
[12]马一宁.新时代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必要性[J].贵州教育,2018(19):15-17
[13]韩世姣,徐陟鹏.做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兼论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8):53-55
[14]刘 婧 媛,谢 金 伶,刘 旭,等.“四有”好老师思想指导下师范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8(05):56-59
[15]教育学基础(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第二批省级应用型试点本科转型专业建设项目经费(2018年高等学校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琼财教〔2018〕509号)。
作者简介: 林葳例(1997-),男,汉族,福建云霄人,2016级化学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 陈文(1980-),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提纯、鉴定。
标签:化学师范生论文; 职业素养论文; 实现中国梦论文; 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竞争力提升论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理学院论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