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妇幼保健院产二病区 102200)
摘要: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86例,采用顺序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母婴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母婴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及家属育儿信息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临床应用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服务的理念也随之提高,希望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1]。新生儿护理在各类临床护理中较为特殊,直接关系着几个家庭的幸福,对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是构成医院名声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紧跟时代发展速度,围绕社会发展形势进行改革,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母婴同室护理是产科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为产妇、婴儿和家庭提供完整的、系统的优质护理,维系护患之间和谐关系。本文分析了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86例,采取顺序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21~30岁,平均(25.46±2.36)岁,孕周最短37周,最长40周,平均(38.47±1.28)周。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4.76±2.71)岁,孕周最短38周,最长40周,平均(39.02±1.43)周。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无产科并发症等病史,(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家属和产妇均不参与,只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对新生儿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如脐部和臀部护理、沐浴、体温和体重的测定、协助母乳喂养等,另外,新生儿的所有预防接种工作在沐浴室中进行[2]。在出院时,采用统一的出院宣教。观察组应用母婴同室护理方式,即由产妇、家属、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新生儿出生的所有工作,利用母婴床旁护理车开展围产期的护理活动,指导家属及产妇的新生儿脐部和臀部护理方法,所有预防接种和沐浴工作均在母婴床旁边完成,在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后,护理人员需向新生儿家属详细详细阐明后续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正确的操作技术。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期间,经常在产妇病房进行巡视,发现不正确操作时,及时给予纠正,逐渐完善产妇及家属健康护理知识,详细耐心解答产科护理知识,及时消除产妇心中疑虑,减少不安感。
1.3观察指标
(1)2组产妇及家属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2)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产妇及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沐浴操作、育儿信心、喂养各项技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产妇及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3讨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出现,逐渐替代了曾经的母婴分离、封闭的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中,产妇及家属不了解产科护理知识,缺乏经验,在日常护理中存在诸多缺点;另外,现在家庭加大了对分娩的干预,加大了产妇的的生育压力,因此,使产妇掌握并接受新生儿护理方法也就至关重要,不仅可以缓解产妇生育紧张情绪,也有利于新生儿后续工作[3]。
新生儿离开母体后,身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体外条件,故室外环境直接影响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作为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管理模式,在产妇生育后,母婴每日在一起休养,鼓励健康纯母乳喂养,协助母乳喂养增加了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也增加了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感情,为新生儿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发育环境。在本文中,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减少新生儿住院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映梅.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4-6.
[2]黄莉萍.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 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28(6):00079-00079.
[3]叶成燕,童丽. 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1843-1844.
论文作者:谷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新生儿论文; 产妇论文; 母婴论文; 同室论文; 家属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