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引进外资可能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进外资论文,大开发论文,可能性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2)01-0019-03
一、我国吸收外资简况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迅速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国曾利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以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左”的思想影响,利用外资于较长时期内处于停顿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按照中央决策,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采取了一个从南到北、由东向西推进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吸收外资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
1979年~1986年为起步阶段。此期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且多集中于四个经济特区。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中央先后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试办经济特区,对吸收外资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在我国吸收外资的这一起步阶段,经验缺乏、立法才刚刚起步,吸收外资数量不多。1983年后,中央进一步放宽吸收外资的政策,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被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州、闽南三角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这些城市和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实行了优惠政策,同时采取了扩大地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并逐步完善立法。这些举措的实施初步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吸收外商投资开始加快。
1987年~1991年,为我国吸收外资的持续发展阶段。此期全国利用外资协议金额总额为331.9亿美元,实际利用167.5亿美元(注:数据资料来源:陕西省外经贸厅外资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及若干实施办法对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商投资举办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享受更为优惠的待遇,外商投资的产业方向指引规定也相继出台。这一阶段,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结构有较大改善,生产性项目及产品出口企业大幅增加,宾馆、旅游服务项目的比重大大降低,外商投资的区域和行业有所扩大,尤其是台资投资的领域和行业。
1992年~199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到1993年全国利用外资协议金额为169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85.3亿美元(注:数据资料来源:陕西省外经贸厅外资处。)。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之后,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6个沿江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使我国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吸引外资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大发展。
1994年至今,调整发展阶段,外商投资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利用外资的重点也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结构优化[1],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大跨国公司进入我国。
就吸收外资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吸收的境外投资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其他的来自美国、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国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均已在中国设厂,中国已成为世界投资热点是一不争的事实(自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吸收国)。我国吸收的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广东省吸收外资的项目数和外资金额均居于全国首位,其次是均处于沿海的福建、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近年来内地省市吸收外商投资的速度一直在加快,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定之后更为明显,但吸收外资的数量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较小。例如,西北五省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利用外资的比重至今仍然占不到2%。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吸引外商投资问题——引进外资的区域性转移的可能性分析
如前所述,尽管从总体上说,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已经很大,但区域分布很不平衡,中西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原因,外资进入较少。外资在东部经济的腾飞中起了巨大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也决不能离开大量外资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仅是陕西省未来15年内要完成其启动大开发的基础建设项目就需要2 700亿元人民币,这样大的资金缺口显然不能仅依靠国内资金,更不可能完全依靠中央政府予以解决,而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大量地利用外资。此种大开发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在中西部各个省区中均是一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但外资能如中西部所期待的那样流向中西部地区吗?这一外资投向的区域性转移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成功的?在此我提出以下看法或解释:
1.资本运动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的投向
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即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竞争中,等量资本有获得等量利润的权力。利用外资作为资本的一种跨国界流动只是资本运动的一种方式,亦遵从这一规律[3]。一笔资金投在所属国或外国,是这一区域或是彼一区域(是中国东部或是中国中西部),其本质的决定因素是利润率的高低。
2.中西部能为所引外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历史上,中西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外资进入很少(长期以来占全国实际吸收外商投资额的10%不到),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无疑是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虽然中西部开放程度较低,但通过最近几年来的开拓发展,在吸引外资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上已大有改观,是一市场潜力巨大的、具有高额利润率的高投资回报率地区:中西部省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政府与居民的开放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政府推行了以“精政”、“服务”为核心的提高行政效率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如陕西省砍掉了657项审批项目,精简率为44.54%[4];地方政府有关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更加具有透明性: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央明确了实施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了今后将加大在中西部的投资力度,各有关地方政府依照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投资产业准入指引的特别规定均在考察了当地实际情况后于各自的地方法规中做出了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的规定。
3.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进入中西部的外资提供了获得丰厚利润的可能
美国“新经济”奇迹本已衰退,"9·11"恐怖袭击及其后的战争选择致使美国国内消费信心指数低迷,投资市场遭受重大打击,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刺激措施亦未显出明显作用。一度是国际资金投资焦点的美国市场也开始体味寒冬的滋味,大量资金离境,力求寻找新的投资场所,数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稳定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热点。大量国际资金均对投资于中国产生兴趣,APEC会议场内场外均涌动着投资中国的热潮。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在经历多年的徘徊停滞之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入世更使得熟悉国际竞争通则的外资为中国市场的潜力所牵引。
当年东部开始吸引外资的经济环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全国一盘棋,东部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均有国家政策性的巨大倾斜的支持[5],目的是在东部发展之后能够辐射和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后,我们看到,东部有大量的资金正在流向中西部。一方面有东部地价、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因素,更多的是认准了中西部经济将长足发展的趋势,认识到了在中西部进行投资将带来比在东部地区更丰厚的投资回报,这一比较优势应该也是外资进入中西部时考虑的因素。
外资优先进入中西部还有着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因素的保证。东部沿海的产业层次优于中西部内陆省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是一不争的事实,正如当初亚洲四小龙的进一步发展要进行产业升级而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中国东部现在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中西部的进一步发展肯定会接受这一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中西部与东部在中国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同台竞技,中西部有胜出的可能:超常规发展模式实践的可能结果[6]。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恩(Lawrence R.Klein)教授认为,中国加入WTO最大的好处是很多的外资将涌入中国,将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使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经济发展不必重复工业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路。除了上述的诸种优势外,西部在人力资源上并不缺乏,如陕西省平均每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73人,人口文化素质是比较高的。而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西部的高新科技园区均已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中西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可以为中西部以知识开发导向型的快速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是中西部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之带动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道路的后发优势的关键[5]。再加上大量外来资本的进入,西部进入新经济发展轨道的前景非常乐观,外来投资获得丰厚经济回报应是题中应有之意。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部地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的持续发展有赖外资发挥重要的作用,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亦有现实可能性,但正如众多关于中西部开发的研究成果或结论所指出的,理清思路,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大开发才会真正得到启动[7]。所以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吸引外资工作中,从思想认识上要实现从依靠政策优势转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的转变,惟有中西部省区专注于构筑起一个软硬环境皆宜的投资大环境,中西部地区才能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将引进外资的可能性变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这还需要中西部地区政府和民间各个社会层面于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共同努力。
收稿日期:20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