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之下,新教材之上——修订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册论文,修订版论文,新课标论文,新教材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的第二年秋季,修订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随即更新,至今已经实施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的实践与积淀,让广大教师越来越感受到新教材的变化及优势,大家在课余闲暇之时喜欢谈论和探讨:带来新气象的“新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该如何把握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其最优功能,带来更轻松高效的英语课堂?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全面解析修订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材,分享笔者作为首批新教材实践者的一些收获与思考。 一、新课标下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并更加明确区分了二者承担的任务。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听懂、读懂,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主动地自由表达,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课程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要认真思考、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中,让英语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情感接受更深刻的沐浴。 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一章中,删除了原课标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语句,但在“情感态度”的描述中仍旧提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英语和语文一样,属于语言学科,不同的是,语文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英语在中国缺少好的学习环境。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 3.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二级语言知识标准)的“语法”内容,使语法教学目标清晰化、明朗化,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尺度,不必再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法知识必须在语句、语篇中反复实践,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去体会、揣摩、理解,不要一股脑把语法知识的专业术语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二、新旧教材内容对比与解析 1.从“前言”到“致同学”。原教材中的“前言”是给教师看的成人化的教材内容讲解,而新教材中的“致同学”才真正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欢迎词”,儿童化的语言、生活化的口气、积极的鼓励、盛情的邀约……使英语学习开始于美好与热烈,让小学生们热情澎湃、翘首以盼,想要快点、再快点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2.从“平面卡通”到“3D人物”。新教材中的图片人物更真实、生动、立体性强,打开课本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鲜活的人物场景,结合这些情景进行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教师应善于抓住文本图片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在图片的帮助下自己挖掘英语的意义,学会自主学习。 3.从“Times New Roman”字体到“Comic Sans MC”字体。新教材中的“Comic Sans MC”字体更接近手写体,方便学生辨认,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正向引导,即便是个别学生偶尔书写成课本中的这种字体也能很快纠正,不至于“错得太离谱”。教师在教授字母时,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上的这一字体对比手写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很好地区分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也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记忆。 4.新教材从单元主题的名称和顺序上做了微调。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之上--对修订后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之上--对修订后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