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体系建立后,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采用更加直观的控制路径,增强应用机制和推广效果,建立整体过程和综合施工监督管理机制,为安全管理水平的优化奠定基础。有关部门应把具体的施工要素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和依据,重视现代企业的施工管理项目。基于此,本文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及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与设置是交通工程的重点,公路安全设施的功能既要兼顾规范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与行驶舒适性,还要考虑公路沿线环境的景观与能源消耗。公路安全设施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公路运营状况。高质量的公路安全设施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因此确保公路安全设施的质量十分重要。
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环境安全隐患较多
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因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我国每年因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公路工程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质状况复杂,人为开挖坡脚等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公路工程作业环境因素随施工进度变化,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产品影响因素不同。
1.2过程管理不严,造成原材料进场失控
随着公路安全设施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性。当前的公路安全设施,早已不是拿着游标卡尺和逆反射系数仪等几个仪器,凭借几个简单的参数就可以评判合格与否的。尽管公路安全设施的体量和造价在整个公路工程中占比最小,甚至关注度不如绿化等附属工程,但整合了结构、材料、光学、电子、机械、通讯、信息,美学等大大小小数十个专业。而传统的公路工程检测机构,即便是综合甲级,也无法满足以上全部试验检测的人员、仪器配备需求。
1.3施工安全缺乏监管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是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公路工程建设自身特性,施工项目生产系统的人员,机电与环境等因素与其他行业有着很大不同。随着建设行业市场化改革深化,建设企业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施工企业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一线施工工人以劳务工为主。公路工程建设门槛低,大量农民工成为路桥建设企业劳动主体。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劳务市场培育相对滞后,多数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生产技能较低,短期内不能通过培训完全达到国家有关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经培训掌握安全技能的工人流动性较大,公路工程作业环境恶劣,薪酬待遇较低,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导致人才流失。造成技术工人队伍断层。施工现场缺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许多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施工现场许多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
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及质量控制策略
2.1提升施工环境安全防范
对工程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应预防生产性粉尘与噪音危害,加强组织领导,针对粉尘较多的施工段建立粉尘检测制度,医务人员对测尘工作提出要求,做好定时检测。评价技术措施效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降低作业粉尘浓度。对噪声控制从工程控制考虑,考虑设备的低噪声。夏季应尽量缩短高温下的作业时间,休息点应设在通风阴凉处[5]。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工作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详细了解各段地质情况,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应按照总平面图规定位置放置,各物料堆放必须整齐。易燃易爆物品不可混放,施工现场垃圾分类集中堆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一是立柱的打桩。通常情况下,立柱采用打入法进行施工,在立柱打入的时候,要精确的定位,打入过深的时候不能将立柱部分拔出进行矫正,而是要将全部的立柱拔出,待到基础回填夯实之后,再重新打入。在立柱定位的时候,要将立柱的顶部套在桩套内,立柱的地步用桩机的前后和侧向收放功能,用水平尺贴近立柱,然后移动桩机,一直到水平尺在相邻角为90°的两个点上都显示水准为止。在立柱高度确定方面,主要是应用水准仪去测量计算每一根立柱的打入深度。在具体操作方面,主要是在立柱相应的位置画出一条线,在打桩的过程中,当标尺与这条线重合的时候,就说明该立柱已经达到相应的安装高度。二是交通标志的安装。标志的安全要做好基础施工工作,尤其要做好基础开挖工作,通常情况下,采用机械或者爆破的方法进行基础开挖,在基础开挖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固壁支撑,确保基础施工安全。另外,为了确保交通标线的性能发挥,要在刷上底漆之前,对需要划线的路面进行彻底的清扫,而且在划线的时候要特别重视料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反光的效果,因此必须要根据气温以及涂料的情况对涂料的温度进行调整,确保反光效果。
2.3建构系统化质量工程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基本质量,有关部门应当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因素进行整体监督,从工程角度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改进管理流程。以及管理约束机制。特别是现场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高空作业等问题。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后,才能制定有效的工程管理路径,及时登记安全问题和隐患,确保后续管理能有效关注具体问题,分析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ETY设施建设项目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确保规划管理和控制体系的完善。
2.4强化领导安全监管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安全施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必须加强对工程技术质量安全采取有效控制,有效控制降低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建设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检查的安全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领导职能。层层分解监管职能落实监管责任。各级监管部门要担负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档案信息,实现建设施工企业的信息准确记录。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建设中出现的违纪行为予以曝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招投标业绩。做好在建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在建项目重点控制工程进行现场督查。切实做好现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采取适当措施对现场施工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指正。对建设项目分部分项工程严格落实法律规定。健全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有效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结束语
随着公路安全设施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性。当前公路安全设施养护的粗放管理已是常态,导致公路交通安全存在潜在运营隐患。从供给层面讲,只有通过对采购、生产、工程执行强制性质量认证,包括原材料、工艺设备、生产过程、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能源消耗等方面的统一标准,将强制性认证和市场准入情况的检查纳入交通质量监督执法体系中,成为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才能够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贤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智能城市,2018,4(17):136-137.
[2]梁斌.浅析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及其经济效益[J].价值工程,2018,37(29):76-78.
[3]刘静慜.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设施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1):22-23.
[4]杜兰顺.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的作用与质量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7(10):140-141.
[5]杜兰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交通世界,2017(14):143-144.
论文作者:朱爱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公路论文; 设施论文; 立柱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