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马淑青,孙大林

威海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35例健康体检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8水平。统计两组样本以及病例组不同病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介素-18水平检验结果间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上升,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逐渐增高。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可以协助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提高诊断与评估准确率,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8;急性脑梗死

前言: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由局部脑组织缺血所导致,病死率高,其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是炎性反应[1]。C反应蛋白与血清细胞介素-18,是炎性反应的两种标志,将其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帮助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2]。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另外35例健康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探讨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组,其一般资料如下:性别: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71.94±14.75)岁。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分轻度10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

同时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一般资料如下:性别: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72.58±15.06)岁。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肝肾功能正常。(3)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4)检验前未服用任何相关治疗药物。

排除标准:(1)无内分泌疾病(2)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3)检验前服用过相关治疗药物者排除。(4)存在其他系统重大疾病,或依从性差者排除。

1.3 检验方法

(1)空腹采集静脉血。(2)离心分离血清,3000r/min。(3)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4)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5)记录检验结果。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标本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检验结果间的差异。

统计病例组不同病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检验结果间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8.0处理数据,计数采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p<0.05时,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标本C反应蛋白(mg/L)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n g/L)水平如表1:

表1?两组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检验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两组比较,病例组患者中,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相比,在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健康人群两项指标更低。

病例组轻、中、重比较,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升高。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脱落而使的脑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后坏死。其病理过程是炎性反应的过程,炎症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如不及时控制,容易加重脑组织损伤,严重甚至容易导致患者死亡[3]。及时控制炎症,并对疾病加以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C反应蛋白是急性炎性反应的时相蛋白,随着机体炎性反应的加重,C反应蛋白会逐渐增高,将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血清白细胞介素-18,本质上属于白细胞介素因子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参与机体内的各种炎性反应[4]。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炎性反应逐渐加重,受其影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不断上升。将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通常在3d时达到最高,此时,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数值同样达到最高[5]。对症治疗可使两项血清水平数值得以降低,使疾病得到控制。因此,因此可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主要依据。

本文研究发现,较健康人群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8指标数值更高(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上升,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数值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将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检验结果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与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提高诊断与评估准确率,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的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李建辉.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153-154.

[2]纪小霞,陈愉,吴阿阳,刘淑亮.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检验对急性脑梗死的意义研究[J].中外医疗,2016,07:10-12.

[3]齐红双,薛士鹏,段冰杰,卢瞧,胡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6,09:2227-2228.

[4]陈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01:42-43.

[5]李凤莲,杜丽新,李书清,刘兰凤.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957-958.

论文作者:马淑青,孙大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论文_马淑青,孙大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