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3)05-0015-05
教育社会化是指教育在社会广泛普及,教育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建设、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以及主客体诸要素能够相互融合、协调一致。教育社会化的主要特征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时间的延续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以及教育制度的大众化,教育内容的个性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生活化等。教育社会化完全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局限性、短暂性以及精英化,从而与现实社会相适应,与人的需求相适应,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地目前大多属于贫困地区,要推进教育社会化存在较大困难。如何构建符合少数民族农村实际的学习型组织,保障和满足当地农民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帮助少数民族人口劳动致富,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关系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程。这是一个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 广西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的实践探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边疆,有壮、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人口4700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9%。广西虽然拥有矿产、海洋以及亚热带资源优势,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偏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全自治区有贫困县50个,占总面积的56%和总人口的34%,大部分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在经济建设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制约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近年来自治区在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教育体系的社会化——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
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必须以普及学习化社会为基础。只有一个个学习化社区的形成,并不断拓展,才能构成学习化社会。广西在推进教育社会化进程中,注意加大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普九”步伐,重点解决该地区弱势人群的教育问题。第一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重点解决各民族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从方便入学的需要出发,在这些地区普遍设置中小学校点,组织教师送教上门,有的教学点甚至只有几个学生,1995年全区教学点多达56000个。民族地区实现了行政村和比较大的村屯有完全小学,边远村屯有教学点,每县至少有1所高完中,基本满足了各民族青少年就近入学的需要。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重点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各级政府根据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加大了教育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建设寄宿制中小学校,撤并了一批教学点,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少年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就读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全区教学点已减少到21000个,50个民族贫困县中,寄宿制初中占总校数的92.1%,初中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86.5%;寄宿制小学占总校数的30%,小学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17.3%)。与此同时,在人群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屯设置中小学校点;举办独立建制的民族中小学校;在中小城市专门设置一批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民族高等院校。自治区人民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扶持少数民族学生上学,在大中专院校实行降分录取,举办民族预科班等优惠举措,明确规定民族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占90%以上,其他普通院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必须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区人口的比例相适应,从而构建了一个从教学点、寄宿制学校、民族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到民族预科、大中专院校为主体结构、覆盖各民族人口聚居区的民族教育体系。
2 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并进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够随时接受教育,从中学会生存、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构成学习化社会。广西各级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两基”工作热潮,让少数民族人口真正享受到基本教育权利。各级政府不仅重视发展儿童教育,同时也注意发展成人教育,做到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并进,使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公益性。各自然村分别成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扫盲夜校、文化站等,普通教育学校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行资源共享,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既是儿童教育的场所,又是成人教育的基地,农民在这里可以学到最新科学技术和致富本领。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自治区100%的乡(镇)、村都设置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均培训农民550万人次,参加证书班学习近60万人次。文化技术学校的设置,惠及每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有效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化氛围,提高了民族人口素质。
3 教育服务的社会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富民兴桂新跨越服务
教育不仅有狭义的育人功能,同时还有广义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社会化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就越迫切。教育既服从、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同时又反过来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只有通过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才能凸显自身的功能。近年来,广西在推进教育社会化方面,加强了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致富服务的力度:
一是加快“两基”工作进程,经过10年努力,广西“普九”覆盖率已达全部县区的80%和人口的85%,并于1998年通过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级验收。此举为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智力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作为一个不发达省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两基”工作重要成果,实属不易。
二是组织实施民族地区教育综合改革,启动“金色兴农工程”,实行三教渗透、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龙头示范作用,重点建设好一批县职业中学、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科技示范村,培养科技示范能手,带动农户科技致富。各地充分发挥职业学校集科技、信息、人才和设备的优势,面向“三农”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实用技术,使职业学校成为农业革命的孵床。在推进农村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实现了办学观念的转变,即从以完成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全面提高民族人口素质为主;从以教育部门管理为主转向教育、农业、科技部门齐抓共管为主;从以单一教学功能为主转向既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又主动承担农业科研、中介、技术咨询服务任务。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地方支柱性产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指导开展科技创业活动。例如来宾县职业中学根据全县以甘蔗种植为主要产业的实际,主动承担优质高产甘蔗育苗任务,加速提升全县良种甘蔗的种植规模,降低糖厂成本,3年内使全县甘蔗糖业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同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其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当地在资源开发中有什么特殊需要,有哪些支柱性产业,就重点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由于学校的推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学文化学技术的需求旺盛。由一所学校、一种专业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情况,在广西许多地方均可见到,教育服务于“三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三是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传统模式,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走教学与社会、生产、民众相结合的路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学科渗透、外加式实验、结合式教学、分流式培养、一校多制等教育教学模式。对普通中学毕业生实行初中后、高中后继续教育,用半年至1年时间强化农业科学以及实用技术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具有农业技术员资格的“绿色证书”。各地以学校为幅射支点,一所中学联系一个乡、一所小学联系一个村,校校有科技扶持户,通过学生与农户、家庭的连接,建立起农村科学技术横向幅射网络。各县依托职业中学成立县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对各种高新农业科学技术,先在中心进行试验,成功后即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农民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基地接受中小学生的实习,学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科学种养实验,让学生回去再教他们的父母长辈,一些学校实行开放办学,让农民进校接受培训。这样,广西农村基本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户为纵向,以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广大农户为横向的技术传输和幅射网络。
4 教学内容的社会化——课程设置突出地方特色
教育能否被民众所认同,为社会所接受,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是否被民众所认同,为社会所接受。换言之,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大众化、本土化、实用化的。对农民而言,这种教育必须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产量和产品利润,是生活生产所必须的。广西在民族学校教育中,重视编写乡土教材,突出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地方特色,克服教材内容的千篇一律,在加强社会文明、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有关内容的同时,主动同当地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有的甚至要同具体项目对接起来,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重在培养人的创造力。在开展扫除文盲工作中,注意把扫盲教育的内容和文盲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把扫除文盲和扫除科技盲、文化盲结合在一起,不仅包括识字、阅读、写作、记账等文化知识,还包括国家大政方针、民主法制、公民意识、卫生保健等内容,特别是根据学员的需求,增加适用技术内容,让学员学会一项或几项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5 教育组织的社会化——政府统筹,部门协调,实施农科教结合
教育有其既定的结构体系,包括学校、班级、团队结构体系;环境、文化、制度结构体系;政府、部门、社会、家庭结构体系。要推进农村教育社会化,必须重视优化其结构体系,这样,教育的功能才能获得最大的发挥,教育资源才能做到合理配置。为此,自治区各级政府成立了由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财政、卫生等多个部门参与的农科教协作机构和素质教育协作机构。前一个机构从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选择某些优势项目,以项目为结合点,由经济部门给任务,科技部门出技术,教育部门育人才,把农村经济开发、科技开发和人才开发统一起来,共同实施科技兴农项目,推进农科教结合。后一个机构主要负责社区大文化建设,协调政策,统一步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多部门协同并且有效运作的,它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封闭、自我运行的教育组织模式,体现了社会化的显著特色。近年来,广西政府实施了教育扶贫工程,动员发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其中广东省以及广西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对贫困地区贡献巨大,在积极捐资助学的同时,派出大批教师深入民族社区支教,改善当地办学条件,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从“九五”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边境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先后投入22.6亿元,共建设4550所中小学,面积达310万平方米。实践表明,教育要实现社会化,离不开教育组织的社会化,因为,只有组织社会化才能给教育社会化提供基本的保障。
广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有效提高了民族人口素质。1982年,广西万人拥有初中生、高中阶段、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分别只有1573人、653人、36人,文盲人口616.88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7%,人均年收入仅在200元以下,科技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率很低;1990年,万人拥有初中生、高中阶段、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分别达到1914人、680人、79人,文盲人口降到448.29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0.61%,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39.45元,科技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为10%左右;到2000年,广西万人拥有初中生、高中阶段、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则分别为3234人、955人、239人,文盲人口降到170万人,占人口比重的3.79%,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864.51元,科技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上升到25%,发达地区均值在35%左右,五年内民族地区脱贫人口达600万人以上。(注: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版和广西统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综合)广西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十分显著。
二 对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的思考
农村教育社会化的推进,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根植于本国、本社区,强调它的本土性、现实性和群众性。它抓住了社会变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充分显示了社会转型期教育的社会功能,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仍有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应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探索,进一步明确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关注民族教育社会化的人极少,理论建树不多。有些人长期形成“经济欠发达,教育难上去”的思维定势,寄希望于经济发展以后再把教育搞上来,看不到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效应。我们认为,少数民族群众主要生活在农村,他们文化素质偏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尽快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把人多的包袱变成人才智力资源,才能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把56个民族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洪流。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教育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构建学习化社会环境,构建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
2 需要加强民族教育社会化的实践探索,分区规划、分类推进
民族地区推进教育社会化困难重重,一方面是贫困人口多,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财政和群众对教育的支撑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差,校点分散,学校规模小,层次低,教育成本高,影响了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些问题,制约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因此,民族教育社会化必须要分区规划、分类推进。特别应该有组织地进行试点,通过实践探索,寻找规律,树立典型,逐步铺开。
3 要从实际出发,构建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社会化教育体系
建设民族地区学习型社会必须以民族人口生活的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建设学习化社区或学习型组织来达到建设民族地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因此,推进民族教育社会化,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鲜明的民族区域特色,在内容、形式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众的需要。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也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强化与地方的联系,增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4 要特别关注民族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教育社会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民族贫困地区。要特别关注边远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要根据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差异,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对弱势群体采取特殊政策。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的社会化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认真贯彻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合法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制定特殊发展政策,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5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和实现教育体制创新和体系创新
目前,教育的基本结构、层次结构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以正规化、定式化教育为主;社会化的培养、培训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技术院校和培训机构数量少、层次低,发展困难,其办学仍然按定式教育的传统模式,不受群众欢迎。而完善社会化教育体系,应该着眼于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结构体系,包括学校主导型体系、社团主导型体系、企业主导型体系和行政主导型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随时、随处能够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完善自我,创造价值,使教育的内容、层次和模式基本适应各民族群众的多种需求。同时,要建立社会化的学校认证、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社会用工、人才聘任机制,制定扶持民族教育社会化的政策措施,坚持以政府负责为主,适度开放民族教育市场,搞活教育资源配置。
党的十六大从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出发,提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公民教育体系,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构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实践上,作为工作重点和难点的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化,首先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收稿日期]200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