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 324000
摘要:在本篇文章中将会针对新时期建筑材料质量检验与工程质量管理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工程质量;检验及管理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这种材料的稳定性较高,在实际施工的操作中较为便利。但随着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与性能的需求都在不断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展开严格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新时期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有效措施
1.控制混凝土水泥的质量
水泥作为搅拌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品种与型号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与安全性,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物的安全性与质量,就需要科学选择较为合适的水泥品种与水泥型号。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的设计图纸来展开水泥选择工作,地基工程结构一般可以采用C20或C25型号的水泥,地基防护浆砌片石表面的抹面工作所用水泥可以选用M10水泥砂浆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混凝土与项目施工地区的环境条件来选择较为合适的水泥。此外,通常情况下水泥的强度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2.5倍,同时在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时也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建筑的混凝土设计标准要求的弯拉强度需要确保在5.0Mpa以上,所以相对应的水泥品种强度需要确保在40.0——42.5Mpa之上【1】。
2.控制混凝土集料的质量
在开展建筑施工项目之前选择混凝土细集料质量时,需要选择质地较为剪影且耐久洁净的天然砂,同时需要确保天然砂的细度模数需要确保在2.5之上,除控制好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之外,还需要确保天然砂的0.315mm之下的筛孔通过量,一旦筛孔的通过量未能达到相关的标准时,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泌水性不断提高,最终在混凝土建筑表面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表面浮浆与混凝土裂缝,所以在施工之前就需要针对沿线的沙场展开颗粒的级配与硫化物、含泥量、硫酸盐含量以及有机物含量等因素开展监测工作,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际检查的结果来确定供砂的砂厂。
3.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充分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具备检测资格单位的检测报告。同时还需要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各项性能可以充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之前,需要将其与混凝土一同展开适配与检验,检验使用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搅拌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之间是否会出现互不适应的情况【2】。
二、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1.针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在优化质量控制过程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协调质量控制不同程序。在开展单向施工操作之前,需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优化质量控制过程的方式来确保准备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并提高准备工作的全面性,同时还需要项目单位做好质量自检工作,通过质量自检工作来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与有效性。此外可以充分运用科学的方式来优化质量控制过程,通过细节优化的方式来优化质量控制过程,并合理规范工序,确保各项工序与操作立足于质量控制系统上,从而为调节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此外,在针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因各个环节的施工方式不同,因此控制的措施也会有所偏差。例如:在针对吊顶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时,需要全面控制测量放线的精准度,同时还需要对龙骨的实际安装工作展开控制,并且还需要对龙骨的标高与位置进行精准的确定,确保龙骨不会出现过高或偏离设计的情况。
2.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控制
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会对项目施工的效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项目施工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能够为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资金等为核心理念,同时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融合进实际管理制度当中,例如:针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当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时,需要根据情节严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一旦造成较为严重的情况出现需要由相关施工人员负责承担后果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3】。
3.建筑工程施工准备时的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因素促使在实际展开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提高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为市政建筑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对于建筑工程内的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其不仅包含了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工序衔接、交底工作等,同时对于承建单位、管理单位、业主等方面而言也会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施工前的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可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在实际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展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且全面的勘察工程所处地域与位置,同时还需要针对施工位置内的地质情况展开全面的勘察与检测,而后将勘察结果与施工图纸相互结合,根据地质勘测与地形考察等参数来设计施工图纸。同时,在施工之前还需要针对施工图纸展开全面的检查,由专业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并且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设计出一套或多套交底工作计划,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可抗力因素考虑进交底工作计划内,从根本上确保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此外,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管理措施中需要严格确保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与计划不符的作业行为,以此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保障。
4.建筑工程竣工后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实际针对建筑工程竣工后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绘制进度控制图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罗列出分割完毕的节点,并根据节点中可实施的项目来完成对进度控制图的绘制工作;第二个方面是在时间轴上,时间对应的是点,在项目图纸上,节点与事件相对应,起始点表示事件开始,终止点表示事件的完成,中间节点表示该节点所在箭线的事件过程;第三个方面是关键节点与时间差。关键节点为项目最佳运行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各样的影响因素导致不能运行该节点,因此需要寻找最合适时间,而不同节点与关键节点的时间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线路的选择,同一个项目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关键节点【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对施工材料展开合理、有效的控制,并通过科学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使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能够为社会经济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云.新时期工程质量管理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的新要求[J].居业,2018,128(09):16-17.
[2]李雪芬.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00217-00217.
[3]刘肖阳,王冰,刘鹏飞.公路桥梁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研究[J].居业,2017(1):31-32.
[4]周俊.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河南建材,2018(03):279-281.
论文作者:徐嘉斌,郑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节点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