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龙陵县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3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4年1月到1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 小儿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159-02
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现在认为是多用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常见临床症状上腹痛、腹胀、胃气胀、早饱等,这些因素长期存在湖综合反复发作,缺乏特征性,严重影响患儿的进食、营养物质摄入等[1]。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收治98例消化不良患儿,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2014年1月到1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2~12岁,平均(7.25±5.79)岁,病程5天~2月,平均(1.21±0.67)月。纳入标准:(1)患儿均明确诊断,具有相应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2)患儿均符合本次使用药物,不存在过敏反应等。(3)符合伦理道德,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1)同时严重遗传病疾病或者先天性疾病。(2)患儿由于寄生虫或者营养不良导致消化不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措施。西医治疗药物为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2002-04-29),口服,每日3次,按照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饭前30min服用。观察组在多潘立酮片治疗同时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44,2010-09-30,每支装10ml),主要成份包括:木香、积壳、槟榔、乌药。口服,新生儿一次3~5毫升,一日3次,疗程2天;幼儿一次10毫升,一日3次,疗程3~5天。
1.3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价[2]:(1)治愈: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消失,可以正常饮食。(2)有效: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基本消失,有个别症状,继续治疗消失。(3)无效:患儿消化不良症状为改善或者加重,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3]。临床治疗主要为西医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特殊食谱,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等,但单纯西药治疗有效率低且临床复发率高,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病在胃,但与肝脾等脏腑有密切联系,所以临床治疗以行气解郁、疏肝和胃为治疗原则等,因此此方面研究较多就是中西结合治疗效果[4]。
本文选用药物为多潘立酮片和四磨汤口服液,其中适用于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暧气、肠胃胀气;恶心、呕吐;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以及功能性。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四磨汤口服液具有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消积止痛之功效。适应于小儿和老年胃肠疾病患者,对婴幼儿胃肠道疾病和中老年气滞、食积证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此外四磨汤对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为97.9%,单纯性西医治疗有效率为85.7%,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明显升高,症状明显改善,这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相同[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蔡成思.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5(12):131-132.
[2]刘丽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6:110-111.
[3]吴 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2):92-93.
[4]邹文凯.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12):124-125.
[5]温智华.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153-154.
论文作者:赵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消化不良论文; 小儿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患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