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中产业突破创新能力形成机制研究_科技革命论文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突破性论文,机理论文,创新能力论文,体系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4)06-0016-08

      随着后金融危机持续的演变和深化,各国都在争先抢占高技术及其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产业突破性创新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突破口。加快培育区域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不仅是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演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掌握发展主导权的战略选择,而且是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好服务于区域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而动力不足,区域创新体系和驱动机制不健全的今天,深入探讨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是加快培育以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创新驱动的现实需要。

      一、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内涵

      创新驱动可以在减少物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洪银兴,2013)。竞争理论表明,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创新作为内生增长驱动力的表达,是通过产业创新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从而增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优势来实现的。突破性创新为原有产业结构带来新的活力,以技术重大突破,形成创新驱动能力强、产业层次较高的创新型产业,带动原有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区域产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突破性创新对产业结构作用并实现升级的过程,也是突破性创新技术不断产业化的过程。克里斯滕森(1997)认为突破性创新是建立在新的科技和工程知识基础上的创新,是技术轨道的改变,彻底改变企业原有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科特林可夫(2000)认为突破性创新创造出产品、工艺或服务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陈劲(2002)提出突破性创新是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付玉秀、张洪石(2004)认为突破性创新将导致市场规则、竞争态势、产业版图格局变化,引起产业重新洗牌。肖海林(2011)提出突破性创新是对产业竞争进行技术和市场双重颠覆的过程。这些对突破性创新的理解主要侧重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特点及过程方面,而较少涉及从突破性创新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角度来理清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内涵。王艾青(2005)指出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扩散,是技术创新在一个行业乃至其他行业中的创新放大。芮明杰、张琰(2009)认为产业创新是基于技术创新并实现技术的创造发明和产业化应用过程,能够实现产业突破性的进步。

      本文结合不同学者对突破性创新及产业创新的理解和研究,认为产业突破性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关联紧密的创新模式,是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先导,对产业创新升级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过程,是区域重构产业价值链,推进产业高端化崛起,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形态从资源和资本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产业创新形态从以技术模仿及产业化向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突破一批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进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起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提高区域产业的层次和技术水平,是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然而,创新驱动依赖于创新体系建设,突破性创新能力培育和提升必须在创新体系的作用下实现。

      突破性创新的产生有赖于区域创新体系中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及环境要素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培育的前提,也是动力体系和发展保障的载体。同时,突破性创新又会对区域创新体系产生强大的反作用,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从实质上充实并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显然,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培育过程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升级过程。换言之,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明确的战略指引、组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作为保障,这将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围绕本地区科技需求,突破传统范式,从优化创新资源角度出发,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形成多部门、多层面、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或整体性创新,在形成以突破性创新为支撑的总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创新体系的优化升级(见图1)。

      (一)区域创新体系内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

      区域创新体系作用于产业并形成突破性创新能力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实施和运行提供保证。首先,区域创新体系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吸引各种市场和社会组织进入突破性创新领域,引导各创新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产业突破性创新的价值创造活动,形成突破性创新合力。其次,区域创新体系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产业突破性创新提供约束、激励和导向作用,减少创新不确定性诱发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加速。第三,区域关键技术发展政策,有利于对创新主体进行正确的政策引导,增强突破性创新的有效性。此外,体系内有效的创新合作机制,有利于形成产业创新、资源共享、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的创新合作体系,提高突破性创新的成功率。

      

      图1 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关系

      2.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创新网络是突破性创新产生的结构主体。一方面,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突破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为创新实施主体带来互补性资产(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服务等),并通过创新参与者间的互动和协同合作,减少交易费用,加快突破性创新速度,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辅助技术的生长,由此带动相关的管理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创新网络可以有效地集合人才、资金、平台等各种创新要素,使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提高创新合作效率,协调并促进区域突破性创新活动有效展开,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创新。

      3.大型创新型组织(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或科研机构)既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主要力量和实施主体,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突破性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层次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因此,单纯意义上的小企业是难以单独完成突破性创新的(张洪石、陈劲,2005)。大型创新型组织在集聚创新资源(创新资金、科技人才、平台构建)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支撑;同时,大型创新型组织具有较强的创新管理能力,能够有效集成创新优势,依托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和引导外部资源,形成创新合力(高怡冰、林平凡,2012)。

      根据上述分析,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从四个方面实现:第一,区域创新范围内各行为主体能够利用创新体系营造的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进行充分高效的互动,从而活化创新资源和信息,增加创新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产业突破性创新引导力。第二,基于区域创新网络建立起高效的服务创新体系,有利于创新主体加快创新成果外溢及产业化转化速度,实现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形成中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环节,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到后端的投融资服务、突破性技术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有效衔接,对突破性创新过程提供全面和及时的服务。第三,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组织,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施和产业转化主体。第四,创新体系内相对完善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能够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条件,促进创新要素的集成整合,使创新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加快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突破性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升级

      1.区域产业突破性创新过程实质是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再建设的过程。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产业创新升级。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关注产业发展的尖端技术和前沿技术,改变传统的创新路径,推动制度创新,以保证技术与市场的有效融合,创新区域系统性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的动力体系,其结果是培育出新的核心技术链,完善了产业创新价值链,延伸并拓展了产业边界,创造了新的社会需求效用,实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构再造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区域创新体系调整优化。由于突破性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技术轨迹,具有突破性和新颖性,许多原有的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不能适应它的出现(赵明剑、司春林,2003)。因此,第一,突破性创新过程迫使区域内必须完善创新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第二,随着区域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高,必然要求政府重构区域创新战略。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大大增强了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有更高的创新战略目标指引,调整区域创新资源利用方向,重新制定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实现区域内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实施更高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战略保障。第三,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形成区域创新合作网络。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内的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高,突破性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必然推动和强化创新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组织在创新资源要素的培育、集聚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第四,推动区域创新制度升级。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区域内新形成的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一方面填补原来的制度空白,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及交易成本,提高了产业突破性创新的成功率和产出效率,提升了产业突破性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已成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竞争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未来20~30年,科技的突破性成果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周期的主要动力,科技革命及产生的创新效应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链关键环节,形成新的价值链治理结构①。产业国际分工的重组和扩散转移,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加大产业链融合,实施产业重构和提高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提供重要的战略契机。这是推动区域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从区域间和区域内部来看,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支撑,有助于区域创新主体超越一般创新演进范式,重构产业技术链和价值链,改变一般产业技术变革路径,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区域经济培育新的增长极,基于突破性创新形成的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关联效应能够为区域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并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提供有力支撑。从创新主体和产业环节的重构来看,在突破性创新能力作用和推动下,创新体系覆盖的区域范围将逐步形成以突破性创新组织为依托的群体,形成强大的技术集聚中心。创新群体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链,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链、价值链环节向高端延伸,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区域经济调整升级,增强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产业竞争的主导权。可见,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产生和能力的形成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见图2)。

      

      图2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一)外部动力机制

      1.科技革命及全球价值链重构是形成区域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体系的重要诱因。全球金融危机正诱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示出发生革命性技术突破的征兆②。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革命的推力和本身的技术优势,力图维持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希望抢抓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的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在全球科技创新中把握主动权。全球价值链布局和变化规律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而全球价值链演进的基础是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则发源于科技革命,并由科技革命引发资源形态和空间优势的变化,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并最终体现为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环节、网络结构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这表明,全球科技革命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为产业突破性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导向,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机遇,培育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就能够赢得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新布局,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突破性创新,创造新的价值链关键环节,构建自主发展网络,改变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提高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布局中的话语权提供了战略契机。

      2.政府在区域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化结构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吴咏虹,2003)。由于信息不对称、创新的外部效应等原因,突破性创新仅靠市场作用和创新主体推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直接政策作用才能够实现。政策工具是政府合理介入技术创新过程、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有效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朱雪伟等,2007)。政府能够创造有利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政策环境,也可以为突破性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张洪石、付玉秀,2005)。此外,创新主体在突破性创新活动过程中,对创新要素有特定需求,需要特殊的创新资源,在创新组织化活动和产业化完善阶段,往往需要与一般创新不同的环境和创新组织机制,这就需要政府设计相应的政策,影响和服务突破性创新战略的实施,激发创新主体形成创新动力,组织调配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区域竞争推动创新主体增强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以保持和提高优势地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产业竞争不断加剧,区域原有竞争优势可能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而转变为竞争劣势。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其实质上是从产业创新角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任保平、郭晗,2013)。产业创新要求在产业层次和产业能力上有所突破,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迈进。全球价值链深刻影响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是后发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而技术先进性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朱瑞博,2011)。因此,区域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产业结构以提高全球竞争位势,以获得新的全球化分工利益。这就要求创新主体结合区域原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增强突破性创新能力,培育新的产业环节,在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产业层次更高、带动性更强的创新型结构体系,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此外,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是产业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的重要基点(金碚,2004)。区域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创新主体通过突破性创新,促进本地区新兴产业的形成,培育产业技术制高点,形成产业增长极,在为区域培育未来经济竞争的新支点的同时,重新确立创新主体新的竞争优势。

      4.市场需求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动力。突破性创新所具有的创新成果独占性,不断促进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和整合,而且能够引导消费观念的变革,创造潜在消费需求,如随着信息制造技术的突破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使得个性化设计和生产更加便利,加上信息网络的覆盖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市场需求。从竞争主体来说,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则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最大动因。显然,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实力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已经有条件培育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建立产业技术领先优势,创造出技术产品的提前量,从而培育出新的市场需求,控制未来价值链网络的重构模式和价值链治理规则,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内部激发机制

      1.资源和能力积累所形成的动态创新能力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体系形成的基础。企业要想从突破性创新中获得创新租金,互补性资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Stieglitz,2007)。具备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创造差异化的技术优势,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可见,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Teece,et al.,1997),这种能力也是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积累起来的核心竞争力。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能力逐步积累到突破性增长的过程,因此,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是企业创新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和转化。

      2.竞争内生动力是产业突破性创新产生的直接动因。突破性创新具有改写市场竞争的技术规则和经济规则的功能。在创新主体动态能力的作用下,新技术不断加快替代原有技术,呈现出技术轮番淘汰的循环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性。产业突破性创新使新旧技术的动态变化表现出强烈波动的特征,驱使企业内部建立不断识别、获取、利用甚至创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创新体系。企业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分析产业链内部和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从中找到突破性创新的切入口,不断增强突破性创新能力,用突破性创新能力去压制竞争者的一般性创新能力,占据技术发展轨道的领先地位,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实现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

      3.高附加值回报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区域创新体系下的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够推动创新技术演进成为产业主导范式的技术,进而获得长期的、可靠的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垄断性收益,同时也能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价值内涵,拓展区域内产业发展的边界。突破性创新过程形成的创新技术或产品服务是创新组织有效的竞争手段,能够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提高各竞争主体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建立更高的技术壁垒,构建起新的竞争平台,从而大幅度提高突破性创新主体的竞争优势。正是这种追求高附加值回报的利益驱动,导致突破性创新在产业群体内形成强大的正能量,激发各竞争主体向产业内创新极点集聚,产业资源向创新极点配置,加快实现产业内和产业间突破性创新的进程,使区域内形成更强的突破性创新能力。

      (三)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及转化机制

      1.在企业层面,企业通过突破性创新,快速进入产业技术前沿领域,形成并更新核心技术,达到企业价值创造方式的创新与提升,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出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迅速切入到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高附加值化,也建立起核心能力向现实竞争力转化的新型模式。

      2.在产业层面,区域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和提升,要求创新主体密切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寻找突破性技术,并与新的商业理念相结合,设计和再造产业价值链,突破对原有产业技术的依赖路径,形成高效的价值创造与传递系统,提升产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效应,构建产业核心技术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在区域层面,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形成和提高,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化升级,增强突破性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改变原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轨迹,变直链型经济为绿色低碳循环型经济,有效改善经济系统的绿色功能,有效降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由此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第一,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结果。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和提升过程不仅是创新网络各参与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突破性创新实施主体运用突破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即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目的不仅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更重要在于突破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及推广,改变原有产业技术发展轨道,形成新的核心技术链,并由此带来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地位的突变,从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调整、升级和演进。第二,产业突破性创新是基于技术创新实现价值环节跃迁的过程。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实施突破性创新形成群体创新的链式反应和高级别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产生区域创新发展极,促进区域产业核心技术链形成、产业链的重构和价值链地位跃迁。第三,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高,表现为区域内产业创新主体行为的重大转变。分析表明,在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创新群体以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为基础,通过持续的群体性创新行为,构建起高效的创新网络,形成参与市场竞争新的支撑主体力量,从而增强产业创新驱动能力。

      ①在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的作用下,处于生产环节(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对高端环节和链条(发达国家)的竞争和反控制,导致全球价值链内部结构不断复杂化。科技革命能够带来全球价值链的根本性变化,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在近20年中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价值链条经历了多次转换。

      ②黄茂兴:《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战略选择》,北京: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2011年12月12日。

标签:;  ;  ;  ;  ;  ;  ;  ;  ;  ;  

区域创新系统中产业突破创新能力形成机制研究_科技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