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社会工作论文,后现代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论是社区工作、小组工作还是个案工作,都涉及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工作者如何有效影响受助者。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扩展,对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社会工作的这一基本问题。
一、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困境
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把受助者视为需要帮助的人(病人),社会工作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受助者的问题进行界定,并为受助者提供改进的建议。与受助者相对应,社会工作者则被视为专家,依据“客观”科学的立场分析受助者的问题,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价值偏好排除在辅导工作之外。[1](P1-40)虽然,一些社会工作者意识到这样的辅导模式太突出社会工作者的中心地位,希望把受助者也纳入到辅导模式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以提高受助者介入辅导活动的积极性。[2](P10)但是,就本质而言,受助者依旧被视为需要帮助的人,需要依据社会工作者所确定的目标、标准以及具体的方式调整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提出以人为本的辅导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以受助者为中心,根本改变原有的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的辅导模式。[3](P45-66)罗杰斯强调,受助者也像社会工作者一样,具有自己的主观的生活意义理解,社会工作者无法真正完全理解受助者。社会工作者所能做的,是通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等方式,与受助者建立信任、接纳和融洽的关系,让受助者在宽松的气氛中逐渐接纳自己、理解自己,使自己的自我经验和自我概念趋于一致。[3](P72-75)罗杰斯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有效帮助受助者。从形式上看,罗杰斯的人本辅导模式与原有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根本不同,以受助者为中心,希望受助者自己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途径。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罗杰斯的辅导模式并没有摆脱原有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基本分析逻辑框架。罗杰斯依旧把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视为相互独立的个体,在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只提供受助者改变的外部条件,借助于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信任、接纳和融洽的外部条件,受助者就能发生有效的改变。可见,罗杰斯依旧像原有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那样以一个价值标准确定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辅导关系,辅导者依然是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中心。
如果以辅导者为中心构建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受助者就被确定为需要改变的对象,改变的标准和改变的方式都由辅导者确定。虽然这样的极端辅导模式并不多见,但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包括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在辅导关系中都把辅导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中心,强调辅导者是正常的、健康的,不需要改变。这样,受助者的改变都必须依据辅导者的价值标准作出判断是否合适。因此,即使这样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使受助者发生了有效的改变,也会不自觉地忽视受助者自己的独立分析、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可见,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在逻辑构建上根本忽视了受助者的独特性、个别性,与社会工作倡导的基本原则相违背。[4](P50)
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应尽可能剔除自己的价值立场,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因为价值立场被视为个人的主观偏好,只有坚持中立的态度,才能使辅导工作科学、有效。事实上,每个人的观察、分析中总包含自己的价值偏好,没有人能将这两者截然分开。辅导者也一样,他在辅导工作中总涉及自己的价值偏好。如果在辅导过程中坚持价值中立的态度,辅导者就会忽视受助者的价值视角,使社会工作成为技术的附庸,根本失去社会工作的道德操守——对人的真正关心。[5](P1-10)
可见,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把辅导者作为辅导工作的中心,坚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这在逻辑构建上与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相冲突的,使得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处于两难的境地中:专业化会导致对社会工作道德操守的丧失,非专业化则无法保证辅导工作的科学性。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显然,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困境实质是实证主义逻辑构建的困境,即把人从其实际生活中抽离出来,分析、考察其本质和特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实证主义的二元论进行了批判,指出现代知识的逻辑构建基础是二元分离的思维方式,例如,把人既视为是一个主体,又作为客体等。这样,辅导者的价值因素自然被视为与客观观察、分析相对立的部分,需要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
就理论构建的基本逻辑而言,后现代主义思潮根本改变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认识必然包含自己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价值介入的特征。[6](P123)因此,理论构建就不仅仅是“客观”理性分析,同时涉及对人的道德因素的考察,需要批判传统的限制。在了解行动者的过程中,不是借助保持“客观”中立态度的观察和分析,而是依据对行动者不同价值视角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与实证主义强调的单方面的活动不同,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6](P11),即分析者在理解行动者的过程中,行动者也在对分析者作出理解和解释,分析者对行动者的理解与行动者对分析者的理解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行动者具有与分析者一样的主体地位,两者平等地沟通交流。
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代表之一利奥塔对知识形式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知识不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并提出叙事知识。[7](P41)利奥塔强调科学认识要比一般认识更为确定、更为规范,但它们都是主观对客观的观察和描述。而叙事知识不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谈论的知识,因此远远超出科学的范围。同时,利奥塔认为,叙事知识不仅仅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或描述有关对象的认识,它包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际沟通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不同于实证主义视角,他通过知识形式的分析把日常人们所谈论的知识扩展到所有层面上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意识层次。他让人们从一般的分析、理解转向实际的日常对话,根本突破了实证主义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置于抽离生活的分析研究框架下的基本研究视角。
法国另一位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福柯在其《知识考古学》中明确提出“话语实践”概念,希望克服传统的理论思辨和实践感性的形而上学的划分。他认为,话语实践是人们面向自己经验的过程,并按照特定规则陈述、表达这种经验。[8](P61)福柯指出,话语实践虽然没有形成科学知识,但是它是科学知识得以建立的基础,具有经验性、实证性特征。显然,福柯的这些描述与利奥塔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想根本摆脱实证主义的影响,把日常生活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强调话语——日常对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福柯看来,传统的思想史、认识史和各种科学史都追求一种无差别的普遍规律[8](P220),而他要借助话语实践寻找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的差异性,采取一种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的途径。
与福柯追求差异性相呼应,利奥塔在《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中指出,普遍性原则是虚假的,无法实现的,知识分子应该放弃普遍性的观点,回到真实的现实世界,追求多样性和个别性。[9](P120-121)利奥塔强调,追求普遍性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互分裂的二元思维的必然结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根本突破了实证主义的逻辑框架,要求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话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强调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追求多样性和个别性。
三、多向价值视角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
仔细观察人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任何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中与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时与自己)的对话,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价值视角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是说话者,一方是倾听者,共同谈论某件事情。任何个人的想法和行为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同时受到与之沟通交流的对象的影响。因此,任何个人在日常对话过程中都必然会与不同价值视角相碰撞。可见,从单向价值视角出发考察辅导者和受助者是不现实的、虚幻的,是实证主义基本思维逻辑影响的结果。如果从多向价值视角理解辅导者和受助者,多元化、异质性就不仅仅是一种信念,而是辅导者和受助者在实际的日常对话过程中理解他人、把握自己的状况。越能将他人不同价值视角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对别人的理解就越准确,也就更了解自己。这样,多元化、异质性就具有了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意义,消除因价值因素引入社会科学研究而带来的客观性难题。
如果以多向价值视角为基础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其理论的基本逻辑就会发生变化。辅导者与受助者一样都不再被视为实体,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这样,逻辑分析的起点不再是哪个个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个体间相互遭遇的交点,即个体日常对话过程中不同价值的展现状况。个体的任何对话都展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价值的交流状况,个体越能将不同价值展现出来,就越能接近对方。因此,多向价值视角的逻辑分析起点是不同价值遭遇的交点,从而能从多向价值角度确定个体的日常生活对话状况。
多向价值视角的引入不仅改变了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逻辑分析起点,同时也使逻辑分析的指向发生变化,不再注重个体的结构和本质,也不再关注个体的发展过程,而是探讨不同价值的碰撞和展开。无论辅导者还是受助者都得参与这种碰撞,并在碰撞过程中展开。因此,多向价值视角注重理解个体的不同价值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以及具体的展开过程。当然,这种分析逻辑的改变就要求辅导者和受助者不再注重实证主义所强调的理性分析——对“客观”知识的把握,而是关注感受中的批判性——对不同价值的开放。通过对不同价值的开放,让不同价值纳入到个体视野中与个体沟通交流,逐渐接近对方。
个体的不同价值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必然涉及权力的运作,是不同张力的相互角逐过程。个体总是在运用自己的已有资源与他人沟通交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筹划未来的发展。因此,这种多向价值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总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这里所说的不平等并不是指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即使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结构不平等也是在动态的多向价值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显现的,它体现为个体的具体筹划过程。显然,这种不平等交流方式的核心是一种价值视角对另一种价值视角的掩饰。要消除这种不平等交流方式,就需要将不同价值视角纳入个体的视野内并与之交流、碰撞。可见,不平等交流方式的消除过程也就是个体逐渐接近交流对象,实现真实性的过程。
多向价值视角的引入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辅导关系,辅导者与受助者之间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专业辅导关系,而是两个具有不同价值视角的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展开。就受助者而言,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强调受助者是一种接受辅导和帮助的角色,只有那些被视为异常的行为、想法、情感和动机等受助者的生活部分才能纳入专业辅导关系内,接受辅导者的帮助,而受助者的其他生活内容通常不成为辅导者关注的对象。这样,在接受社会工作专业辅导过程中,受助者的生活被人为地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个部分,辅导者的辅导工作有意或无意地加强了这种划分。虽然罗杰斯的人本辅导模式强调受助者的整体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依旧是以辅导者的价值为标准的。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根本打破了传统社会工作辅导关系的框架,要求受助者的整个生活都纳入到辅导关系中,受助者的生活不再被视为正常或者非正常,而是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将他人不同价值视角更充分地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因而,这种辅导关系的转变相应地要求关注的焦点转向受助者的未来,即受助者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而不是受助者的过去,他的问题是什么。
多向价值视角引入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辅导者不再是专家、指导者,辅导关系也不再仅仅限制在辅导室或者专业知识领域,辅导者的整个生活都纳入到与受助者的沟通交流中。与受助者接受帮助相对应的是辅导者的指导,这两者构成了传统的专业社会工作辅导关系。显然,不仅受助者需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辅导者也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限制。
传统社会工作辅导关系强调辅导者与受助者之间是一种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在整个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中,辅导者与受助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辅导者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受助者则处于被指导的地位。罗杰斯认识到了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局限,要求辅导工作以受助者为中心。显然,罗杰斯所强调的以受助者为中心的辅导关系是对传统辅导关系的反叛,但其基础依旧是外部观察的实证主义逻辑。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则不同,它强调辅导者与受助者总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中,双方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影响对方。作为社会工作辅导者应当努力将受助者的不同价值视角引入自己的视野中,与之沟通交流,尽可能减少相互之间的不平等。辅导的过程就是逐渐消除这种不平等的过程。
与此相应,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强调,辅导者与受助者之间的辅导关系是不同价值视角相互碰撞、相互交流,逐渐展开的过程。虽然一般社会工作辅导模式也认为,辅导者与受助者之间的辅导关系在辅导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特征,但是辅导者与受助者的基本地位并不会发生变化。在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看来,辅导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不断地面向未来的展开变化中,辅导者所需关注的是,如何在这变化过程中与受助者的不同价值视角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逐渐接近受助者。
多向价值视角的引入还会影响社会工作的辅导技巧,如果把受助者的社会关系放在多向价值视角来考察,那么影响受助者的社会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像亲子、朋友和同事等等。哪些关系的影响最重要、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如何,则取决于受助者的具体交往场景、受助者与谁交往、怎样交往等。显然,受助者的交往关系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样,对受助者的理解就需要从受助者与他人交往的具体展开过程中才能把握,避免预先设定某种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模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受助者面临的挑战,贴近受助者。就受助者整体生活状况而言,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受助者生活的整体性。因为,只有在具体的受助者与他人交往的展开过程中,我们才能确定哪些因素影响受助者、影响的程度怎样以及如何变化等,才能从整体角度把握受助者的生活状况。
就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而言,如果采用多向价值的视角,就可以把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和社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是个案辅导、小组辅导还是社区工作,都涉及受助者与他人交往的关系。个案辅导是帮助受助者如何有效与他人沟通交流,小组辅导和社区工作也一样,只是涉及的辅导场景和介入手段不同。这样,辅导者就可以根据辅导的场景和受助者的交流状况综合运用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和社区工作不同手法,有效帮助受助者。辅导者甚至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综合运用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和社区工作等介入手法。可见,如果采用多向价值的视角,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就可以更多地取决于受助者的要求,而不是取决于辅导者自己的偏好。而如果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社会工作辅导方法,就会把受助者或者外部环境视为问题,这样,不仅忽视社会问题是双方或者多方相互交往的方式和结果这一事实,而且容易产生机械区分社会问题的现象,从而影响辅导方法的整合。
采用多项价值视角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有效整合个案辅导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动力等不同流派的技巧和方法。如果从多向价值视角来看,受助者的日常生活对话可以具体分为听和说两个部分。听是指受助者如何有效理解他人,这方面可以采用认知流派的辅导方法和技巧;说是指受助者如何有效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方面可以采用行为流派的辅导方法和技巧。无论是听,还是说,都是帮助受助者对不同价值视角采取开放的态度,让不同价值视角纳入到受助者的视野内,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无论怎样,受助者总是无法完全做到与他人平等的沟通交流,也就是说,受助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以自己的价值视角掩饰他人的价值视角。这样,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就会形成张力。这里就需要运用心理动力学派的技巧和方法。可见,在社会工作的整个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必须根据受助者的交流沟通状况综合运用认知、行为和心理动力等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是以实证主义逻辑为基础的,要求辅导者以专家的身份帮助受助者,与受助者建立专业合作关系。后现代主义思潮根本打破了实证主义的二元思维的逻辑框架,为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就是希望以日常生活对话为基础,把辅导过程视为辅导者与受助者不同价值的碰撞和交流,以及如何将他人不同价值视角纳入自己的视野内,并与之沟通交流的展开过程。这样,辅导者与受助者的整个生活都需要纳入辅导过程,辅导关系和技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上讨论的多向价值视角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只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为社会工作提供不同于传统辅导模式的新的视野,并希望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整合和运用传统社会工作的不同辅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