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医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更是古代哲学、文化的传承。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如:肝胆相照、沁人心脾、病入膏肓、良药苦口、君臣佐使等等,不仅与中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可以说,中医思想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将以“肝胆相照”为例进行简单的探讨。
“肝胆相照”,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史记·淮阴侯列传》曰:“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2]。其经典事例贯穿古今。那么,为何要用五脏六腑中的“肝”与“胆”来进行描述呢?这就需要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中进行解释了。
肝胆在解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肝的解剖位置,《内经》曰:“肝大则逼胃迫咽”,“肝高则上支责”,“肝举而胆横”,虽然并没有明确指出肝脏的位置,但是大概可以知道是在膈下,毗邻胃胆[3]。《黄帝内经八十一难·四十二难》对于胆的描述是:“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2],表明肝胆同处横隔之下、右胁之内,且胆为囊状,附着于肝叶。西医解剖学也通过研究表明肝处于人体的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胆囊位于人体的右上腹,肝脏的下缘,并借助疏松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的胆囊窝里,其血管、神经均来源于肝脏的分支。胆囊、各级肝内胆管、肝脏毛细血管、肝外胆管等组成胆道系统,肝与胆也共同发源于末端腹侧壁内胚层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肝憩室[4]。
要想更深刻的领悟中医理论对认识肝胆,就不可仅仅的局限于解剖对于肝胆的描述,肝胆的生理、病理才是更需要掌握的知识。肝与胆的生理联系主要通过共司疏泄与共主勇怯这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东医宝鉴》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为精”,表明胆汁是由肝之余气聚集而成。肝之精、气、血充足,则胆汁可生;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才可正常泌出;胆汁正常泌出,又可以反过来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孙思邈也在《千金方·胆腑脉论》中谈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关于肝胆共主勇怯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写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5]。肝脏的谋虑功能可以使人有谋,但是有谋无勇是不可成事的,所以还需要胆之决断的配合,才可有勇有谋,谋而不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了胆汁是由肝细胞所产生的。同时,胆囊的动脉血主要来自肝动脉,胆囊的静脉血汇入门静脉,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是同时接受20%的肝动脉与80%的门静脉血液[6]。
肝胆的生理功能决定了病理的密切联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一书中谈到:“夫肝经与胆经为表里,邪入于肝,未有不入于胆者,或邪从胆而入于肝,或邪入于肝而尚留与胆,彼此正相望而相通也......故治肝而胆之邪出,治胆而肝之邪亦出也。”所以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不仅会出现肝气郁结或者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还可使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胆汁的淤积,引起一系列黄疸症状。肝气郁久,则气郁化火,火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内扰心胆,形成胆郁痰扰证,临床表现为胆怯易惊、惊悸、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肝病可及胆病,胆病也可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伤寒论》认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7]”等经典古籍阐明了口苦是胆病的主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医学通过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急性黄疸型肝炎等疾病会对胆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着“肝胆相表里”的关系及发生“肝病及胆”的转变[8]。据叶有强[6]等人研究表明,肝病合并胆囊异常发病率为40.36-98.94%。主要的胆囊合并症有胆囊壁增厚毛躁、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囊癌等。其中,肝脏疾病导致胆囊壁异常的主要原因有[8-10]:1、胆囊收缩功能下降、排空延迟,造成胆汁的浓缩、粘稠,浓缩后的胆汁再刺激囊壁发生改变,引起化学性炎症,最终使胆囊壁增厚、水肿;2、肝炎病毒或细菌可以直接随着胆汁侵犯胆囊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使胆囊壁发生病变;3、门静脉高压会使胆囊静脉回流受到限制,胆囊就会产生瘀血,形成水肿;4、醛固醇主要作用是使细胞外液的钾浓度增加,钠的浓度降低,当发生肝炎性肝硬化时醛固醇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渗透到胆囊组织间隙,白蛋白降低,一系列蛋白代谢紊乱,使胆囊壁水肿增厚。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导致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8-10]: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游离胆红素增高,脾功能亢进,产生慢性溶血,容易形成胆色素性结石;2、肝脏病变,会影响到胆囊的收缩能力,导致胆汁不能及时进行排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胆囊结晶、结石;3、发生肝硬化时,体内雌激素的功能会下降,因雌激素可以抑制胆汁酸的合成,而胆汁酸内含有胆汁酸盐与卵磷脂,可以使难溶于水的胆固醇分散形成可溶性微团而不易沉淀形成结石,所以若胆汁酸的合成受到了抑制,则易形成胆汁潴留,最终形成结石;4、肝功能受损后,胆汁酸的分泌减少,而胆汁酸是防止钙离子沉淀的重要成分,胆汁酸浓度下降会促进结石的形成;5、胆汁中除了97%的水以外,还有许多中物质,其中能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这三者的比例平衡是保证胆汁稳定性的主要物质,可组成微胶粒,使胆固醇保持在溶解状态。脂肪肝患者,由于肝细胞内的三酰甘油合成与排泄失衡,可能会影响到肝脏胆汁的形成,从而导致胆汁中胆盐、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成分发生变化。当胆汁内的胆固醇处于过度饱和状态,则容易形成胆固醇性结石;6、当机体受到肝炎病毒及细菌感染时,可以导致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量和成分发生变化,胆固醇的浓度升高或者胆汁酸、卵磷脂的浓度相对不足,胆囊内胆固醇呈饱和状态,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引起胆囊上皮细胞代谢异常,最终产生胆囊息肉。
综上所述,“肝”与“胆”不仅在社会生活情感中需要和谐相处,在人体内更是需要处于一种“融洽”的状态。在今后的征途中,要时时刻刻带着感恩的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可将人与自然,人与疾病更好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存福.毛泽东与荣毅仁肝胆相照[J].四川统一战线,2005,6:20-21
[2]侯辰阳.浅谈成语“肝胆相照”的中医学内涵[J].光明中医,2013,28(11):2375
[3]张春晓.肝胆脏腑经络证治初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7[J].中医中药,2006,(1):47
[4]冷红.从“肝胆相照”浅析中药治疗肝病
[5]尤海玲,贺娟.“胆者,清净之腑也”理论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06):31-32
[6]叶有强,彭虹,郑芳.腹部超声探讨“肝胆相照”的关系[J]。中国医疗前沿,2013,8(4):75
[7]曹颖甫.伤寒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8]Mayo M, Parks J, Huet B, et al. Serum fibrosis markers predict future clinical decompensation in primary biliary cirrbosis better than liver biopsy,bilitubin,or Mayo risk score[J].Hepatology,2006,44(Supp.1):630
论文作者:王澜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胆汁论文; 胆囊论文; 肝脏论文; 肝胆论文; 肝胆相照论文; 胆固醇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