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贵州城市公司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抹灰作为主体结构的外层面,不仅具有维护建筑主体结构的作用,还具有增加建筑物装饰美感的作用。抹灰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而言十分重要,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由于地域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强烈等特殊施工环境影响,抹灰工程质量较难控制,故对高原地区抹灰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防治措施,以改善抹灰工程质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成本。
关键词:工程抹灰;高原地区;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前言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抹灰工程具有湿作业、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加之其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故抹灰工程在工程使用或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对较多。威宁自治县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阳光新城),但大部分为涂料饰面,外墙装饰为真石漆、涂料及部分铝塑板。
2、抹灰面裂缝,空鼓、脱落
2.1出现的问题
抹灰工程完成或饰面面层施工完毕后一段时间,墙面出现裂缝,大部分表现在构造柱两侧,墙体与框架柱的连接处及门窗洞口两侧,墙体与梁底、板底连接处等。抹灰面用金属物品敲击有空鼓声,甚至出现大面积脱落。
2.2成因分析
(1)抹灰砂浆强度、配合比、和易性、原材料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2)抹灰面基层处理不到位,墙面浮灰未铲除,抹灰时基层墙体未充分湿润或天气干燥导致基层墙体浇水后干燥较快,影响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3)墙上洞口封堵处理不符合相关要求,导致抹灰面出现局部裂缝;(4)抹灰基层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建筑材料时,由于材料收缩应力不同,施工时未采取相应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到位,导致抹灰面层出现线状的裂缝;(5)抹灰分层或分层厚度不合理,一次抹灰厚度过厚,抹灰分层间隔时间不合理;(6)抹灰面养护不合理或抹灰面受冻;(7)砌体结构施工时,未按规范要求等待下部砌体结构沉降稳定后用页岩砖斜砌填实,而是一次砌筑到梁底或板底,砌体结构在抹灰后沉降,导致梁底、板底部位出现裂缝;(8)抹灰砂浆硬化期间环境温差大,导致砂浆在硬化期间承受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抹灰面出现裂缝1.3防治措施;(9)机制山砂含泥量大,夹杂,抹灰容易开裂抹灰砂浆配合比、稠度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技术标准,特别是施工时要依据环境温度、湿度调整砂浆稠度。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须符合规范要求,尽量选用中砂,采用混合砂浆时,应对石灰的熟化时间予以高度重视,抹灰用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得少于15d;罩面用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d。另外,分层施工时,需严格注意底层砂浆和面层砂浆的使用部位,严禁将底层砂浆与面层砂浆混用。因高原地区环境较干燥,抹灰砂浆拌制时应适当增加用水量,确保砂浆和易性;砂浆应即用即拌,砂浆从拌制到使用的时间不应超出2h。
抹灰施工时,需提前对抹灰基层进行处理,先清理浮灰,灰缝砂浆浮渣,未拆除干净的模板,油污等,清除墙面上的混凝土、水泥浆等。然后浇水湿润,湿润程度以砖墙渗入基层8~10mm为宜,严禁即抹即浇和浇水过度。加气混凝土砌块虽表面粗糙,但其渗水速度却慢于普通砖墙,故应提前浇水,且增加浇水次数。对于混凝土基层及砖墙处的过梁、圈梁、构造柱等混凝土部位,应提前用素水泥浆进行刮糙甩毛处理,素水泥浆应掺入适量建筑胶,以增加粘结力。高原地区抹灰施工,因环境较干燥,墙体水分散发较快,除按常规浇水湿润外,还应在抹灰施工前1~3h对墙体进行浇水。若两层抹灰间隔时间过长,表层抹灰施工前应对底层浇水湿润,同时清理底层的浮灰。
抹灰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抹灰厚度,一般而言,水泥砂浆抹灰分两层施工,第一层厚度不应超过5~7mm,第一层可比第二层略厚,但抹灰总厚度不宜超过20mm。底层抹灰应用木抹将表面搓毛,以便与面层结合。抹面层灰时,底层灰应达到初凝状态,温度为20℃左右时,以大约间隔1h为宜。石灰混合砂浆抹灰厚度可适当加厚,但面层抹灰时,底层灰应达到七八成干;若结构施工基层高差较大,应在正式抹灰施工前,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整体检查,对高差较大位置中的较低处进行找平处理,确保正式抹灰时该找平部分已具备一定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找平厚度大于35mm时,应在找平层中加入骨料或防裂网,以防止出现裂缝等问题,亦可适当加大砂的粒径,但要注意砂浆的和易性问题。另外应注意抹灰砂浆强度问题,一般来讲,面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高于底层砂浆强度等级,底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高于基层墙体。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因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相对较低,故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时,砂浆强度不应过高。
因抹灰砂浆的胶凝材料水泥属于水硬性材料,在其硬化期间,表面必须湿润,且养护时间一般不应少于7d,特别是温度较高时,应设置专人对已完成抹灰的面层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抹灰面处于湿润。但应注意,抹灰完成后浇水养护要适时,不可过早或过迟,高原地区施工时,一般养护间隔时间应不超过24h。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环境温度,若环境温度较低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如室内封闭门窗,加热取暖等。对于外墙,如没有可靠的经济合理的保温措施,应避免抹灰施工。
砌体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不得将位于梁底、板底的墙体一次砌筑到顶,应在梁底、板底处预留出不小于200mm的高度,应等墙体沉降14d后,方可用页岩砖或灰砂砖立斜砌,以确保墙体与梁底、板底不出现较大沉降裂缝。若墙体一面与梁侧面顺直,应在墙体与梁侧面铺设防裂钢丝网,钢丝网铺设宽度宜将立斜砌部分全部覆盖,且每边应超出100mm。
高原地区抹灰施工应安排在上午进行,以便砂浆在晚上温度较低时,达到一定强度,可抵抗部分温度差带来的应力。
3、抹灰面平整度差,洞口侧面及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
3.1出现问题
抹灰面凹凸不平,门窗洞口侧面不顺直、不方正,墙面阴阳角处不顺直,即便通过饰面层的找平修补,依然严重影响观感质量。
3.2成因分析
(1)抹灰施工时,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2)施工工艺不正确或不符合要求;(3)基层浇水不到位,砂浆和易性差。
3.3防治措施
抹灰施工前,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订应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如应考虑工程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当调整砂浆的稠度及墙面浇水的湿润程度等。应由有实际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交底,特别是班组长,更应认真了解施工质量要求,作业顺序等。对施工作业班组应进行认真考察,坚持样板制度,对技术不达标的人员及班组应及时更换,同时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施工完毕的抹灰面及时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需予以返工处理。
如果基层浇水不充分,会导致抹灰施工时因基层含水率低,快速吸收砂浆水分,引起砂浆抹上墙后很快失去可塑性,难以搓平,导致基层凹凸不平,若未及时处理,则直接影响面层抹灰的平整度。故应将抹灰基层浇水作为重要工作加以管理,应避免使用有压水。
砂浆和易性差也是导致抹灰面层不平整的原因,抹灰施工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特别是高原地区,劳动强度相对低,海拔地区成倍增加,若砂浆和易性差,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必然加大,则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砂浆和易性应从砂浆的搅拌时间、单位用水量、使用时间等方面严格控制。
4、结束语
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很重要的部分,不仅可以为主体结构提供防护,提高结构使用耐久年限,还可提升建筑美感。高原地区因为较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对抹灰施工的影响相对较大,主要应注意温差、湿度等因素对抹灰工程质量的影响。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的参建方不仅要群策群力,还应群防群治,努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亚丽.谈高层建筑内墙抹灰工程施工要点[J].山西建筑,2017,43(28):95-96.
[2]杨冬雨.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成因及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0.
[3]抹灰工程常见问题出现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招标,2017(03):33-36.
论文作者:曾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砂浆论文; 面层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论文; 工程论文; 和易论文; 高原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