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所到72所——江苏高教半个世纪发展轨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半个论文,江苏论文,高教论文,所到论文,轨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9年,江苏省只有普通高校15所,在校生仅7000多人;如今,江苏已有7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达35.7万人。在全国高教事业的“排行榜”上,江苏的高教规模居于全国第一;高教的“毛入学率”近13%,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列第一;全省有博士点授予单位22所,位居全国第一;近两年高校的招生数也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一个个第一不免让人眼红,也让人掂量到江苏高教的实力。
靠教育兴省
在南京师范大学这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内,座座古典式建筑中不时地传来朗朗读书声。由于近年来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南师大新建了占地约1600亩的仙林校区,并于今年9月迎来4000名新生。 新校区计划3到5年内形成1.5万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 像南师大这样因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扩建或新建校区的高校在江苏还有很多。精明的江苏人舍得在高教事业上花血本。
“江苏的高教事业50年来的发展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江苏省教委的一位负责人谈起“自家”的事感慨万千,“它有过轰轰烈烈的时候,也有过低迷倒退的时候。”
1952年,江苏高等院校按国家建设需要和统一计划进行了院系调整。原来规模过小、系科复杂、力量分散的状况经过调整有所改善,工、农、林、医、师院校得到了加强。由于经验不足,对文科重视不够,政法、财经、社会学专业被调出或撤销,使这些专业成为当时江苏高教中的空白点。1957年,江苏在校的本专科生达29138人,比1949年翻两番。受“大跃进”影响,1960年,江苏高校数量达到80所,在校生近7 万人。这种遍地开花的规模使当时的财力难以承受,反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1961年经过调整高校数量压缩至29所。
“文革”十年间,江苏高教事业受到冲击,造成倒退,直至1972年部分高校才开始招生。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江苏高教事业很快步入正常轨道,1992年后,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仅“八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就是新中国建立30年间毕业生总数的1.2倍。1994年, 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把“科教兴省”定为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江苏的高等教育如鱼得水,开始大踏步前进。
自90年代开始,江苏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一批“五脏俱全”但飞不高的“麻雀”类学校,联合建设成有实力的“雄鹰”类高校。扬州大学正是这样的典型之一,今年扬大学生总数达2万人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层次结构比较完整,办学形式比较丰富的高等教育体系。江苏高教事业已具备与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条件。
靠人才制胜
江苏的人口密度在全国排第一。丰富的人口资源却不一定是丰富的人才资源,高等教育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1997年,江苏高校(含成人高校)在校生数相当于1949年的60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同龄人的比例上升到10%左右。50年来,江苏高教为社会各界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南京大学是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的排头兵,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输送了6万多名人才。在今年4月份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活动中,评估体系中的58个指标,该校有52个获优秀。南大物理系研究员王牧在物理学的前沿阵地上,取得一项项令国外刮目相看的成果。他在英国的《自然》、美国的《物理评论》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有人形象地称他为“成果大户”。1992年至1997年,南大被国际上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论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高校是传授知识的学堂,也是传授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圣殿。毕业于扬州医专的吴登云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使他闻名全国的不仅是他精湛的医术,更在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帕米尔高原上为新疆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新疆人的眼里吴登云是“白衣圣人”,他成了江苏人的骄傲。
1979年以后,江苏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广大青年和在职职工要求上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江苏现有的高校规模不能满足需要。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型高教便应运而生。1980年全国第一所地方性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诞生。20年来,这类学校不向政府要钱,还为社会培养一批社会急需的人才。1995年,江苏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江学院”创办以来,至今全省已有10所民办高校。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的同志满怀信心地告诉我们:江苏高教目前正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再过10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比现在还要翻一番,通往高等学府的路将越走越宽。
靠科教领先
江苏省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过程中,把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优先发展。“九五”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树起教育现代化的旗帜,省委书记陈焕友指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这其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更是首当其冲。
反过来,江苏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推进高教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后盾。1995年,江苏省已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大跨越,正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较好地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的嘱托。
“人文荟萃”的江苏,有崇文、重教、重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已进入快车道。全省大部分地区已率先步入小康,江苏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参与兴办高校的积极性,也刺激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多家庭把教育投资列入优先开支。多年来江苏的生源质量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入学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
江苏的领导历来重视高教的发展。省里打算扩建10所万人以上规模的省属高校,兴建20所左右民办高校,形成全省高校在校生100 万人的培养能力。今明两年省里用于高校建设的投资达到30亿元。
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个“孵化器”。江苏以占全国1/100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1/10的产值, 而且使全省7000多万人民率先摆脱贫困,提前进入小康。长期对高教的投入使江苏得到了高效的回报。在实施“变人口包袱为人才优势,变教育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策略上,江苏人棋高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