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货物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变化:市场驱动的经济一体化_关税论文

太平洋货物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变化:市场驱动的经济一体化_关税论文

太平洋地区商品和服务贸易变化中的模式:市场驱动的经济一体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平洋论文,和服务论文,模式论文,地区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志炎 译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国的国际贸易特征日益明显。共同市场的建立促进了EC(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的发展,而太平洋地区内贸易扩大的动力则是高速增长的经济。APEC内部贸易发展,1970年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62%和56%,1992年分别是71%和70%。可见APEC在全球贸易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1970年APEC成员国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35%和30%,至1992年上升为44%和43%,原因主要在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四国,中国以及日本,它们在此期间的经济增长为世界之最。

区域内贸易的增长并非太平洋地区排他性的“地区主义”。可以预料,超过全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太平洋周边国家之间,特别是那些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频繁。

比较优势模式:贸易商品结构

太平洋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从比较优势看,发达国家更多地出口人力资本(HC)和技术密集(TC)型制成品,倾向进口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制成品(UL)。日本自然资源短缺,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NR)、非制成品(NM)的净进口大国。

日本的贸易模式与预期的模式相当吻合。TC和HC产业是出口主导部门,1990年占总出口的87%。其出口品种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是汽车,非电动机械和电动机械(包括家电)。大约占总出口的60%。进口产品主要是非制成品,占总进口的36%强,自然资源密集的制成品1990年只占进口的10%。1985年制成品的进口占到进口总量的40%,1990年上升为60%,而且产品结构明显变化。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是大宗进口的商品,包括服装、鞋类及其他制造业产品。但是,办公设备及零件、家用计算机、视听设备及其他制品的进口增长相当快。1985-1986年间日元大幅度升值导致进口成分的变化。

澳大利亚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放宽对小麦、羊毛及其他农产品出口市场的限制,极大地影响贸易自由化,贸易商品成分逐步发生变化。主要出口商品是传统的NR和NM产品,小麦、羊毛、肉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煤、金(非货币用)超过出口总量的一半。然而,澳大利亚出口增长最快的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制成品,特别是HC和TC产品,如电器、办公设备、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包括采矿设备)。澳大利亚已着手消除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的非关税壁垒,削减此类商品的关税。预计到1996年汽车关税率仅5%,纺织品、服装、鞋类的关税率最高不超过25%。

新西兰出口的主导商品是NM和NR产品,如羊毛、肉类、乳品、木材制品。象澳大利亚那样,政府减少贸易保护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进口自由化导致路机械、电子计算机、电器设备和配件的进口份额增加,其中包括产业内部贸易。涉及UL(如鞋类、服装、其他制造业产品)的产业内部贸易份额明显增长。

80年代的加拿大出口商品成份多样化。NM和NR型产品大幅度下降,而HC、TC型产品急剧上升。其制成品绝大部分销往美国,而向APEC其余的成员国出口的大多是NM和NR型产品,金属矿产、矿物燃料、粮食、木制品、纸浆及纸制品、金属材料占一半多。1992年向日本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只占销日量的6.2%,但与1984年的2.4%相比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40%是粮食、原材料、木材、纸浆和纸制品,40%是高技术产品。加拿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道路机械及其配件,电力设备。加拿大进口的商品中,制成品占三分之二多。大宗进口的有电器、非电动机械、通讯设备、金属。汽车及配件的进口量最大,大部分是涉及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部门的产业内部贸易。经营汽车的跨国公司(MNCS)已确定在加拿大设厂。

美国的进口使得国内总投资超出国内总储蓄水平。自1980年来,美国具有高附加值的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量有所增长,其贸易商品构成随产业结构而变化。美国的比较优势是最先进的TC型产品,包括飞机、飞机发动机及零件、药物、高技术化学品及各类机械和设备。美国也出口NR、NM型产品,如化肥、煤、谷物及其他农产品。从1980年起,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占总量的50%多。服装、鞋类、纺织品的进口量也很大。石油及其制成品的进口尽管有波动,但数量可观。美国一直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制成品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1980年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9%,1992年增至2.3%。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口模式经历了较大的结构性转变。近些年,原油出口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总体下降。与此同时,某些UL型制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及其他消费品出口兴旺。此外,1980年-1992年间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出口份额从5%上升为16%,翻了三番。由于中国不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成员国。大量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到某些敏感地区,易引起非议,但是中国仍不失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的进口也经历了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的转变。1980年初级产品的进口占三分之一多,到1992年已不足20%,而制成品的进口高达84%。改革开放后,农业丰收,粮食自给能力增强。1980─1982年间非食品类原料的进口份额逐渐下降。

中国对香港的贸易额特别大。香港的贸易——收益比为200%,而且仍在上升,这是自由贸易政策的反映。自1980年来,香港商品贸易增长速度大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二项总和的增长速度,原因在于中国的转口贸易迅猛发展。转口贸易占出口总量的比例从1980年的31%增至1992年的75%。鉴于出口的基本结构,中国的出口重心将放在国内出口。以价值计,1985年—1990年间国内出口每年增长12%,但在1991年—1992年间仅为2%。这间接反映出欧洲、日本、美国的经济不景气。国内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纺织和服装,占总量的40%。此外,HC、TC型产品的出口增加,1992年办公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的出口份额为9%,而1980年仅为3%。其他机械类产品的出口比例也略有增加,而UL(包括旅游用品,手提包,鞋类和其他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比例下降。

香港的进口大都是转口贸易(估计超过60%),造成复杂的进口构成。纺织品、服装,电器、电信设备是进口的四大类商品。

台湾的贸易构成表明,台湾自然资源匮乏,于是它注重增加产品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9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制成品,并呈现向HC和TC型产品的转变,这种变化出现在1987年所储备的美元增值之后。该年,中间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量的32%。1992年上升为48%。初级产品的出口已微不足道。1981-1986年间消费品出口的比例为48%,到1992年下降至28%。相反,机械产品出口增加,1985年不足10%,1992年则达17%。这表明,台湾在储备美元升值,劳动成本增加,生产和市场全球化时期,其经济策略更注重海外投资。与出口相比,台湾的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主要的进口品种是农产品和原材料,1992年约占进口总量的70%,与1980年大致相同。80年代资本货物进口比较平稳,约占进口总量的17%。1987年以后制成品进口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消费品的比例扩大。由于储备的美元增值,削弱消费品的进口关税,放松非关税壁垒,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更富吸引力,1987年进口份额为9.9%,1992年猛增至13%。运输设备的进口量呈上扬趋势。1992年达到1980年以来5.5%的最高点。能源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极大地影响台湾进口成分。80年代初,能源和矿产的进口占台湾总进口的25%,1985年-1986年随着石油价格暴跌而降到10%。

1991年和1992年,韩国出口呈一位数的缓慢增长。80年代韩国出口结构的最大变化是UL型产品的出口下降,而HC,TC型产品的出口增加。纺织品、服装、鞋类和其他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减弱。然而,到1990年鞋类、服装、纺织纤维仍列为主要出口商品。汽车、水泥、铁、半导体、办公设备是出口增长的部门。产品生产部门转向出口具高附加值的时装及服饰。80年代韩国石油的进口减少,进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韩国实行贸易自由化,放宽对各类制成品进口的限制。半导体、化学品、量具、自控机械、办公设备是最主要的进口产品。作为对GATT乌拉圭回合的回报,韩国将放开农产品贸易,尽管仍继续限制进口大米。

新加坡实行经济开放,为了提高HC和TC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淘汰UL和NR部门,它开始进行生产革新,进出口结构亦随之而变。新加坡出口的整体结构表明,其进口是作为一种转口贸易。通过对新加坡国内贸易的调查不难发现,工业改革甚为成功。UL出口下降,1992年仅3%,办公用计算机的出口从1980年的25%上升为1992年的28%。电机随工业机械出口的增长而增长。新加坡的计算机磁盘是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电机和电器是大宗进口产品。机器,设备占进口总量的一半。原油一直是进口量最大的单项产品。

东盟五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80年代前五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商品价格低廉,因此采取新策略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制成品出口增长。1986年—1992年间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迅速增长。文莱情况例外,因为它的出口产品几乎全是石油和天然气。尽管油价低,但文莱的国内投资和积累超过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故前景依然光明。1980年马来西亚出口总额130亿美元,1992年超过400亿。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从1980年的23%上升到1992年的75%多。1980年—1985年原油居出口之首。1990年电子元件的出口值超出原油。1992年电子原件、电子仪表,机械的出口达163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纺织品、服装、木制品、橡胶制品(如医用外科手套)、金属制品、运输设备和食品。出口的NM型产品中,主要有液态天然气、原木、木材、棕榈油和鱼。锡、橡胶、可可的出口下降。马来西亚的进口集中在投资货物和中间品货物,1992年此二项占总进口的83%。投资货物的进口量通常小于中间货物,而1992年的情况则相反,这表明投资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FDI)的强劲增长势头。1990-1992年间,消费品(食品除外)占总进口的13%,说明马来西亚市场相对开放。马来西亚并不特别强调粮食“自给”,而更倾向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泰国是东盟出口业绩最佳的国家之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投资(包括FDI)激增,造成泰国往来帐户赤字,尽管其出口增长也很快。1986-1992年间出口翻三番多,而进口增长了四倍。泰国的出口构成迅速重构,由初级产品LNM和NR型,转向劳动密集制成品(UL和一些HC TC型)。至1992年,出口的主导产品是计算机配件、消费电子产品、旅游产品和玩具。

1980-1992年间,泰国的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80-1985年间进口的年增长率是7%,1986-1988年间是20%,1988-1992年间则达25%。80年代消费制成品的进口份额下降。1980年石油的进口份额为31%,1992年跌至8%,中间品货物产品和资本货物的进口占优势。进口的主导中间品货物有:可加工成罐头出口和转口贸易的鱼类,用于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纱线、纤维、琢磨珠宝的钻石,化学品,普通金属产品,纸浆和纸,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1980年基本制成品的进口份额是15%,1992年提高到22%。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份额从1980年的23%上升为1992年的43%。进口商品(除汽车、钢和某些化学品外)的关税率调整为六大种(范围0-30%),关税的合理化使进口更容易了。汽车、钢铁的关税分别于1990年、1991年下调。由于关税的削减,汽车零部件开始出口。电子产品,特别是家电(包括家用电子计算机)的出口也得益于关税的降低。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于预,实行贸易自由化,以开拓新的多元化的出口结构,印度尼西亚在这方面堪称典范。8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原油和天然气的收入。1981年—1983年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总量的80%多,而制成品不足5%。自1987年起国家放宽对贸易和国外投资的干预,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措施,逐步开放FDI部门的“不准进口”商品单限制,并针对货币贬值,采取与实际汇率相协调的政策以保护出口商品(石油、天然气除外)的竞争价格。生产者,制别是中小企业对此反响非凡。1987年—1992年间(非石油、非天然气)商品出口增长率达创纪录的18%,制成品出口增长率超过26%。除胶合板、纺织品和服装外,最新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鞋、鱼、虾、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电子消费品及许多其他制造业产品。UL和NR型产品是印度尼西亚出口的主要制造业产品,1990年两者的出口几乎占制造业总量的80%。

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资本货物和中间品货物。1992年消费品仅占总进口量的20%。1990年机械、运输设备和化学品、类似HC型的产品、TC或属于有形资本密集的产品,总计为制成品进口总量的90%多。同年,非制成品不到进口总量的12%。主要进口的商品包括通用工业设备、钢铁、运载工具及其他运输设备、石油和精炼油,发电机、化肥、纺织纤维、谷物(小麦和面粉)。

东盟四国中,菲律宾贸易增长最慢,但它的出口结构和成分变化最激烈。过去十年中,菲律宾的经济相当困难,但也完成了开放贸易和投资的改革。90年代以来,进、出口年增长率为13.1%和8.5%。出口成分的最大变化是初级产品份额下降,1980年为53%,1992年下降到不足16%。80年代椰子油、林产品、矿产、菠萝、马尼拉麻、烟叶的出口均呈负增长。而同期制成品的出口扩大,1992年电器设备和配件、服装占出口总量的一半。其他非传统性出口产品有家具、鲜鱼虾、水果、蔬菜和某些其他制造业产品(如鞋、手提包和旅游产品)。其进口成分也有变化,石油进口份额从1980年的31%下降为1992年的14%,而资本货物和中间品货物的进口份额增加。1980年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份额为24%,1991年上升到29%。纺织纤维的进口迅速增加。食品的进口份额也从6%上升为9%。此外,蔬菜、烟草、动植物油脂的进口也随着贸易自由化而增长。

太平洋地区的拉美国家

墨西哥执行长远的贸易自由化计划,80年代出口结构历经重大组合。1980年石油占出口总量的近60%,1990年降为18%。农产品和矿产两项的出口份额从1980年11.3%下降为1992年5.4%,而制成品的份额却由30%(1984年)上升到超过75%(1992年)。主要出口的制成品包括客车、发动机及零件、电器和化学品。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是银、玻璃、食品和饮料、水泥,而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不景气。1986年—1992年间,中间品货物,资本货物的进口迅速增加。关税改革和经济复苏导致消费品进口的增长,其进口份额从1986年5%上升为1992年的12.5%。这些商品的进口有助于减轻墨西哥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助于稳定经济。

智利实施稳定宏观经济,贸易自由化和放宽投资干预的计划,实行11%统一关税,取消了进出口的非关税限制。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其平均关税超过100%,并有数量方面的限制。贸易自由化结果之一是贸易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大幅度增加。出口产品依然主要是初级产品,出口最多的品种除铜外,还有鱼、木材、酒、新鲜水果、果汁。出口制成品主要是新闻纸、鞋类、服装。NM和NR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有迹象表明,制成品正在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工业品占进口总量的85%多,而农产品和矿产进口甚少。

产品内部贸易

产品内部贸易是促进EC一体化的因素之一,最突出的特点是在EC最初6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大量的产业内部贸易使得经济一体化变得简单了,也减少了调整与扩大国内生产相关的贸易部门的所需费用,因为产业内部贸易允许差别产品(如各种汽车)进行水平贸易。

在同一地区内,产业内部贸易增长超过制成品总贸易的增长。产业内部贸易受到人均收入FDI输入和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地理位置相邻和市场大小也是发展产业内部贸易的积极因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制成品的产业内部贸易在大多数APEC国家增长。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的产业内部贸易比重最大,而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增长速度最快。除了差别产品的水平产业内部贸易外,大量的产业内部贸易是产业内劳动纵向划分的结果。

美国、日本设在各地区的跨国公司(MNC(,s))的生产投资、销售和市场网络促进了产业内部贸易。有时,这种贸易在MNC(,s)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美国、日本的贸易绝大部分是由MNC(,s)进行的。公司内部贸易大都是MNC(,s)母公司的进出口贸易。

随着成员国FDI扩大和MNC(,s)经济活动增长,如果开放的、对外导向的政策能够就位,那么产业内贸易则有望增加。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选择权,特惠贸易协定加强了货物原产地规划和满足国内的技术条件。很遗憾,这些限制与最惠国原则相矛盾,也无视产品日趋全球化的现状。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和高水准的国内技术条件可能不利于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有碍投资。原产地规则,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大西洋自由贸易区(AFTA)条款及其他区域性计划如何影响产业内部贸易,尚待探讨。人们关注的是,这些限制是否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目的。

非要素服务贸易

总体而言,APEC贸易中非要素服务(NFS)贸易增长。美国、加拿大、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NFS贸易明显发展。NFS包括货运、客运和其他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也包括政府代理处和通勤员工以及他们的境外人员与报告国常驻人员和外国政府代理处的无官职人员之间的往来帐户。划归为NFS类的其他未记作投资收入、利息、股息、财产和劳务收入的往来帐户也列入NFS类贸易,租费、许可证贸易使用费和其他非公开服务也属于NFS。

如果考虑到NFS贸易平衡,就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商品贸易保持顺差的日本、台湾、印度尼西亚,NFS贸易呈逆差。近些年来,美国NFS出口增长很快,NFS贸易盈余可以抵销部分商品贸易逆差和缩小往来帐户赤字。1991年美国旅游客运服务盈余168亿美元。1992年盈余162亿美元。1991年APEC国家之间相互往来的旅游者达9800万人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发展尤为迅速,这有助于抵销部分服务贸易赤字和减轻往来帐户的压力,太平洋区域商业和旅游培训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政府、企业、学术界之间的密切合作。精简签证条件,提供旅游信息,改进基础设施则是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

未来前景

1993年在美、日、EC世界三大经济力量推动下,亚太区域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收入增长。长期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明年可望复苏。随着日本在海外不断地安置生产设备,很有可能又一次出现日元升值期。中国、NIF(,s)、东盟四国将继续得到日本大量FDI,尽管与越南、南亚以及拉美、墨西哥的竞争可能升级,整个地区都希望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这将带动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更快发展。美国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出口,由此将继续寻求进入太平洋周边国家的重要市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商业销售和利润正在上升,有可能促使它扩大投资,积极影响其区域贸易政策,包括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以及如何处置新近成为出口国的印度尼西亚那样一些国家进口产品的问题。

译自(美)《商业经济学》1994年4月号

标签:;  ;  ;  ;  ;  ;  ;  ;  ;  ;  

太平洋货物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变化:市场驱动的经济一体化_关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