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00519910905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下,我国人口规模不断壮大,房地产行业竞争也越演越烈。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受国家的宏观管理,以及市场经济体系具体调控,但是房地产内部仍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多问题都是由于施工技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技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此文,我将详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仅仅能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还对企业内的竞争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业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要求的增高带来的就是技术难度的增大,并且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一个高涨的态势,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不被建筑行业所淘汰,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施工单位只有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
1混凝土施工简介
通常意义来讲,一般的混凝土材料需要使用特定的胶凝材料把一些颗粒状的集料(骨料)凝合起来,比如,用水泥将砂石混合起来,并且添入一些可能需要的添加剂或掺合料,根据实际按比例调制,再经过机械搅拌,最终风干硬化的一种建筑用材料。而为了让混凝土充分发挥其功效,需要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控制,其中包括混凝土原料的选用、搅拌过程中需要添加的辅助材料、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原材料的配比、搅拌过程的施工工艺、运输过程的保养与养护、浇筑施工的具体技术以及后期维护等环节。就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阶段而言,混凝土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采集和运输,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调整成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自身水凝性强,抗压能力高,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料选择
混凝土原料大致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这些材料是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慎重进行选择。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首先要围绕设计中的强度要求、对水泥、粗骨料、细骨料进行选择,严格控制这些原材料的性能等级、数量以及类型,其次针对水原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其他三项原料的用量来控制水的用量。此外,在现代技术背景下,这些材料的类型有很多,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在性能上各有特点,例如部分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所以在选择时有必要结合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2.2外加剂添加控制
因为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原料含水量过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异常等不利于混凝土质量的现象,那么为了消除此类现象的影响,在拌和当中需要通过外加剂添加方法来进行控制。通常混凝土拌和中应用的外加剂为减水剂,主要功能在于降低混凝土拌和的含水量,具有水原料用量控制作用,但在实际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减水剂的用量,否则将导致混凝土干裂或无法融合的问题。
2.3对混凝土水化热现象控制的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水泥量有效控制,特别是规避水泥的水化热问题,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采用直联更好的材料作为水泥替代物,确保混凝土热量被有效释放,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水化热现象。一般来说可选择低热水泥作为混凝土制取原料,该原料可有效消除水泥中的水化热现象。另一方面可考虑采用水泥降温技术措施,在混凝土制取完毕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例如可在完工的混凝土结构中安装进水管,通过水管水体温度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对混凝土结构养护的施工技术要点
目前国内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均采用的是ZY混凝土膨胀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ZY膨胀剂并平铺一层草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洒水可保证养护效果达到最佳。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各环节发挥的作用
3.1提高浇注施工的质量
当使用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现场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事先划分好的部分实行分层浇筑,在浇筑每一层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小心掌握好每一层的施工厚度,与设计好的施工图纸保持一致。通常来说,浇筑工作需从下至上逐一进行,当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把控好浇筑间隔,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且要确保上一层混凝土完全遮盖住下层混凝土,增强混凝土的粘稠度和施工部分的整体性。为了避免逐层凝固情况的发生,并减少由于分层施工产生的层与层之间的裂缝,一般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阶段,抓紧时间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再者,在一些恶劣天气下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对于一些寒冷地带,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此保证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3.2人工管理
人工必然存在误差性,所以在施工当中很可能出现工作失误,导致施工结果不满足技术要点要求,因此需要对此进行管理。在人工管理当中,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定期巡检以及现场监控设备来进行管理,通过这两项举措,可以确认当前人工是否出现失误,一旦发现需要立即处理。
3.3骨料的选用和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来说,骨料的选择也极为关键。现在的普通混凝土多采用砂、石作为骨料,而实际上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当前的混凝土施工主要有人工骨料,天然骨料和二者混合骨料三种不同的组成方式。对于骨料的质量控制,必须确定好骨料投放的数量,通常来说,需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来决定与水泥混合的数量,并且在1m3混凝土中,应当配置一倍以上的骨料加以补充。再者,对于骨料的大小来说,需进行事前的分析和设计,确定好颗粒的大小和杂质含量的允许范围,一些颗粒较大的骨料通常应用于钢筋较少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而对于一些颗粒较小的骨料,应当注意保证其水分含量的平衡。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与整个工程的进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切实的去学习,去提高我们的水平。进而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再一步的提高。希望以此文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3):125-126.
[2]杨进.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5,(21):281-282.
[3]李跃成.试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门窗,2015.04:105.
[4]赵彦雄.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02.
论文作者:李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水化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