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时代的编辑审美观及其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甲骨论文,审美观论文,及其他论文,编辑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9.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2-0134-07
殷周时期,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可知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这类甲骨刻辞主要出自安阳殷墟,单字有四五千个,目前可识者不超过2000字。此外,陕西周原地区出土卜用甲骨17000多片,其中刻字甲骨289片,共发现文字903个。这批甲骨稍晚于殷墟甲骨,为商末周初之物。甲骨刻辞在事隔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为人们研究三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在编辑出版界,甲骨时代是否存在编辑出版活动,也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命题。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少数学者认为,甲骨刻辞中存在着编辑、出版活动①,我国的编辑史、出版史应该从甲骨刻辞开始。笔者基本赞同这些观点,本文将作进一步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潜藏在甲骨刻辞背后的编辑思想。
一、甲骨刻辞的版面美学思想
(一)随形审美观。这是从甲骨刻辞版面分布的总体上来讲的。迄今发现的甲骨材料包括龟腹甲、龟背甲、龟甲桥、牛胛骨、牛肋骨、牛距骨、牛肱骨、鹿头骨、人头骨等等。这些文字载体,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即便同为龟甲或者兽骨,不同部位的形状也是不同的。龟腹甲一般经过整治去除了甲桥部位,但也发现了“甲桥刻辞”,龟背甲一般从中间一分为二,呈鞋底状。牛胛骨分为骨版和骨臼两个部分,常见的是骨版刻辞,但也有“骨臼刻辞”。至于鹿头骨、人头骨,其形态差异则更为明显。面对这些不同形状的文字载体,贞卜之人自然会选择较为扁平的部位进行刻辞。“随形而刻”可说是卜贞之人版面选择的总体思想。这种思想,在早期是一种自发行为,但也渐渐产生出“功能分区”思想,即在甲骨的不同部位契刻不同性质的文字,如武丁时期的“甲桥刻辞”、“骨臼刻辞”即多为一些与卜辞关系不太紧密的记事文字。下面以例示之:
图1 《合集》14138
图2 《合集》177
图1是一片殷人占卜祈雨的完整记录。刻辞共四条,左右各一条,中间上下各一条。辞曰:“戊子卜,贞:帝及四夕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夕令雨?王占曰:丁雨,不叀辛。旬丁酉,允雨。”②左右两条刻辞沿龟腹甲外缘呈弧形分布,中间两条刻辞沿腹甲中线上下分布。这样一个布局与龟腹甲的造型相吻合。如果我们“计黑当白”,只提取刻辞,可清晰看出龟腹甲的外形。
图2当为一块牛胛骨刻辞。辞曰:“己丑卜,争,贞吴叶王事。贞吴弗其叶。贞吴叶王事。甲午卜,,贞呼先御燎于河。呼先。贞勿呼先御燎。戉隻羌。贞戉不其隻羌。”③上方刻辞行款,与卜骨向下的整体走势一致。下方刻辞沿卜骨边缘契刻,呈左下走势,这也与卜骨外延走势相一致。
(二)对称审美观。这是甲骨刻辞中最为突出的版面美学观。这种对称美学观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首先是刻辞载体多呈天然状态的对称分布。占卜所用甲骨种类很多,但其主体是龟腹甲,龟腹甲是以中轴线为界呈对称分布的;其次是殷人占卜相反相成的思想使然。“这种对称的编码规则是同殷商人阴阳相对、相反相成的思想观点和二进位的数理逻辑思维方式分不开的。”④殷人对占卜之事特别慎重,通常占卜一事,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问,这就是常说的“对贞”。“对贞”的直接结果就是形成了相对的两条卜辞,而龟腹甲自然形态的对称分布,恰好为卜辞的对称契刻提供了先天条件。“对贞”是殷人最为常见的占卜方法,由此形成的对称美学观,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直至今日人们还多以对称为美。甲骨刻辞的对称有多种形式,略举数例如下:
图3 《合集》1100
图4 《合集》3946正
图3是一龟腹甲“对贞”刻辞。卜辞共有两条,一条是正问,一条是反问。正问卜辞“迎兆”刻在龟腹甲的外侧边沿处,反问卜辞刻在龟腹甲的左侧边沿处,正问与反问卜辞以中轴线为界呈对称分布,遥相呼应。正问辞曰:“辛亥卜,宾,贞臿化氏王系?”反问辞曰:“辛亥卜,宾,贞臿化弗其氏王系?”⑤像这种左右对称分布的例子,在甲骨刻辞中极为常见。
图4是一个卜辞右上与左下、左上与右下交叉对称分布的例子。⑥此版卜辞,共两组四条。第一组卜辞问的是“□”来还是不来,辞曰:“戊寅卜,,贞沚其来?贞不其来?”其正问“其来”,刻在龟版的右上方;反问“不其来”,刻在龟版的左下方。第二组卜辞问的是“雷”来还是不来,辞曰:“戊寅卜,,贞雷其来?贞雷不其来?”⑦正问“雷其来”,刻在左上方;反问“雷不其来”刻在右下方。这块龟版刻辞没有像通常那样采用左右一一对称的做法,而是采用了“交叉对称”的做法。如果像通常那样采用简单的左右对称的办法,将正问刻在右侧,将反问刻在左侧,内容上是做到了左右对称,但在版面上则造成了严重失衡。如此这般,右侧变成了17个字,而左侧则只有10个字,这样刻辞在视觉效果上是不对称的。如果想在版面上求得对称,还有另一种刻法,就将同一组卜辞刻在一侧,把另一组卜辞刻在另一侧,这样左右两侧在字数上相差无几,可以做到版面上的基本对称,但这样刻法不符合左右“对贞”的要求。可以确信,这版卜辞的排列是经过契刻者精心布局的,既考虑了左右“对贞”的要求,又考虑了刻辞版面分布的平衡要求。这种变“左右一一对称”为“左右上下十字交叉对称”是一种了不起的具有编辑性质的创造。从这版刻辞中也可看出,殷人追求对称是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这种对称的审美要求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说上文所说的“随形审美观”还是一种朴素的美学观,那么“对称审美观”则是殷人自觉追寻、普遍崇尚的美学观。
(三)错落审美观。这样版面审美观在面积较大的文字载体上有明显表现,比如说牛胛骨。这类载体因面积较大,适合契刻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或刻写多条卜辞。契刻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区分不同刻辞,一是用网格线隔开,二是错位刻写。这里我们以《合集》137版为例做些分析。此版分正反版:
图5 《合集》137正
图6 《合集》137反
图5是骨版正面。卜辞有三,其一“癸卯卜,争,贞旬亡祸。甲辰大骤风,之夕皿(向)乙巳□□五人。五月在□。”其二是“癸丑卜,争,贞旬亡祸。王卣曰:〔有〕祟有梦。甲寅允有来艰,左告曰:有刍自益,十人又二。”其三是“癸未卜,争,贞旬亡祸。三日乙卯〔有〕。单邑豊〔尿于〕……丁巳狸子豊尿……鬼亦得疾……”这三条卜辞聚集在一起,契刻者用竖线将它们隔开,以免相混。像这种用刻线将刻辞隔开的情况在面积较大的牛胛骨上是常见的,刻线通常有横线、竖线、折线等。使用刻线的最大好处是甲骨版面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文字布局紧凑,又可避免不同卜辞之间相杂混淆。
图6是骨版的反面,也有三条刻辞。其一是“四日庚申亦有来艰自北。子告曰:昔甲辰方征于,俘人十又五人。五日戊申方亦征,俘人十又六人,六月在。”其二是“王卣曰:有祟有梦,其有来艰。七日己丑,允有来艰自〔西〕,〔长〕戈化乎〔告曰〕:方征于我示〔田〕……”其三是“甲子允有来自东……亡于。”⑧这三条刻辞文字也较多,但契刻者没有采用网格线的办法将其隔开,而是采用了错位契刻的办法,一条刻于左上,一条刻于右上,一条刻于下方。这样三条刻辞不仅清晰可辨,而且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视觉美感。
(四)整齐审美观。这也是甲骨契刻者自觉追求的一种基本的版面审美观。甲骨的形状(龟甲除外)多为不规则图形,但契刻者总是尽可能地合理使用版面,尽可能地寻求刻辞板块的规整。龟甲刻辞固然常用对称的方法,但对面积较大的牛骨刻辞,契刻者多寻求一种整齐的刻辞布局。
图7是一块牛胛骨刻辞,共有8条刻辞,排列呈方形分布,谨严有序。如果没有做过精心安排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辞曰:“癸巳卜,亘,贞。七月。癸巳卜,亘,贞曰……癸丑卜,,贞五百仆用。旬壬戌侑用仆百。三月。□丑卜,,贞五〔百仆〕□。甲子卜,,贞告若。□子卜,,贞五百卜□。贞五百仆。允用。戊辰卜,,贞王徝土方。”⑨
图7 《合集》559
图8 《选注》9
图8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惟一完整的天干地支刻辞。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六十个干支名,起于甲子,终于癸亥。刻辞共分六行,每行十个于支名,自上而下,从右到左,呈矩形排列。从横向看,共有二十行,奇数行文字相同,偶数行文字不同。这样一个编排方式,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外形方整,矩形分布给人以规整美感;二是便于契刻,既可避免出错,也可提高契刻效率,奇数行字形相同,偶数行字形不同,很容易辨认;三是相同字形与不同字形的相间分布,也给人一种同中有异、方整又不失变化的美感。如果不是经过事先的精心考虑和巧妙编排,是绝不可能刻出如此精妙的天干地支的。从这个角度说,甲骨时代人们的对版面美的追求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图9 《合集》14294
图10《选注》57
这里需要附带说明的是,甲骨刻辞不仅在版面上追求整齐之美,在内容表达上也同样如此。甲骨刻辞中有一些句法整齐,甚至韵律协调的记事刻辞。如图9所示《四方风》,即为一篇形式和内容均很整齐的文献。其辞曰“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丰风曰彝(夷),北方曰伏风曰伇(冽)⑩此文不仅是一篇关于四方神和风神的说明文,也是一篇句法整齐、韵脚协调的美文。可以说,殷人对整齐美的追求是全方位的,既表现在刻辞的排列上,也表现在刻辞内容表达的句法规整上。
(五)图文并茂观。图10所示是一支难得的殷商时期的刻辞骨匕,长23.7厘米,宽3.8厘米,最早著录于商承祚《殷契佚存》,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从背面刻辞可知,物主为宰丰,系用殷王狩猎所获兕肋骨制成。正面刻兽面蝉纹,反面刻记事文字。辞曰:“壬午王田于麦菉(麓),隻(获)兕。王易(赐)宰丰小兄。在五月。隹(惟)王六祀彡日”。(11)这种兽骨刻辞,在殷商甲骨刻辞中极为少见,反映出殷人图文并茂的美学思想,这种图文并茂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甲骨刻辞通常字迹细小,粗细划一,风格孱弱,而这件刻辞风格迥然有别,笔画有粗有细,转折处饱满圆润,酷似金文风貌。这件刻辞很可能是先用软豪书写,再用刀契刻,并加以反复修饰而成。先写后刻,在殷商甲骨刻辞中虽不乏其例,但很难刻出如此玉润效果。这件器物的契刻为何要做这样的修饰,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契刻者在努力追求与正面刻纹审美风格上的一致。此件器物,“图”与“文”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如果只用通常的契刻方法,刻出细小纤弱的字体,必与正面刻纹不相协调。这种“图文并茂”的效果远不是简单的“图文混排”所能达到的,更不是单一的“图”或“文”所能达到的。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思想对今天的美术编辑来说也很有启示意义。面对这件器物,我们不能不惊叹于古人的审美智慧,不能不惊叹于古人的版面美学思想。如果我们联系前文说过的“龙虬庄陶符”即可看出,上古三代时期人们已经在自觉追求“图文并茂”的版面美学效果了。
二、甲骨刻辞“成册”与“典藏”思想的萌芽
刻辞甲骨是否编联成册,一直颇受学者关注。1929年董作宾发表《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率先对甲骨编联成册作出推论。
图11 ∧龟版摹本
该文说:“余整理龟骨,编号既竣,李济之先生适来参阅,见有两龟版犹粘著一处者,其间泥沙甚厚。盖余将留之以存地下之原状。李先生谓‘宜揭而视之,或有新辞奇字,亦未可知’。揭之,果得‘册六’之文,吾等乃不禁狂喜。盖所粘著之一版,为‘尾右甲’,例无文字,而不意竟有此新发现也。……‘册六’作∧,逼近尾甲之尖,上下左右,更无其他文字。稍上,断处有孔,余其半,知此甲全时,在一册中为其表面之一版,其孔,所以贯韦编也。余既以比例算法,求得此坑(第三十六)所出之龟版,大小不同者凡十有九,则此十九版者,必与‘册六’有关,盖所谓‘册六’者,犹今世书籍表面之书卷六矣。”董作宾还举出了“编六”之版予以佐证,并对甲骨文中的“册”进行了分析:“卜辞中册字作诸形,金文中册字作诸形,其中物皆为一长一短之形,而所谓‘二编’者不过一韦束之而已。据上节‘册六’之文,知此册字最初所象之形,非简,非札,实为龟版。其证有二:第一,自积极方面证之。吾人既知商人贞卜所用之龟,其大小,长短,曾无两甲以上之相同者,又知其必有装订成册之事,则此龟版之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又有孔以贯韦编,甚似册字之形状。而‘册’当然为其象形字也。第二,自消极方面证之。……是古代简策虽有长短之异,而其于一种书,一册书中,策之长短必同。如六经之册,皆二尺四寸,《孝经》十二寸,《论语》八寸,是也。简牍与札,在一册之中,其形制大小长短必相同。而册字之所象,乃一长一短,则非简非礼,可断言也。”(12)
董作宾先生此论影响甚著,稍后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1937年版)即予引述,并说“今阅董君此说,先得我心。参以册典二字之义,则知殷代大小卜官用完卜辞后,必将龟甲编穿成册,每册六甲,按月日之先后,捧而典藏之”。(13)不幸的是,董作宾先生已于1936年发表《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一文,自我否定了“册六”的说法。他根据新出“大龟七版”的文例,将“∧”改释为“入”。他认为,“上一字当是史官之名,下一字,以释入为宜,其意当为史官某‘入’值,某即记名于下,此一时之特殊习惯,并非通例。以上三版,意当为册及入卜府轮值之记识,乃史官私人刻记,与卜辞无关,故皆在甲尾空隙处。”(14)当然,“∧”是否为“入值”之意,学界也有不同意见,不少学者认为“∧”为“进贡”之意,“∧”即为进贡之龟甲,“∧”亦即为进贡之龟甲,殷人在甲尾或甲桥等边角部位用以记载卜用甲骨的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董作宾先生虽然自我否定了“册六”的说法,但并没有全盘否定甲骨“装订成册”的可能。他对甲骨卜辞中“册”字的说解就很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甲骨文“册”字中的四条长短不一的竖线,酷似从侧面看到的穿联的龟板。这是其一。其二,殷商甲骨中发现了一些带孔龟板(其他地区出土龟板也有类似情形),这些钻孔多分布在龟背甲上方,其确切用意不明,但钻孔的目的最大可能是用于穿联。孔钻在上方,既不破坏版面,悬挂起来也较为稳定,至于穿绳之形,在甲骨文“册”字的形体上有所体现。三是古籍中有相关记载,最著名的就是《尚书》中一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从这些情况来看,甲骨“成册”的可能并非完全没有。以韦编串联甲骨,可能还只是其中的一种“成册”方式,其最为常用的“成册”方式则可能是“有秩序的排列或叠放”,类似后世之书的“活页”或“册页”。之所以作这样的推测,是基于下列几点:一是殷人占卜,多为一事一贞,反映在甲骨上就是一片甲骨多只记一事,面积较小的龟甲刻辞尤为如此。这样的“单独成篇”的刻辞,在使用时自然没有太大必要钻孔穿联。二是“卜用三龟”的情况,即一卜不吉,再用三龟。《论衡·知实篇》和《死伪篇》中有“乃卜三龟,三龟皆吉”的记载,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存在,那么三龟或三骨自然是要摆放或存放在一起的。三是“成套卜辞”的存在。目前已经发现的较为公认的成套卜辞有两套,每套各五版,分别见于《丙篇》图版一一、一三、一五、一七、一九和三○、三一、三三、三四、三五。(15)这类卜辞纵然没有钻孔、串联,也必须有序排列或叠放,否则刻辞内容就难以联缀,日后更难查验。四是从甲骨发掘情况可知,有些卜用甲骨是有次序、有规律地叠放在一起的。尽管《礼记·曲礼》中有“龟筴敝则埋之”,《史记·龟策列传》中也有“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的话,但考古发掘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甲骨有规律叠放的例子。
图12 卜骨出土时的叠压情况
1971年12月8日,考古队在小屯西地殷墟重点保护区内发现了一堆完整的牛胛骨卜骨,共21枚,其中10枚有刻辞。“这二十一枚卜骨重叠着放在一起,井然有序,骨臼大多向东,只有三枚向北。叠压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组:东南一组六枚,北面一组十二枚。……这向北的三枚可以想见是受到上层的积压而转移了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二十一枚卜骨骨臼原来一律东向。……当初想必有帛以裹之,有绳以缠之,有箧以藏之,年代既久,帛朽、绳烂、箧毁,化为灰土,便仅剩下甲与骨。”(16)卜骨三枚一组,或许是郭沫若先生所说的“卜用三骨”的缘故,但在庋藏或埋藏时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顺序。
姚福申先生也曾对某些甲骨的窖藏情况做了这样的描述:“储藏甲骨卜辞的地方是个地窖,地窖四壁有修凿整理过的痕迹,壁面平整,显然是一个整齐的储藏室,而不是随便挖出来的土坑。甲骨文献也不是随意丢弃在那里的,而是像版瓦那样有次序地叠放在一起的,所以储藏甲骨卜辞的地窖实际上是殷代的地下档案库,而不是废物坑。只是由于地面部分的建筑物被摧毁,才成了现在的模样。在档案库内发现全年甲骨叠放在一起,有的是在外地占卜的,也运到京都的档案库来存档,可见甲骨卜辞的储藏是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它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备日后查考之用。从上述情况来看,甲骨文献的典藏已是相当有法度的了。”(17)因此,我们说甲骨刻辞的“成册”和“典藏”思想是存在的,尽管还很模糊、很原始。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甲骨刻辞的“成册”和“典藏”更多地表现为“有秩序的排列或叠放”。这种“排列”或“叠放”,为后世书籍的“装订成册”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三、甲骨文字中的某些编辑活动范畴
甲骨刻辞中有不少与编辑活动有关的字,这些字一方面可以佐证甲骨时代编辑活动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体悟甲骨时代的编辑思想。现将这些字列论如下:
一是“册”字,甲骨文作。董作宾论之已详(参见上文),且独到精微。需要指出的是,殷商时期已有掌管文书之官,是谓“乍册”。如果我们沿着董作宾对“册”的解释,则可知“乍册”是殷商时期掌管甲骨刻辞的主要史官。殷商时期虽有不少青铜器铭文,但其规模、数量均不能与甲骨刻辞同日而语。至于殷商有无简册,尚无定论,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商简实物。甲骨是殷商时期最为主要的文字载体。这些“乍册”以及为数众多的“卜人”应该是甲骨刻辞时代的“编辑”,当然这种编辑可能是身兼数职,集贞、卜、刻、藏等于一身。此外,甲骨刻辞还是三个字形,疑皆“册”字异文。(18)
二是“编”字,甲骨文作或。《殷契粹编》四九六云:“丁巳卜,……今日血编……”。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把释为“编”字,徐中舒释“”为“从糸从册,会以糸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意”(19),《说文》云:“编,次简也,从糸,扁声”。董作宾把“”释为“编”字:“余疑为编字之古文,从从,像皮韦,所以编联龟版使之成册也。编为后期之形声字,从糸,已失古者韦编之义。”他还指出了“编”与“册”之间的关联:“册与编,异名而同实,盖尤经与籍也。以质言,则从竹曰籍,从龟曰册;以形言,则编之以韦,尤经之以练。是知册与编之二名并用,自商而然矣。”(20)如果我们沿着董作宾对“册”的训释,那么,作为动词的“编”则可以理解为“以绳次第龟甲而悬挂”之义。
三是“典”字,甲骨文作等(21)。从册在上,像“双手奉册之状”。《说文》说,“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22)此字,董作宾论述颇详:“……卜辞中有字罗雪堂释册。陈邦怀《殷墟拾遗》以为典字,其说甚是,录如下:‘《殷虚书契》卷四第三十七叶有字,又卷七,第十二叶有字’。罗参事释为册字或体,其说曰:‘或增象奉册形’。邦怀按古金文及许书册字,皆无从者,此盖古典字也。《说文》箕,古文作,箕从而古文从,以此例之,字从而卜辞从作,其为之古文,殆无疑矣。”(23)
四是“删”字,甲骨文作。靳青万先生将之释为“删”字,“乃用刀刊削龟册也,即‘删除’之意。”(24)甲骨刻辞中等字形,似也可释为“删”字。此外,还有字,从口册声,甲骨文中读作删,与刊音近可通,俗写为砍,此字似乎也与删字有关。(25)
甲骨刻辞中“册”、“典”、“编”、“删”等字的发现,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甲骨时代编辑活动的存在,册、典、编、删等均为这一时期编辑活动的基本范畴。《甲骨文编》“”字条收字48个,这些字未必均为“册”字,但这些字肯定与“册”有关,足见甲骨时代龟册事务之繁盛。在甲骨刻辞中我们虽然没有发现“辑”字,这说明甲骨时代编辑活动收集材料的意识可能还不强,编辑活动还更多地表现为对现有文字材料的编排、增删、整理及成册、典藏等。
收稿日期:2009-01-20
注释:
①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靳青万《中国古代编辑史论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至44页;姚福申《中国编辑史(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至21页;王振铎、王刘纯《由甲骨版片探编辑出版之源》,刊《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王振铎、孟玉静《编辑出版史论中事实与逻辑的统一——从甲骨卜辞版的复制问题谈起》,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释文参见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③释文参见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8页。
④王振铎、王刘纯《由甲骨版片探编辑出版之源》一文,刊《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
⑤释文参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7页。
⑥此例采自王振铎、王刘纯《由甲骨版片探编辑出版之源》一文,刊《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
⑦释文参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6页。
⑧此版正反刻辞释文参见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5-1447页。
⑨释文参见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2页。
⑩释文参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32页;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11)释文参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谷谿编著《中国书法艺术》第一卷《殷周春秋战国》,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12)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见李济主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安阳发掘报告》(第一册),1929年版,第127-128页。
(13)参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4)董作宾《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十三《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11页。
(15)沈之瑜《甲骨文讲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6)郭沫若《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辞》,见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20页。图21“卜骨出土时的叠压情况”亦采自该书第18页。
(17)姚福申《中国编辑史》(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8)参见《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页。
(19)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2-1413页。
(20)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见李济主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安阳发掘报告》(第一册),1929年版,第127页。
(21)《甲骨文编》“”字条收字48个,这些字未必均为“册”字,但可肯定这些字均与“册”等编辑活动范畴有关,足见甲骨时代龟册事务之繁盛。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专刊第十四号《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89页。
(2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23)董作宾《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见李济主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安阳发掘报告》(第一册),1929年版,第129页。
(24)靳青万《中国古代编辑史论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25)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3-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