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前进,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加持下得到高效发展,对建筑工程基础部分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巨大作用。近些年,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主体主要材料,混凝土技术需要跟随科技发展进行创新,且绿色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从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出发,分析混凝土创新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创新节能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建筑工程;创新与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领域也在稳步发展过程中,在建筑工程土建部分混凝土技术是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可以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混凝土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工程项目带来严重后果。混凝土技术中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水化热强度、水泥原材料、骨料种类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对混凝土构件意义重大,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重视对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这对现代化建设领域十分重要。
1.混凝土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满足城市人口的生活、生产需求,建筑物高度、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传统建筑行业所使用的混凝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混凝土技术开始不断进化,科研人员研制出的C100和C120两种混凝土,从强度、施工效率、作业难度等方面能够满足高层、大规模建筑建设的需求,成就了现代化高精尖城市建设的实现。随着绿色环保生产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和市场对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新时代的环保标准,环保型、废弃物二次利用型混凝土及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正在改善建筑施工耗能高、污染大的现状,正式推动建筑行业成为环境友好型行业,为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
2.1 固体废弃物二次应用
我国工业生产方式还处于相对粗放的时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化调整,因此生产、制造行业企业中,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残渣即固体废弃物,传统处理方式主要为集中填埋,这种方式并没有彻底解决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威胁,反而成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的重要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紧缺,能够作为工业垃圾填埋地的土地越来越少,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是对土地资源浪费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我国工业、环保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作为混凝土的骨料、参与烧制砌块成为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将固体废弃物加入混凝土,不仅不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还能相应减少混凝土重量、提高混凝土抗压能力,成为实现建筑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清水混凝土
采用清水混合、配制混凝土是绿色环保的创新型建筑混凝土技术之一,清水混凝土构筑物具有较高的质量、抗压能力和表面平整度,且清水配制的混凝土在耐久性、抗碳化性能、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较传统混凝土构筑物更优秀。清水混凝土主要分为三类:普通型、饰面型、装饰型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顶板四周不挂浆、结构接槎不外露、剪力墙根部磨平等技术要点;在造价上,因其省去了外墙装饰的涂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普通型清水混凝土低于饰面型和装饰型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整体造价又低于传统混凝土;因去除外墙装饰环节为工程加快了施工整体进度,为工程节省大量的预算成本。
2.3混凝土再生技术
混凝土再生技术是创新型混凝土技术之一,是绿色环保理念与建筑工程相融合的产物,采用被废弃的、价值不高的混凝土进行清洗、破碎、重组,根据当前工程施工所需重新配制形成新的混凝土,因此被称为混凝土再生技术,是非常实用的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混凝土再生技术中,通过设备的辅助,对废弃的、价值不高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加工时,可以通过添加剂的调配,增强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承重能力,降低混凝土重量,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方式,为后续建筑行业其他部分的新技术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借鉴。
2.4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主要采用科学技术筛选了质量较轻的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制,减轻混凝土质量和收缩功能,却没有减轻混凝土构筑物的承重能力、抗渗透能力,因此,轻骨料混凝土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建筑地上部分重量降低对地基承重需求的混凝土技术,符合现代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3.创新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创新型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注意根据工程项目高度、规模、地质条件、特殊需求进行创新型技术筛选,并根据工程需求和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水、骨料、添加剂的混合,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立方体抗压标准值在100MPa以上的混凝土,且对混凝土黏度有较大要求需求,根据此类工程需求通常选择混凝土C100,并且在配制过程中加入较多量的水,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提高黏度;在高耐久需求的建筑工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是要注意对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构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避免出现坍落的情况;在多层建筑和外形不规则建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黏度进行优化和检测,通过对水分、骨料粗细上的控制,使配制出的混凝土符合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城市人口持续提升,城市建筑物的高度、规模仍处于增加态势,作为工程建筑重要基础部分,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主体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建筑工程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下,混凝土配置、施工作业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和对建筑残渣的处理都需要不断创新来实现,在同时满足工程建设和绿色技能环保双方面需求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庞为喜.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33.
[2]钟罡.刍议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1):20-21.
[3]姜力.浅谈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66-167.
论文作者:王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骨料论文; 废弃物论文; 需求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