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材料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对工程成本、质量、进度都有着重大影响,所以要科学选择材料,并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但在实际施工期间,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对其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选择;质量控制
引 言
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关乎成本,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际选择材料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施工现场管理不当,都可能会耽误施工。所以,必须科学选择材料,并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1 土木工程材料选择存在的问题
1.1 选择方法不规范
材料选择需综合材料性能、质量、来源、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考虑,但由于选择方法不规范、流程存在明显漏洞,常会出现习惯性和经验性选择,缺乏科学可行性。很多项目都设置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可是缺少监督人员,易导致购置混乱,材料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如果购置人员素质低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在材料质量上动手脚,以次充好,比如水泥强度不合格、钢筋尺寸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影响工程质量。
1.2 管理制度未落实
材料管理和员工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然而,实际工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往往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规章条例却未能落实,难以起到实际效用。比如,有些单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施工技术和工艺上,片面地认为只要施工水平提高即可,无需在材料管理上关注过多,结果很容易因为制度不健全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企业信誉。
1.3 管理人员不专业
以水泥为例,进场时需进行质量验收,查看包装是否破损,如有破损,清点破损数量是否超标。检查出厂编号和发货单据是否一致,用手触摸水泥袋观察是否有结块。水泥必须入库存放,库房周围设置排水沟,地面墙壁都要做防潮处理,存储期间保持库房清洁。如果是露天堆放,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方,而且上下要有足够的遮垫。有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材料管理人员就由内部人士担任,整体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实践经验也不足,虽然经过短期培训掌握了一些技巧,但距专业管理人员仍有明显差距。比如,材料随意堆放,没有明确分类,导致使用时非常混乱;水泥存储为做好防潮、防雨处理,导致水泥质量降低。
1.4 管理方式无创新
很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依旧沿用陈旧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包括程序繁琐导致办事效率较低、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等。比如,因为管理不当导致库房积压,使得资金流动减慢,极易耽误正常施工。
2 材料选择以及质量控制的策略
2.1 做好统一规划
规范材料选择方法和过程,提前科学安排,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列出材料清单后,派有经验的专业材料采购员前去采购。这就要求前期做足调研工作,选择最佳购置方案,购买时为保证质量合格,要求厂家出示质量许可证,进入施工场地时则需要进行复检。采购过程中务必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材料更新、价格上涨,要考虑是否变动,所以需要关注了解市场动态,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汇总报告分析,确保跟上潮流。一个完整的采购计划方案,应把材料性能、厂家信息、合格验证等细节都纳入其中,根据工程需求对材料规格、使用量做统一规划,减少材料浪费。对生产厂家进行全面了解,看其资质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综合实力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人员各方面进行具体规定,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中的混乱。随着技术工艺更新、材料设备更新,管理制度也需要有所更新,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其实际效用,规范材料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另外,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为防止徇私舞弊等现象,还需加强监督,监督制度落实,监督人员行为。很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有效监督就能避免,所以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相关部门,都要强化监管意识,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进而建立监管机制。监管机制具有约束员工行为、规范员工操作、约束管理人员等功能。
2.3 创新管理方法
陈旧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需及时创新管理方法,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将信息技术引进管理,朝着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相比传统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众多,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商量对策,将损失降至最低。其实,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早就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材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研究,以及系统安全保护,鼓励员工多提建议,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所有材料的信息都要存入管理系统,借出和归还都要做好详细记录。
2.4 培养优秀人才
对于土木工程知识基础较差的员工,企业要进行定期调查,然后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在道德素质方面,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为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设立人才选拔制度,让员工通过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工薪,这样能够侧面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以合作竞争的方式推动企业进步。
3 实际案例分析
某综合楼共 34 层,地下 2 层,地上 32 层,高 100m,占地总面积6000m2,具有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多个功能。施工单位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在准备阶段,制定了较为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不仅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而且实行责任制,专门安排了材料监督人员。根据施工要求和现场环境,选择适宜的材料种类,确保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强度相匹配。确定生产厂家后,监督人员和采购人员一同前往,提前签订合同,材料出厂时走规范的程序,质检员负责材料质量检查。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后,取样抽检,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采购合同、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样品及检验报告。试验结果合格方能用于施工,拒绝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并将其运离现场。材料的现场管理亦是重点,该项目有专业部门负责材料管理,存储、堆放均按照规定执行。以钢筋为例,运至现场后抽检复验,检查钢筋炉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每捆钢筋上都有贴牌,实际数量和资料上的数量一致。抽样做力学性能检验,合理控制钢筋的弯钩、弯折、箍筋等加工过程,本工程一级钢筋末端弯钩设计为 135°,需保证二级、三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大于钢筋直径的 4 倍。箍筋末端也要做弯钩,弯弧内直径和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后,该工程进展顺利,现场施工安全性大大提升,最终提前两周完成,建筑质量也顺利通过检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材料选择及其质量控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很关键的两个因素,与项目质量、经济效益等都密切相关,应当引起重视。今后,要加强统一规划,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均符合要求。同时还要注意人员管理,从购置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从而使工程质量更有保证。
参考文献
[1]石金昊.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6,20(11):114.
[2]郝耀邦.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5,24(9):109.
[3]郭荣华.试论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6,24(8):167.
[4]何 伟.基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5,16(13):95
论文作者:李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员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