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共计76例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的观察,发现9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分别为:机械性静脉炎3例,穿刺点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出1例。
结果:对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行相应护理后,7例导管成功留置,2例拔除。
结论:PICC置管全过程都需要细致全面的护理,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避免或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对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处理
PICC置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被破坏,PICC导管虽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作为异物进入体内会引起相关并发症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发生[1]。主要包括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点感染、出血、渗液等。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如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导管断裂等。上述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会影响使用效果或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为了保证患者使用及用药安全,发挥置管的最大效应,现将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本科室2015年1月~2019年6月共计76例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30~75岁,其中贵要静脉穿刺65例,正中静脉穿刺10例,头静脉穿刺1例,置管长度41~54cm,留置时间72~250d,平均166d。
1.2 材料
PICC导管材料均采用国产康新公司生产的4Fr三向瓣膜式导管。
1.3 置管方法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治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按照PICC操作原则,先用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测量臂围的长度,常规消毒范围10cm×10cm,铺洞巾后穿刺,插入导管在穿刺点处覆盖安尔碘棉,外贴一次性敷料贴膜,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置管结束后立即摄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若在上腔静脉上端,即可使用。
2 结果
76例肿瘤化疗患者均成功置管。其中9例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分别为:
机械性静脉炎3例——主要原因是置管前未充分评估静脉血管,置管部位选择不当造成的。经过及时在患者置管部位进行湿热敷,并在红肿处厚涂中药三黄膏,有2例明显好转,1例红肿加重无法控制,拔除导管。
穿刺点出血2例——主要原因是在置管后压迫止血未完全,加之患者凝血功能不足造成反复出血。经过使用云南白药再次加压包扎后,2例患者均有好转,穿刺点再未出血。
穿刺点感染2例——主要原因是在置管前未对操作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加之患者出汗较多造成感染。经过对穿刺部位使用碘伏消毒、更换敷料,并口服抗生素后,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导管堵塞1例——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沉淀,加之患者血液粘度异常,造成输液不畅。经过注射器回抽,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后,可正常使用。
导管脱出1例——主要原因是患者保护导管意识不高,导管贴膜松动后未及时到医院进行更换,导管完全脱出。
3 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措施
3.1 机械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大多数与护士的穿刺技术有关,因此置管护士需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熟练规范,置管经验丰富,且置管前充分评估或选择血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减少[2]。
(1)在置管前进行评估:置管首选贵要静脉,同时选择弹性好、回流畅通的血管,避开关节、瘢痕、受伤、感染以及曾经输注过高渗透性或强刺激性药物的血管。
(2)置管中规范操作:观察患者反应,与患者保持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置管操作动作轻柔,匀速送管;置管后立即摄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预防导管异位。
(3)置管后采取预防措施,或局部厚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进行干热敷置管部位等,干热敷穿透力强,具有扩展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缺氧,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等作用[3]。
3.2 穿刺点出血
PICC置管后1~2d常发生穿刺部位出血[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在置管前了解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功能等常规检查结果,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弹性好、走向直的血管进针。
(2)穿刺点尽量避开肘窝,应在肘关节下1~2cm为宜。进行插管时,穿刺点延皮肤进针1cm再进入血管,减少渗血[5];导管置入后,立即用纱布在局部按压止血。
(3)做好置管患者护理宣教,适当限制穿刺侧壁部活动。
3.3 穿刺点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置管前对置管病房等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避免导管感染。
(2)穿刺点消毒。置管前用酒精清洗穿刺点周围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cm,左右至手臂边缘,用碘伏螺旋消毒3遍。
(3)敷料的更换。对敷料有潮湿或明显污染情况进行随时更换,换药时用碘伏消毒,操作者须佩戴无菌手套。维护时不可在置管部位局部常规使用抗生素软膏或乳剂,因为可能潜在促进真菌感染和细菌耐药,还要仔细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异常,特别是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患者,疑似感染应及早处理[6]。
(4)置管出院患者。对患者讲解置管维护的重要性,每周来院进行冲封管、更换贴膜和正压接头等维护。
3.4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的发生大多与护士的维护方法有关,特别是冲封管技术。
(1)正确应用“A-C-L”导管维护流程:评估——输液前通过回抽血液确定导管在静脉内;冲管——输液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和血液冲洗干净;封管——输液完毕进行冲管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维持导管畅通。及时、正确地脉冲冲管+正压封管能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2]。
(2)输注脂肪乳、血液等黏稠液体后,用不少于20 ml生理盐水脉冲正压冲管,再输其它液体。若输注营养液,应每4h冲管1次。
(3)置管出院患者应2~3d返院冲管1次,7d更换肝素帽1次。
(4)发生导管堵塞时,切勿用力推注或冲管,应用10ml注射器(内装2~5ml肝素盐水)直接连接导管尾端进行回抽,回抽的过程中会有部分肝素盐水进入管腔,反复多次可使血凝块溶解。切忌用暴力冲管来清除血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
3.5 导管脱出
(1)预防关键在于强化对护理人员导管固定技能的培训,对带管期间、治疗间歇期间的患者详细讲解自我维护的方法,对于脱管发生的高危人群建议使用施乐扣固定,防止脱管。
(2)导管置入后要按照标准妥善固定,固定时应从中心向四周按压,以减少滞留在敷料内的空气,使导管固定更加牢固,部分留在体外的导管,肘关节下置管按照“S”形、肘关节上塞丁格置管“U”形固定,以便患者活动时导管受到外力牵拉有一定的余地。
(3)除定期更换敷料外,敷料有污染或松动时应立即更换。
(4)换药时应严格观察并记录导管的刻度,从下向上顺着导管方向小心拆除原有的贴膜,一手撕贴膜另一手用消毒棉签固定导管[7]。禁止将脱出部分的导管重新插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
4 总结
PICC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留置时间长,置管后可大幅度减少由于药物刺激以及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确保了输液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但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导管护理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PICC预防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严格地遵循PICC置管的维护原则,正确运用冲封管技术,预防和处理置管并发症,使PICC的应用为肿瘤化疗患者带来更大的实惠。
【参考文献】
[1]盛莉,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护理进展综述[J].医师在线,2019年19期
[2]闻曲,成芳,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3]欧国萍,范育英,胡雯,等.干热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7(27):149-150.
[4]阳国英,江龙丽,孙梦琴.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7):7-10.
[5]陈慧琼,戴萍.减少PICC插管穿刺点渗血的方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9(6):138-139.
[6]何丽娟.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处理[J].中华营养杂志,2009,17(5):308-310.
[7]崔雁.1例PICC导管脱落至静脉内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7,15(1):47.
论文作者:许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静脉论文; 血管论文; 敷料论文; 静脉炎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