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邓军

高中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邓军

(四川省绵阳市秀水中学 安县 62265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学生是国之栋梁,未来的创新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有责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以想象为前提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有一种特殊的灵性—富于想象。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各种有益于想象的空间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山水画》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要求学生说出画面上实实在在的事物,学生都很踊跃的回答,有垂钓的渔翁,有一叶小舟,还有水纹等等。接着我又提出我们能不能看到由实物以外想象出来的事物呢?这时学生积极思考,在“说”中放飞想象,灵感被激发,拓宽了思维空间。他们说除了画面的一叶扁舟,渔翁垂钓,几笔水波外,他们还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还看到了雪,看到了水面下的鱼…….以及这种水天一色,空旷渺漠的境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想象得以尽情放飞,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不断闪烁。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接下来我让他们在“画”中畅游想象,我出题目,如“风雨归舟”,“秋山远眺”,“烟江欲雨”…..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展现想象,这好比给想象插上了一对翅膀,想象似乎有了生命,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激发与满足,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欣然拿起手中的画笔把想象的内容在纸上尽情挥洒,使想象在画中畅游。此时,学生也体验到了美感和成功后的愉悦感。

其次,兴趣在培养创新意识中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不但要熟练的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如当今中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喜欢卡通电视,喜欢卡通画的艺术形象,借此,可以运用到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辅导学生进行卡通绘画创作,我准备了许多卡通绘画范画,给同学们在借鉴和改造别人的作品基础上大胆进行创作,让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作业中体现。学生们感到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正是自己喜欢的,学习和创作热情高涨。课后很多同学都能去找资料,认真进行卡通画创作,通过学习、创作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展览,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美术创作能给自己增添无穷乐趣,从而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创新能力。

再次是在美术课中,在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在《写意花鸟画练习》一课中,我在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班不作示范,不讲具体知识,只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荷花或牡丹。另一个班在讲了用笔用墨后,还为他们示范怎样用笔用墨,怎样画荷花荷叶以及牡丹等,而后再让他们以荷花或牡丹为题进行创作。结果,前一个班学生的作品随意性强,由于没有技法指导,画面杂乱。而另一个班学生的作品既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因技法的交融和灵活的运用,而使画面美观,耐看。通过这一课的对比教学,我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快乐的,面对充满活力的学生,会被他们的勃勃生机感染。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思菲德在说到美术的精神价值时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们长大了,他能用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个人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的力量源泉。创新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守旧,意味着落后,创新,才能充满生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实践在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创新就是一股气,一股不甘落后的志气、奋起直追的勇气、后来居上的豪气;一股勇于探索的气势、敢为人先的气概、尊重个性的气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自己的工作态度、方法要创新,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我们的未来更美好,这是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论文作者:邓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高中美术课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