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实施情况调查_股份合作制论文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实施情况调查_股份合作制论文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运城地区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城论文,乡镇企业论文,产权制度论文,农村论文,股份合作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运城地区是个传统农业区,前几年受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我们凭借国家加速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使全区的乡镇企业连续三年快速、高效、健康地向前发展。在1994年一举突破百亿元大关,实际完成总产值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 63.2%;营业收入90.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7%;共实现利税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7%;乡镇企业为农民人均提供收入34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6%。截至1994年底,全区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实体已发展到12160个,参股农民及社会股东达170166个,吸纳股金92031.77 万元。股份合作制为运城地区乡镇企业的腾飞和各类经济实体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一、入股形式多种多样

股份合作制是伴随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育起来的,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特征及内涵为一体的新型的经济形式,是广大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最早始于1981年,由河津市龙门村原英学联合4户村民入股经营机砖厂。 经过十几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股份合作制已经扩展到村办、乡办企业和社会各类集体、联户经济组织,形成了集体、社会、个人等多元股权。按其参股形式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能人牵头农户入股合伙型。这类企业起步于80年代初,是全区最早兴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主要做法是,由少数开拓进取精神强,商品经济意识浓,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办企业经验的能人牵头,联合若干农户,集资兴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如河津市北午芹村的“525#”水泥厂,就是由具有生产经营高标号水泥技术,管理过企业的村民武福囤牵头兴办的。全村195户农民入股参加,入股总额近300万元。这种由能人牵头、农户入股合作兴办企业的形式,群众信赖,筹资便捷,覆盖面广,受益面大,能起到办一厂、兴一业、带一片、富一方的作用,是目前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便于大范围普及推广。这种类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运城地区占60%以上,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集体为主职工参股增量型。这类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般做法是,通过清产核资,民主评估,将集体企业原有的资产、场地和资金存量入股,同时吸收职工个人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如山西奥凯司矿泉饮料厂就是由山西第二水文队,联合稷山县南阳村委会和316户村民合作兴办的股份制企业。水文队以设备入股, 村委会以土地和搞土建工程入股,村民以资金入股。该村用这种办法已兴建了14个企业,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占到全村总产值的70%以上。这种采取“集体资产折股,群众集资入股”的办法,有效地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企业管理混乱、经营不善、资产流失等问题,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既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是集体企业改造、规范、发展的方向。1994年,全区新发展这类企业2066个,改造老企业720个。

三是优势互补横向联营合资型。这类企业是近年来才兴起和发展的,但其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有发展前途。主要做法是,突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地理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主导产业,以资金、技术、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股分,实行乡镇企业之间,乡镇企业与其他社会法人(如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之间联合办企业。如河津市正在兴建的山西协和铝业有限公司,总投资需要4500万元,集体和农民集资1500万元,尚缺资金3000万元。为使企业早日建成投产,他们敞开大门,提供优惠条件,大胆引进外资, 吸收台湾协和集团资金 2000万元、山西省有色金属公司资金320万元、国务院对台办配套资金 580万元,解决了办厂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大加快了建厂步伐。 这个企业成为全区最大的内外股份合资型企业。这类企业以其宏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运城地区乡镇企业的骨干。1994年,全区乡镇企业共引进项目225个,引进资金2.5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投资的25%。

四是群众集资共同兴办三产型。这类企业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其主要做法是,广大农民围绕当地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集资入股兴办各类经营实体。如夏县不少农村采用股份合作的办法,兴建果窖100多个,年贮藏苹果400多万斤。新绛县城关镇南关村以土地入股,群众集资入股1000万元,兴建了一个绛州商城,有800个个体户进位营业,年上交税金150多万元。芮城县夭头村集资74股63万元,购买了6条要船,年收入48万元,每股分红5000 元。临猗县用股份合作形式营建果园、果窖,发展运输业,实行栽植、管理、贮藏、运输、销售一条龙,全县仅股份合作经营汽车就达400多辆, 入股合伙搞果品贮藏达1000多户。据统计,全区股份合作制运输实体已发展到934个,拥有车辆1507台,股份合作制购销实体发展到657个。股份合作制正在向第三产业各个行业扩展、延伸。

实践表明,股份合作制至少显现出以下四方面作用:一是解决了兴办乡镇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加快了乡镇企业发展步伐;二是通过股份合作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资金到位率高,办厂周期缩短,产权明晰,责权利清楚,经济效益好;三是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档次和水平,增强了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救活了不少集体企业,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二、发展态势健康良好

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势头强劲,进展迅速。目前,正在由农户之间的入股联合向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由乡镇企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各业扩展、延伸,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源开发利用和高科技领域渗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次规模趋向拔高。这主要反映在乡村工业方面。运城市东留炼铁厂总集资1000万元,其中东留村集体入股600万元,村民入股300万元,社会入股100万元,1994年该厂已建成投产。 河津市在原有两个千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基础上,1994年又新增了4个,即投资2000 万元的铝材加工厂、投资1150万元的阳极糊厂、投资1500万元的河东钢铁有限公司和投资4500万元的山西协和铝业有限公司。闻喜县三铁焦化厂,同上海、河南、湖南5 个国有企业联合投资兴建了固定资产达亿元的海鑫钢铁有限公司。 河津市清涧镇与山西铝厂联办的龙门电解铝厂, “525#”水泥厂和津台禹都水泥有限公司,其生产线全部采用微机空与监测,形成电子化、机械化的一条龙作业线,显示出现代化企业的气魄。据统计,到1994 年底, 全区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已有17个,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0多个,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有100多个。这些大中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纷纷诞生,表明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入股范围突破社区。过去,运城地区绝大多数股份合作制企业都是从社区范围内招股创办起来的。1994年以来,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企业股、社会法人股、外资股和国家干部个人股不断增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永济市卿头油脂厂总投资360 万元, 其中从珠海驻天津办事处和天津土产公司吸收股金200万元,从陕西咸阳机械厂吸收股金100万元。垣曲县同善虎坪钢厂吸收国家军事科学院股金200万元。稷山县恒泰焦铁实业有限公司, 总投资650万元上发电机组,其中从社会招股240万元。永济市永太塑化有限公司总投资500多万元,其中香港美亚新染化工有限公司入股150万元。目前,全区向社会招股总额达1亿多元,其中企业股3000多万元、 社会法人股4000多万元、外资股2000多万元、国家干部职工股600多万元。

三是合作领域不断延伸。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在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后,迅速向第一产业扩展、延伸。目前,全区13 个县市、 7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实行股份合作办水利,共打水井1200眼, 修防渗渠道100多公里,完成管灌工程30多公里。 全区现有股份合作制农场52个、养殖场105个、林场86个、果园673个、渔场17个、蔬菜日光温室286个,股份合作制基金会发展到120个, 永济市现有股份合作制水井340眼,占全部机井总数的10%。垣曲县800多个“山地庄园”,基本上都是用股份合作制的办法来的。绛县在农林牧副渔方面,已发展股份合作制实体143个,参股农户276个。新绛县以股份合作形式投资入股建造蔬菜日光温室70多个,参股农户近百家,入股资金28.1万元。芮城县南槽庄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户以资金入股,合作建果园100亩。新绛县狄庄村301户村民入股25万元,开发滩地近千亩, 吸引外村种菜能手入股,种莲菜600多亩,年总收入150多万元,本村入股户年增加收入30多万元,外村入股户年户均收入6000多元,国家征收农林特产税7.5万元。股份合作制的扩展、延伸,为全区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益途径。

三、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为深化乡镇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构建当地优势产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乡村领导对股份合作制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一些干部群众从切身利益考虑,存在着“三怕”,即乡村干部怕失权、失利,企业经营者怕受约束,农民群众怕担风险,因而积极性不高,致使这项改革工作在部分县、乡、村发展缓慢,迟迟打不开局面。

二是股份合作制企业不规范。尚有不少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只是挂个股份合作制企业招牌,并没有按照新的机制运行,仍然是乡村干部说了算,企业的自主权和职工的民主管理权极其有限。主要原因是出发点不端正,把实行股份合作制作为筹集资金的手段,而不是为了真正转换企业经济机制。

三是对老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进度比较慢。主要原因是资产评估和股权界定难度大,各县、市目前还没有乡镇企业资产评估机构,自行组织的临时评估班子素质不高,也不够规范。

要解决上述问题,使全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市、各乡镇要继续抓紧抓好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培训各级干部,而且要对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既可集中起来讲授,也可采取解剖典型与讲授相结合的办法,还可组织一批骨干力量到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中央和省里有关发展股份合作制的法规和政策,宣传全区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这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伟大变革中去。

二、认真抓好典型,大力学习推广。地、县两级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抓一批典型企业,按照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一般要求进行规范。至少要达到股权界定合理、产权比较明晰、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体现民主管理、按股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留有一定比例的公共积累等要求。然后,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学习推广这些比较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借助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作用,把全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工作全面推行开来。

三、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行为。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管理的暂行规定》,进一步理顺资产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三方面的关系。主要地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厂长(经理)之间的权利和职责,使两权分离逐步规范化。进一步处理好积累与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促进企业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同时,各县、市都要正式组建企业资产评估事务所,选调、充实一批精通业务、公道正派、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以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

标签:;  ;  ;  ;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运城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制实施情况调查_股份合作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