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平和、简洁、注重能力--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简评_高考论文

命题平和、简洁、注重能力--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简评_高考论文

命题平和简洁 立意注重能力——浅评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命题论文,平和论文,简洁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处于世纪之交,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背景下诞生的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面反映了《考试说明》的内容,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了能力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高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的原则,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其总的特点可概括为:命题平和简洁,立意注重能力,导向正确明显。现将试卷简评如下:

一、题量减少,效度提高。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结构上仍为六道大题,卷式与1998年基本相同,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在题量和赋分上,变化如下:

题量

赋分

题量 赋分

题量 赋分1998 15

30(每题2分)

7

20

4

101999 10

30(每题3分)

6

18

4

12

题量

赋分

题量

赋分

题量

赋分1998

4

20

3

10

大小作文 20+401999

4

18

3

12

大作文

60

总题量由去年的35题减少为28题。题量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相对延长,这样就给考生充分发挥提供了比较宽大的空间,使整份试卷的有效分值增加,区分度也有所提高,对选拔更加有利。

二、切合实际,贴近生活。

今年的语文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整体立意准确,情境设置严谨,设问科学,题目的设计切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贴近生活,体现了大语文观,即“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Ⅰ卷的语知题和第Ⅱ卷的语用题,选的多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而又易误的语言材料。如“冷寞”(漠)、“一愁莫展”(筹)等词语的字形辨析,“篡改”与“窜改”,“融解”与“溶解”等词语的词义区分,关联词语的选择,成语的运用,病句的确认,信息要点的提炼等。这些内容考查了学生“活”的语言的能力,对于测评考生实际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信度,同时也引导中学语文教改要在提高中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上有所突破。文言文选材平实,题目的编排,由词义理解到句意理解,再到整体把握文意,由表及里,难易安排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很好地体现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在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兼顾课内知识,如第12题对虚词的理解,四个句子来自教材,第13题省略成分的理解在教材的“思考和练习”中多次涉及。现代文阅读中碰到的信息的筛选、辨别、转换、表述等能力,也是现代文学习中经常用到的。

整份试卷,情境的设置颇具时代气息,如再就业工作、家用电器降价、资助失学儿童、奥运会贿赂丑闻、新闻发布会、共和国五十诞辰等。科技文自不必说,就是第四大题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造宣言(节选)》关于教育的创造性的理解,也正与当今教育反对僵死的灌输、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育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合拍。尤其是作文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让学生讲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途,给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进入无限的时空去创造、去发挥、去发明,这正符合青年人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三、强调素质,注重能力。

今年语文试卷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顺应形势,加强了对素质、能力的考查。试卷很好地贯彻了《考试说明》和教育部考试中心《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关于“进一步加强能力考查”“使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得以发挥”的建议,不光是不再考查名言名句和文化常识等记忆性的内容,而且没有了汉语拼音的识记、标点符号的规范判断,就是文学常识的考查也不是单凭记忆那些现成的定论和作家作品的对应关系就行了,而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导向,强调了整体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查。

1.要求有开阔的视野。今天的语文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语文课本知识的简单接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中外名著、电影电视、店名广告、民俗风情、政策法规等,学生语文的触角都应当涉入,学生的知识背景必须丰厚。懂得“美轮美奂”本形容屋舍的华丽、高大众多,就可以知道其不可陈述“石刻作品”;知道莫泊桑还有出名的《漂亮朋友》等长篇小说,才能够判断“只写短篇小说”表述不正确。

2.要求有扎实的语言信息处理能力。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并能很快地从客观实际中辨别、筛选、确认,从而获得必要的信息,并能够进行提炼加工,依照要求定向表述。第26题,要求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的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考生在完成此题时,首先必须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到这个信息共有240多字,应当概括为不超过22 字的“包括价格变动状况”的要点新闻。那么,有哪些要点呢?分析可知, 应当包括:①3月1日——时间; ②电话通话费、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邮资——可概括为“电信收费”和“邮资”(抓住“与……进行了调整”一句)的陈述主体;③价格有升有降的变动状况——陈述内容。 “2月28日上午”等不属于“传出的信息”。如果在思维上有所偏差,就不能筛选出信息的要点,更不能在规定的字数内将一句话新闻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文字传递的信息的处理能力的考查在诗歌鉴赏、科技说明文阅读、文学色彩较浓的议论性散文《创造宣言(节选)》的理解等试题中同样有所体现。这样的题目有利于纠正中学生的死记硬背、不注重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倾向。

3.要求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指在严密的逻辑思维基础上的灵活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思维的外化,使思维更加明晰规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集中体现。今年试题的第Ⅱ卷体现了这一方面能力的考查。第27题,以模仿造句为依托,表面上是只考排比,其实综合考查了排比、比喻、比较三种修辞的理解和运用,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能力题。完成此排比句并不易,句式是“五十年像……”“有……也有……”,“前后照应”要求第一、二两条横线的内容必须是比喻、比较的句子,第三条横线上陈述的对象必须是第一条横线上的喻体,并且还应注意到与“永远”“刚刚”“还在”等表状态词语的关联,句式与主谓陈述句“长河永远奔流”等相同。假如思维不严谨,语言运用能力不强,是不会轻易得到这5分的。

4.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创造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是21世纪的主题,也是现代教育个性化的具体体现,今年的考题就注重了考生创造力的发挥。陶行知强调教育者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要鼓励学生创造,别具一格、富有科幻色彩的60分的作文更是给了学生以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考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今年的作文题具有极强的突破性:不以审题难为学生,题目一看就懂;不限文体,除诗歌外,其他文体皆可;淡化表达方式,已明确表明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编造故事(已往高考作文从未允许过),可以发表独立见解,也可以展望美好前景;自拟题目的特点也给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一作文题要求学生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方方面面的知识,占有的知识越多,融通知识的能力越强,那他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见解就会越深刻,展望就会越有超前意识,让平时注重知识积累和社会积累、善于思考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给应试教育敲响了警钟。想象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极为重要,语文课本上就有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中国科普作家吴岩说,科幻是培养一个民族科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摇篮。也难怪大型科普杂志《科幻世界》今年第7 期意外地“泄露”了这道作文题。该刊于卷首刊登了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文章,讲述了通过记忆移植实现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可见,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是新世纪的呼声。

四、白璧微瑕,美中不足。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富有新意、受到好评的同时,仍存在瑕疵和可商榷之处:

1.标点应更规范。1989年高考语文题以选择题(句号、冒号、破折号和逗号)的方式考查了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高一册)中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后的标点。因为该语段其下的内容都是可说的“道理”,本该用冒号;但由于表示提示下文的冒号只能管辖至第一个句号(表示这一层意思已尽),所以正确选项为句号(叶老用的也正是句号)。而今年的第26题,第一个冒号后所有的内容本该都是“信息”,但其间又用了两个句号和一个冒号。如果从冒号的功能角度考虑,容易使考生产生疑虑:究竟“固定电话初装费”等其后的内容是不是“信息”?因此,宜保留第一个冒号,而用条款式体现几方面信息(也提示考生不要缺漏要点),去掉“与电话收费……调整”这一过渡性、暗示性的语句(概括要求也提高了)。另外,第10题C、D选项对诗句的隔开,已用了可以表示停顿的斜线号,则斜线号前的表停顿、语气的标点还是去掉为好。

2.标准答案应更标准。与去年的现代文阅读多项选择题评分标准一样,今年的第24题在评分标准上也值得商榷:题干已指定选“不正确的两项”(而且加了着重号),如果考生的答案超过两个,则本应视为审题错误,但“答案超过两个的,按前两个评分。答错不倒扣分”的评分标准,足以使阅卷者们产生困惑:假如某考生的答案是B、E、F三项, 是给他全分4分还是另作处理?这样的答案怎能判为全对? 如此评分标准,也易产生不该有的评分差异。

标签:;  ;  

命题平和、简洁、注重能力--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简评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