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马天萍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马天萍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道路桥梁的建设项目是一种极为复杂而又规模庞大的工程项目,在施工中遇到了很多质量通病和常见的病害问题,已经威胁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开展过程中,对于各类质量病害要予以应有的重视程度,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和研究,找到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所在,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和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质量病害要坚决加以排除和治理,并且要有相应的防范策略,用来规避风险和隐患。

关键词: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和类型

1.1 常见病害类型

常见病害一般分为两大类:结构性病害,其包括路面组成、结构性病害问题等状况,初期病害一般不会导致桥梁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车辆可维持继续通行,但是缺陷问题、病害症状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道路整体结构方面的问题,如桥梁载荷能力下降。另一类是功能性病害,主要原因在于道路桥梁长期连续使用,导致预期设计功能受到负面影响,如受施工环境、施工区域要素等作用,产生功能性病害问题,常见病害包括:坑槽、松散、裂缝等。

1.2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问题

1.2.1铺装层的裂缝问题

结合工程实践状况分析可得,桥面铺装层裂缝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车辆通行等。考虑到当前在道路施工中,桥面铺装层主要是半刚性材料,这种结构可大幅提高铺装层压实效果、强度等物性参数,但不足之处在于铺装层会受到温度的大幅影响,如果桥梁工程地处严寒地区,则受较大温差影响可能会增加裂缝概率。此外,该结构形式的桥梁在后期投运后,如果车辆行驶期间发生超载、急刹车等状况,会增加表面磨损程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裂缝发生概率。再者,施工期间混凝土配比、初凝期间锯缝问题等也会引起桥梁铺装层病变状况。

1.2.2不均匀沉降问题

主要是指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主要是指地基发生沉降问题,进而会引起路表面受力不均,引发裂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勘察设计不足、施工环节偷工减料过多等引起,也有可能是未严格执行行业施工规范导致。

1.2.3端头局部受损

该病害危害度大,且修复难度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形式是:梁体的端头位置发生塑封受损、变形等缺陷。其主要起因在于:前期设计环节存在偏差,在伸缩量计算时不够精确。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端头局部受损会导致整体解耦股性能下降,见底了桥梁的适应效果。

1.2.4施工控制缺陷问题

施工中如果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控制管理,极易出现潜在隐患问题。如材料配置中,未充分考虑材料、沥青的比例,或沥青配比不合理等,均会引起沥青路面发生油包、坑洼等状况,车辆运行后的舒适度、安全性下降。此外,还有路面波浪问题,原因在于材料组成差、抵抗度弱等,导致车辆运行后,过大水平力引起了路面波浪,需要进行综合防治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5养护措施不当

道路桥梁工程处理中,需要及时进行养护管理,部分道路桥梁受地理位置、通行量及养护管理制度的影响,存在养护不及时、养护不科学的问题,导致道路桥梁放油、松散问题,降低了桥梁使用寿命,危害度不容忽视。此外,还有一些无法预知的灾害也会引起道路桥梁的功能性问题,如洪水、酸雨等,这些偶然因素需要引起业内学者的关注,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概率。

2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 裂缝处理

施工技术人员在处理桥面裂缝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桥面裂缝病害的产生原因、宽度及深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现阶段,常见的裂缝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桥面裂缝处理技术中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方面,适用于裂缝较小或早期裂缝的处理,施工人员首先应对裂缝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向裂缝中涂抹黏结剂。(2)低压注浆法。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min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

2.2 针对地基沉降问题的处理技术

地基沉降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地基加固。主要有地基土压密,脱水,固结和换填等技术,具体根据建筑物规模、损伤程度以及地基土性质的差异决定。(2)基础结构加固。多采用另设支撑结构,选择承载力较大的持力层,通过桩、支墩或其他新增基础结构,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地基上。(3)上部结构加固。除采用裂缝修补的方法,可以采用整体结构加固,即加大和调整整体结构刚度,这种方法难度较大。

2.3 桥头破损病害处理技术

在处理桥头破损病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锚喷施工技术。通过应用锚喷施工技术可以向桥头破损部位喷射硅胶材料,并进行模板加固,保证硅胶材料与桥梁结构之间能够牢固黏结。另外,硅胶材料在硬度及强度方面比其他材料更具优势,可以有效地满足病害处理的预期效果,具有强度高、凝结速度快的优势。

2.4 混凝土表层修补

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会采用环氧混凝土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在修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按照修补层的厚度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其中,对混凝土表层剥脱、开裂比较严重的位置,可在环氧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碳纤维,增强填充物的强度,减少开裂情况出现。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喷射注浆的方式对小范围的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修补。

2.5 主体结构加固

施工企业为了有效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梁端头破损的问题,必须对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现阶段,道路桥梁主体结构加固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混凝土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混凝土的截面面积,提升桥梁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加宽、加厚桥面板或加高、加大主梁梁肋的方法,扩大道路桥梁主体构件横截面,进而达到主体结构加固的要求。

2.6提升道桥日常养护意识

道桥的实际寿命一方面取决于其施工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应在日常加强对道桥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这些工作是否能够做到位,通常和道桥管理部门的基层单位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道桥养护人员首先应提升其养护意识,并且还应切实做好道桥养护工作,使道桥养护取得显著的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对道桥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养护技术的培训工作,促使其业务水平和经验都能得以完善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道桥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而加强对道桥施工的病害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提升道桥的安全性能并延长道桥的使用寿命都有着关键性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施工处理技术和养护措施的探索,促使道桥工程施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宝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分析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外交流,2017(32):132-134.

[2] 张伟,王振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7(24):136-138.

[3] 李金威.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141-142.

论文作者:马天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马天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