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三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课外阅读论文,三境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外阅读“三境界”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必然路径。不少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引发出一个共同的疑问:“我孩子(学生)非常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为什么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不见长进呢?”
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当下课外阅读的强制性、读物选择的随意性、指导过程的荒芜性、检查与评价的机械性等方面严重影响着课外阅读效果。
章熊先生认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要不断扩大运动量(这里可以理解为阅读量)来提升发展量(这里可以理解为语文素养),“运动量大大超过发展量”这是规律。同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盲目地多练(多读)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自然地向高一级领域发展。机械地周而复始,总在同一平面做惯性运动,这就是旧语文教学的最大弱点。”①
二、课外阅读“三境界”梯级指导的效果
如何突围?笔者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对一个班级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课外阅读全程跟踪,分层指导,实施课外阅读“三境界”梯级指导,即“三生(生态式阅读、生活式阅读、生命式阅读)”模式试验,初见成效。
先看看试验的效果。三年来,本班56名学生,获得市级读书征文或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126人次、省级79人次、国家级37人次。其中在《少年作家》《初中生天地》《三峡晚报》公开发表文章21篇。中考高分率46%、合格率53%。
如果说这些冰冷的数据不足以证明效果,我采用原生态的描述方式(我的课外阅读指导日记),把学生三年前、后的状态进行简要比较。
三年前:他们来到我的办公室,我问起小学读过哪些书?一切正如我所预料,看漫画,玩电脑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真有学生读过一些课外书,也不过是《儿童文学》《特别关注》一类。
三年后:“老师,看渡边淳一的《异恋》吧,这是我读过渡边所有书里最令我震撼的!”“刚买的周国平的《街头自语》,老师您今天晚上就要看,看完了我们共鸣!”“老师,《东京梦华录》有货了没?到了,记得帮我买一本!”虽然离中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虽然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把读课外书的时间拿出来复习功课,可是,孩子们依然悄悄地一本接一本地将书塞进我的手里,要我读,要我与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三、课外阅读三境界
本文提出的“生态式阅读、生活式阅读、生命式阅读”并非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即:课外阅读三境界不是阅读主题,而是一种梯级阅读方式。七年级强调“生态式阅读”,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八年级在“爱读”的基础上凸显“读会”,强调“生活式阅读”(在大量个案的感性阅读中),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初步形成对“形式”的把握;九年级在“读会”的基础上,强调“生命式阅读”,凸显“会读”,培养学生正确而有个性思辨的阅读方法。
第一境界:生态式阅读,关键词为“愉快”
传统的课外阅读指导通常呈现两种极端,或放任自流,或请君入瓮。特别是在“娱乐至死”的电子媒介时代,生态式阅读迫在眉睫。周国平在《愉快是基本标准》中指出:“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②
“生态式阅读”强调三个内涵,一是纸质阅读,二是经典阅读,三是兴趣阅读。“生态式阅读”的核心为“在阅读中愉快,在愉快中阅读”。要让一块地不长荒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
1.播撒本土良种。我将七年级的阅读指导目标定位在对名家名篇的了解。每天安排20分钟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给学生介绍一位知名作家,然后朗读一篇或是几篇代表作品。记得我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同学们听得哈哈大笑;读汪曾祺的《躲警报》,同学们脸上流露出的是佩服;读朱自清的《绿》,接着好几天语文课一结束,同学们就高声齐诵“那醉人的绿啊!”。
2.引进国外良种。不仅读中国作家的书,也读外国名家的作品。有一段时间,应同学们的要求连续一个星期都读欧·亨利的小说,每次读到结尾,同学们先一愣,接着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就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想不到也是意料之中啊!”
3.不同土壤播撒不同的良种。杨逸凡语言幽默,但表达能力欠缺,我给他推荐林语堂、周作人的书,我知道他肯定不会拒绝;蔡颖心思细腻,情感丰富,我推荐她多读读宋词;黄妍云思维缜密,不爱读书,但我知道日本推理小说绝对能吸引住她……这种因人而异的阅读推荐,十分符合学生各自的喜好。于是,痴迷阅读,蔚然成风。
第二境界:生活式阅读,关键词为“感动”
传统的课外阅读刻意追求“高效”,忽视学生真实的“心路历程”,导致虚假阅读。英国著名的生物人类学家莫利斯博士强调:“两栋建筑之间的直行道可能是效率最高(且最廉价)的通道,但从满足人的需要来看,却未必是最佳的通道。人这种动物需要生活的空间领地,领地要有自己的特征,令人惊喜的、奇异的视觉刺激以及路标和建筑的个性。没有特色的领地毫无意义。”③同时他还发出反问:“为何在蜿蜒幽深的乡村便道上徜徉会其乐无穷呢?为何孩子们不喜欢在整齐干净、无毒无菌、几何图形的操场上玩耍,宁愿到垃圾堆或废墟上玩耍呢?其道理就在这里。”④
基于此,我在八年级强调“生活式阅读”。该模式强调三点内涵,一是阅读内容尽量逼近学生生活真实状态,读什么由学生决定。二是阅读方式采用“个体阅读+群体交流”方式,把“阅读+思考”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三是针对初中生容易“感动”的心理特征,用“感动”勾连书里书外。“生活式阅读”的核心为“在阅读中感动,在感动中阅读”。
1.专题“月”读。每个月学生通过集体投票,推荐一位作家,全班同学围绕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展开阅读,一个月结束后开展阅读交流总结。学生确定9月读鲁迅,10月读余秋雨,11月读韩寒,但12月出现了一点小插曲。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前三个月都是国内作家,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在国外作家中选择。正巧这一年村上春树的《1Q84》大热,在部分已经阅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同学们的积极推荐下,12月确定为读村上春树。
2.深度交流。读得越多,问题越多。我让大家边读边把自己的问题旁批在书上,等到月底交流课上一起解决。交流课由一位同学使用PPT主讲,系统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过程,还有代表作。余下30分钟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3.百家讲坛。随着阅读的深入,余秋雨、韩寒、村上春树的作品阅读交流课,逐渐成了部分学生个人展示的“百家讲坛”。他们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原原本本地袒露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也因其契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和共鸣。
第三境界:生命式阅读,关键词为“觉醒”
哲人总是先知先觉。周国平在《纪念所掩盖的》一书中喟叹着自己的忧思,“在后现代的热闹中,价值重估变成了价值虚无,解释的多元性变成了解释的任意性,酒神变成了佯醉装疯。”⑤
随着时代的影响,随着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周国平的忧虑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露出冰山一角。怎么办?周国平在《经典与我们》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个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在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⑥
于是,九年级采用生命式阅读。其内涵强调三点:一是学会拒绝和排除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作品,二是触及灵魂的思考与阅读,三是通过阅读反观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式阅读”的核心为“在阅读中觉醒,在觉醒中阅读”。
1.个性阅读。九年级开始了,因人而异的个性阅读也越来越突出。朱佳逸爱阅读现实主义的作品,从余华的《活着》到路遥的《平凡世界》。张歆钰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浪漫主义的小说是她的最爱。李娱思想大胆,爱批判,自从介绍她读龙应台的书后,她竟然搜罗了龙应台的所有作品。佘怡萍情感细腻,悄悄地读完了王晓娴、李碧华的书。
2.学者型阅读。汪陈晨涉猎最广,她常常揪住一个作家或是一种风格一路读下去,记得全班读完村上春树的《1Q84》后,她在此书的序言中看到村上春树提到写此书是向奥威尔的《1984》致敬的话语后,立即借来《1984》。读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很欣赏茨威格,又听说茨威格的人物传记相当不错,又马不停蹄读起《断头皇后》。
3.“圈子型”阅读。因为共同的阅读,我们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交流圈子。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交流。在阅读圈子里,大家看的书多了,话题也多,他们谈阅读感受,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甚至对作家的风格“评头论足”起来。常常从一个话题牵扯到新的话题,而恰恰正是在这看似“东拉西扯”的交流中,个体的阅读体验逐渐成了大家共同的阅读收获,与此同时,交流提高了阅读兴趣,阅读又不断提升着大家的阅读思考能力。
三年的摸索实践,基本解决了本文开篇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态度、阅读方式、读写结合三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阅读态度由“静态阅读”转变为“动态阅读”。阅读不再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强制性任务,而是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生命内涵的自觉需要。
第二,阅读思维方式由“归纳推理”转换为“演绎推理”。能够自觉进行“体式阅读”,即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思维方式。如阅读小说采用“小说三要素”的体式阅读。
第三,读写结合由“读写分离”转换为“读写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再仅仅是好词好句的机械积累,而是自觉地内化、仿写,以读促写、读写互动、人(作者)文(作品)和谐。
①章熊等著《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第22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②⑤⑥《周国平作品精选》第196-197、219、301-302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③④[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何道宽译《人类动物园》第23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