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研究十年_鲁迅论文

鲁迅散文研究十年_鲁迅论文

鲁迅杂文研究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杂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鲁迅的生命是和杂文分不开的。在鲁迅的全部写作生涯中,杂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创作的后期,鲁迅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杂文创作中,“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可以说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① 鲁迅杂文以其深刻的思想阐释的能量和精湛的艺术美感的魅力不断验证着其不朽的文化和文学的价值,体现着“民族魂”伟大的精神内核和人格力量,为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增添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在当代,鲁迅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近十年来,鲁迅杂文研究已大大突破了“匕首”“投枪”的视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一种未经规范化的文体,自杂文产生以来,其文学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对鲁迅杂文文体属性的探讨和认识,关乎到对鲁迅其人其文的整体评价。近十年来的鲁迅杂文研究首先从文体角度切入,多侧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的文体特征。李德尧《鲁迅杂文艺术本质漫议》② 一文把鲁迅杂文置于文学艺术的统一体中去考察,认为“杂文之为文学就是因为它是遵循艺术思维规律而创作的”。该文从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纯文学”概念模式中超脱出来,从我国尚文、言志、抒情的传统散文观念中,对鲁迅杂文的艺术本质给予综合把握:它是将理性溶入生活的直观;用描写、叙述的手段将议论直觉化、艺术化;将抽象的思辨与感受意象化、象征化、符号化。这种探讨打破了某种僵化的文学观念,对重新认识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有启发意义。王嘉良《诗情观念:鲁迅杂感文学的诗学内蕴》(上、下)③ 和《形象反映方式与艺术思维特质——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④ 两文分别从情感和形象反映方式的角度来探讨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前文探讨了情感在鲁迅杂感文学本质构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情感的表现形态及作为独特文学品种的杂感文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性。后文由形象反映方式介入,从杂文创作以来所显示的艺术思维特征上把握鲁迅杂文,揭示出形象反映方式是鲁迅杂文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我们看到,在鲁迅的杂文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审美判断水乳交融,而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使鲁迅的创作思维呈现为真正的艺术思维。情感和形象本是文学的两个基本质素,王文从此切入探讨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是富有新意的。值得注意的是,李、王二人的文章更多地超越了对杂文某些文学性质素的论辩,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对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作出确认,显示出对鲁迅杂文文学本质属性辨析的理论深度和宏观眼光。姜振昌、孙思信的《鲁迅杂文文体的根本艺术特征》⑤ 一文则认为“曲笔”艺术是鲁迅杂文的根本艺术特征,而内在机制即“杂文构思布路的脉络”和外在表象即“语言的模糊特性”的综合运用,使鲁迅“最终把杂文推向‘形象化’、‘诗’、‘文艺性’的归途”。彭定安在《鲁迅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中将鲁迅杂文置于“鲁迅艺术世界”的总体构架中考察,在第七章中多侧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的诗学本质及其特征。论著从“甜美”与“有用”的结合;鲁迅杂文艺术本质的基础;“时代气候”与“精神气质”;鲁迅杂文的“文学的内在本质”之基础;零金细玉构筑的思想大厦;幽默、讽刺、激情;中国现代诗史与中国现代灵魂的镜子;鲁迅杂文艺术的中外思想——文化渊源;多重对立因素结合的思想诗;独创、新颖的文体与杂文语言等诸多层面切入,从整体上把握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特征,使鲁迅杂文文学本质得以立体化地展示,对鲁迅杂文诗学研究不无启发意义。也有论者对鲁迅杂文的文学归属性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李继凯《文体史视域中的鲁迅文体》(上、下)⑥ 的长篇论文从现代文体学的广阔视域观照鲁迅文体。针对鲁迅杂文的具体文本样式,认为“鲁迅的杂文在总体上看来是具有‘诗性’的批评性、议论性文字。是独特的文体样式。其中有较大部分的文字文学意味很浓,诗性很强,是可以被视为文学的。但并不是可以将鲁迅所有杂文都作如是观。”而应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认识鲁迅杂文的价值。对鲁迅杂文创作整体性与局部性特征的细化分析,显示着作者的眼力,无疑有着更大的开掘空间。

作为“文体家”的鲁迅有明确的文体意识,这不仅体现在其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而且也体现在其杂文创作实践中,研究者从不同方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的文体思想和文体的自觉精神。袁良骏《杂文的概念与鲁迅的杂文观》⑦ 一文对“杂文”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切近文本实际从鲁迅有关杂文的论述中提炼出鲁迅的杂文观:杂文乃散文之一体;杂文分两种:作为“匕首”和“投枪”的杂文,作为“小摆设”的杂文;提倡“有情的讽刺”,反对“无情的冷嘲”;主张积极健康的幽默;“写杂文也不易”。论者熟稔研究对象,捕捉准确、敏锐,眼光独到。吕若涵《试论鲁迅的杂文理论》⑧ 从鲁迅对杂文文体的确认,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提倡与实践,对杂文创作规律和美学原则的发现和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理论的丰厚内涵。论者由此得出鲁迅的杂文观是一个丰富、完整、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体系的结论。韩立群《鲁迅杂文文体理论及其实践》⑨ 一文发现,鲁迅的杂文观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文章观,主张文体形式的多元性与审美品性的一元性,其战斗性审美品格在艺术方法上的集中体现是讽刺艺术的运用。而皇甫积庆《结构、解构、建构——论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⑩ 一文对鲁迅文体世界的文体/文类构成作出了动态描述,体现了现代系统论辩证地把握系统与要素关系的思维特征。文章认为鲁迅文体世界的文体/文类构成是一个“有设想、受控制的系统”,而截然分开的个别文体的研究或单纯强调鲁迅文体发展思想及文体融合的一面,都不符合鲁迅文体思想及文体/文类构架的实际。因此,鲁迅杂文的文体意识“是一种长期自觉控制下的对文类的建构”。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使鲁迅文体研究别开生面。虽然该文不是鲁迅杂文研究专文,但无疑对鲁迅杂文研究有启发意义。如果说皇甫积庆的文章是一种对鲁迅文体的宏观审视的话,那么查树楼《鲁迅对杂文文体真谛的认识和追求》(11) 则是从时间的维度上梳理了鲁迅对杂文文体的认识过程。该文把鲁迅对议论形象化(“曲笔”艺术运用)这一“杂文支配性规范”的认识分为“五四”时期的“朦胧与自发”、“语丝”时期的“清晰与自觉”、三十年代的“升华与成熟”三个阶段,并进一步指出鲁迅是把此当作杂文文体的本质特征来认识和追求的。论文较为清晰地勾勒出鲁迅对杂文文体认识的轮廓。研究者还运用文体理论剖析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刘泰隆《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12) 根据中国古代文论中将文体分为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次的理论,提出并论证了鲁迅杂文文体的特点表现在:体裁杂多而统一于杂文质,语言特色繁多而统一于诗化,风格多样而统一于战斗性。如果说刘文是从整体上把握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的话,张直心《论鲁迅对〈二心集〉型批评文体的反拨》(13) 一文则是颇有见地的个案研究的成果。张文重新审视《二心集》型批评文体,深入描述了鲁迅对“苏式”文论形式认同、模拟、扬弃的过程。论者一反学界将《二心集》视为鲁迅批评文体发展至顶峰的成见,深入剖析《二心集》型批评文体理论化、体系化、逻辑明快的特点;同时指出,“苏式”文体存在着审美体验的狭隘,将文学的阶级功能绝对化,阶级分析普泛化,语言形式中的二极对立思维格式化等缺点。而鲁迅晚年的批评文体终于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自我深化,走向“血书”化、“非体系”化和诗性含混的整合。

作为现代文学大师的鲁迅,在小说、散文、散文诗、旧诗方面都创作了堪称典范的作品,而最终却选择了杂文。其中缘由引起了研究者的注目。朱晓进的系列论文《杂感文:鲁迅文体选择的归宿》(14)、《鲁迅对杂文的偏爱及其主要原因》(15) 和《鲁迅的文体意识与文体选择》(16) 等集中探讨了这一问题。朱文对鲁迅杂文文体特征的探视显示了认识上的逐渐深化的过程。论文结合时代环境和作家的个性特征,探讨鲁迅选择杂文的原因。揭示出鲁迅是从追求时代性和文学性统一、“功能意识”和“文体意识”相统一的基础上选择了杂文。作者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从现代语言变迁史,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演进的角度认识鲁迅杂文的文学史价值的重大意义,显示出全面把握鲁迅杂文文体选择的努力。李德尧的《〈热风〉——在新旧思潮撞击中的文体选择与创格》(17) 一文,着力探讨了辑录鲁迅在新文化运动高涨年代所写的随感录和短评的杂文集《热风》。文章认为,鲁迅选择随感录这种文体,首先是“自觉意识到当时思想革命的需要”,其次是“发现了杂文与自身的人格、思想、艺术气质的亲近关系”。的确,《热风》在保持统一风格的基础上又有随感体、格言体、寓言体、散文体等诸多体式,使杂文在鲁迅手中更具有灵动恣肆的笔致。王向远《鲁迅杂文观念的形成演进与日本文学》(18) 一文考察了日本文学对鲁迅杂文观念的影响及鲁迅对日本文学观念的超越,从而确认“鲁迅杂文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在于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创构了一种重要的文体。这种探讨冲破了对鲁迅杂文观念渊源的单一认识,与世界文学建立了联系。

在鲁迅杂文文体研究方面,李德尧的专著《新文化先驱的文体选择:论鲁迅杂文的文体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颇引人注目。该著把鲁迅杂文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实体进行考究,聚焦鲁迅杂文的文体精神,以鲁迅杂文文体的历时性演变为经,以对不同时期具有文体特征与诗学意义的概念、范畴的重新发掘为纬,清晰地勾勒出鲁迅杂文文体发展的轮廓与特征,对鲁迅杂文的艺术本质、文体精神、诗学意义都有新的阐发和论述。该书是近年鲁迅杂文研究方面出现的一部力作,显示出作者以鲁迅精神研究鲁迅杂文的可贵品质。

在一些研究者的眼中,杂文应“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成为文学中的正宗。并且此方面的文章已显示出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开放的文学胸襟。但对鲁迅杂文的文学归属持异议甚至轻薄者亦不乏其人。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展开学术论争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利于深化对鲁迅杂文的再认识,也有利于深化我们对文学的再认识。对鲁迅杂文文体观念的探讨则进一步强化了对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自觉的文体意识的认识,使一个始终不放弃杂文文学追求的鲁迅的面目更加清晰。

在认同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的前提下,研究者进一步就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进行探讨。或从宏观上作总体估价,或于不同侧面切入向纵深开掘,或单篇细读探其幽微。它显示出此方面研究的活跃态势,也将鲁迅研究引向了深入。

姜振昌《中国现代杂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和姚春树、袁勇麟《二十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分别将鲁迅杂文纳入中国现代杂文和二十世纪中国杂文的整体流变中去考察,在多方面的对比和参照中,烘托出鲁迅杂文的独特面貌,显示出作者力图全方位把捉鲁迅文学精神的可贵求索。李玉明《试论鲁迅杂文的基本特征》(19) 一文从鲁迅特有的思维方式出发,指出:社会文化批判构成了鲁迅杂文意蕴层次上的主要内容。而“注目于社会世俗相,大胆决绝地力图从现象背后挖掘出潜藏的人生奥秘,构成了鲁迅杂文在艺术构思上的基本特点。”循此思路,该文将鲁迅杂文归纳为现实性、历史性、整体性和自剖性四个基本特征并详细论证。而彭定安《鲁迅杂文艺术世界:建构与特质》(20) 一文则从创作意识和创作心理出发探讨鲁迅杂文“艺术世界的特质和高审美素质的成就”,考察了其成因是成功地实现了两个重要的转换:思想向艺术的转换和生活向艺术的转换。并分析了实现转换的基本艺术手法和基本结构范型。两文均是紧密结合创作主体的独特性从宏观上审视鲁迅杂文,提供了认识鲁迅杂文的新视角。庄森《论鲁迅杂文的自由思想》(21) 一文,其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通过对鲁迅大量杂文的文本解析,富有深度地揭示出自由思想是鲁迅思想的主要内核,而自由思想的核心是个性自由。在自由思想的构建上,鲁迅最大的贡献就是高度重视经济权,认为经济权是个性自由、思想独立的重要基础。鲁迅的一生执着地坚守着个性自由的自由思想,不与任何主义妥协,显示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顽强不屈的独异形象。钱理群《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1918-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上、下)(22) 的论文,紧紧抓住“五四”时期鲁迅杂文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个重要命题展开论述。鲜明指出:在鲁迅看来,“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要求的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这种鲁迅研究的当代性意义的昭示是很有启发性的。李林荣的系列文章(23) 对鲁迅杂文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归纳出:作为个人化写作实践形式的鲁迅杂文和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调和、难以排除的互斥关系”;“在鲁迅杂文给我们带来的阅读感受当中,‘泄私愤’是一个最妨碍我们对鲁迅的杂文作出整体概括和整体描述的因素。”并对“公”“私”观念关系与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形象、鲁迅杂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文化隐喻关系作出精彩辨析。可以看到,将鲁迅杂文与其原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相联系,分阶段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考察,这为研究鲁迅杂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思路。金纪贤《鲁迅杂文与浙东乡情——纪念鲁迅逝世63周年》(24) 一文探讨了鲁迅杂文与家乡的历史背景、乡风民俗、民间文艺及方言土语等方面的承传关系。认为鲁迅杂文从家乡的热土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其研究拓宽了认识鲁迅杂文艺术渊源的乡土视域,深化了认识鲁迅杂文丰富内涵的实感。

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鲁迅杂文,也产生了一些成果。张梦阳《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比较研究:兼论鲁迅杂文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25) 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看取鲁迅存在的真正价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去发挥英国随笔对鲁迅杂文的影响。实际看来,文体是由所处时代的总体文化背景和文体自身运动的规律所决定。文章同时在考查了英国随笔和中国现代杂文的成因的基础上,以英国随笔为参照充分肯定了鲁迅杂文的文学价值,发掘二者在文体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共同规律:“都旨在真诚地坦露自己的个性,与读者自由交流,所以必然都反对各种陈奇与伪饰,实现语言体式的明白与自然。”另外,它们都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闲、随、杂、散、曲”等,而鲁迅作为“世界散文史上的第一大家,当是没有疑义的。”论文所得结论或可再商榷,但把鲁迅杂文置于世界散文的宏观格局中加以比较研究,以世界散文为参照系,无疑有利于拓展研究者的思维空间,对鲁迅杂文成就作出新的认识和评价。袁良骏《鲁迅、周作人杂文比较论》(26) 结合周氏兄弟的思想历程和创作实践,比较了他们杂文的同异。文章指出,1927年以前,二周杂文在大的战斗目标、战斗方向上保持着基本的一致。这表现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态度;反国粹,反虚伪,广泛开展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深刻的国民劣根性剖析;某些艺术趣味和语言风格上的相似等方面。但“二者的差异仍然是基本的和主要的”:鲁迅“深刻”而周作人“飘逸”。文章并就1927年之后二周杂文的巨大分歧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二周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创作道路”这个“二周之谜”的破解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证据。还有文章(27) 将鲁迅杂文与艾狄生的小品文,鲁迅杂文与嵇康散文,鲁迅与陈独秀等的“随感录”进行比较研究。姜振昌《鲁迅与二十世纪杂文》(28) 从社会文化环境和作家个性气质两方面考察了鲁迅对杂文“情有独钟”的原因,“对鲁迅来说,创作重心的转移既是适应社会与人生过程的逻辑的必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明智、最佳的选择。”作者认为,鲁迅杂文对中国20世纪杂文创作的精神有“规范”意义:“以崇高严肃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思想意志的独立性去对待创作”;“打破了议论文只注重思辨说理的传统,把诗歌的主情和‘言志’性最大可能的汇入其中,使杂文成为最具‘个人性’的文体”;“创造了与艺术规律相适应的‘曲笔’议论方式”。论文还简要勾勒了鲁迅对中国20世纪杂文的重要影响,强调指出在新时期以来杂文呈现多元趋势之时,“中国文化界最深沉最激越的声音”来自于鲁迅及其杂文的启示。鲁迅杂文“必将伴随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全部历程”。姜文将视野投向20世纪中国杂文领域,指出鲁迅杂文作为精神风范影响着中国杂文的历程,同时强调了其对当代的启示意义。如果说姜文注目于鲁迅杂文的中国意义的话,那么张泉的系列文章(29) 则主要评述了鲁迅杂文在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等国家接受的基本状况,简述了国外鲁迅杂文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国外主要鲁迅杂文研究者及其研究特色,并审慎辨析其偏颇之处,勾勒出国外鲁迅杂文研究的轮廓。这无疑对国内鲁迅杂文研究者不乏借鉴意义。在国内外互动的研究格局中,偏见将不断被打破,它有利于鲁迅杂文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异域研究者不同于国内研究者的文化眼光和研究思路对国内鲁迅杂文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运用多样研究方法对鲁迅杂文的某些思维特征和艺术手法进行多侧面的透视是近年来鲁迅杂文研究的一个特点。罗炯光《鲁迅论辩观及杂文论辩术》(30) 一文从论辩角度切入,挖掘出鲁迅杂文的论辩性特征,认为鲁迅是深谙论辩艺术的大师。该文将鲁迅杂文“论辩术”归纳研究进而指出其论辩观,认为“泛无实指”、“常取类型”是鲁迅论辩观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其论辩术的显著特色,也是鲁迅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的重要标志,“鲁迅杂文论辩术与论辩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张德锤《刻画灵魂是鲁迅杂文的重要特色》(31) 一文运用古典文艺学的意境范畴观照鲁迅杂文,认为泛论形象性不能准确涵盖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而“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勾划灵魂上。他刻画灵魂的过程,使文章形成一个别开生面的意境。”本文通过鲁迅杂文与《史记》的对照,指出鲁迅杂文勾勒灵魂超越了“物象”、概念,重在传神,采用“史笔”手法等特征。文中贯穿着鲁迅杂文对古典美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思路。张治中《鲁迅杂文的用典艺术》(32) 一文则着重从用典的新颖深刻性和用典技巧性方面探讨鲁迅杂文的用典艺术。本文在概括鲁迅杂文用典的特征的同时,进而指出鲁迅杂文用典新颖、深刻的原因在于其“善于以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指导用好典故”,其用典技巧达到了“融化古今,出神入化”的地步。袁良骏《鲁迅杂文幽默讽刺新论》(33) 一文运用大量材料对鲁迅杂文的幽默讽刺等艺术手法进行归类研究。论者将鲁迅杂文的幽默分为“情节型”、事理型、“语言型”、讽刺型四种,将讽刺分为揭露型,挖苦与反讽,推理、联想型,归谬型,夸张、荒诞型,哲理与感喟,婉言与谐音,“顺便偶刺之”等诸种类型。从幽默讽刺的角度揭示了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姜振昌《“缪斯”的精灵——论鲁迅杂文的“自我”表现特征》(34) 一文从鲁迅杂文“自我”表现形式的三大类型,鲁迅杂文的“自我”表现与小说、戏剧等叙事性文体的异同,鲁迅杂文的“自我”表现与反映社会生活的同一性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鲁迅杂文的艺术价值。实际上,鲁迅杂文镂刻着鲁迅的独特个性,是其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鲁迅杂文在此方面显示出其不朽的价值,而鲁迅杂文“自我”表现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是其高出一切叙事类文学的地方。王嘉良《“力之美”:鲁迅杂文的重要审美品性》(35) 一文则认为“力之美”是鲁迅杂文的一种重要文化审美品性。鲁迅杂文体现出雄浑之力、“突击之力”、深沉凝重之力;显示出雄浑壮阔的气势,坚韧锋利的击杀力量和外静内动、举重若轻的凝重感,从而使鲁迅杂文表现为壮美、伟美、崇高的美学特征。刘泰隆《略论鲁迅杂文的多趣多味》(36) 根据中国古代文论关于“趣”与“味”属于不同审美范畴的理论和鲁迅杂文的实际,揭示出鲁迅杂文具有理趣、奇趣、情趣、形趣、言趣,新味、辣味、熟味、笑味、回味等“多趣多味”的特征。张文郁《略论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37) 一文显示了从总体上把握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努力。指出:“鲁迅杂文的语言是一种诗的浓情、政论的雄辩、小说的形象相结合的散文语言。”鲁迅的杂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形式风格多样化”、“形象化典型化”等特征。因此,鲁迅杂文语言对现时代的文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些研究者均显示出对鲁迅杂文思想和艺术特征探讨的多元共生的姿态,使鲁迅研究进入了一个颇具个性化的研究阶段。

对鲁迅杂文单篇解读,发其幽微,解其精妙,亦产生了一些成果。《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精选鲁迅杂文三百八十余篇,用杂文笔法予以评点,正如作者在《序论·重新解读鲁迅》中所说,鲁迅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从本质上看,鲁迅是思想家。”作者企图“拂去鲁迅身上涂抹的东西”,还原真的鲁迅。评点文字深入浅出,涉及写作背景、思想艺术特质、杂文的现实意义等,往往于数语之中道出鲁迅创作的本心,也有一些顿悟式的随感,均能表现作者潜心鲁迅研究的独特思路和功力。

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研究本应是鲁迅杂文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十多年来这方面的成果仍是薄弱的。尽管已有文章显示出较宏阔的视野和理论深度,表现出新锐的探索勇气,但尚属凤毛麟角。大多数文章只是粗浅勾勒,认识肤浅,甚至理论与文本脱节,显出生涩之感。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研究仍亟待进一步深入。

十年来的鲁迅杂文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重新确认了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显示出理论的深度和宏观的视域;多向度探讨了鲁迅的杂文文体思想及其成因,并有专著系统化地探讨这一问题。在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研究方面,既有宏观审视,又有微观析评;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用,国内外研究互补,较为活跃。但是,与对鲁迅小说创作研究的实绩相比,鲁迅杂文研究仍较薄弱,与其在鲁迅整体创作中所占比重及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颇不相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研究客体看,鲁迅杂文丰厚的思想容量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来为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可供挖掘的资源,但同时也使攻坚难度增大;从研究主体看,由于研究者本身思想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欠缺会产生面对文化巨人的遗产时还难以达到对研究对象认识的高度,因此,要取得大的突破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从文化环境看,现阶段文学观念的多样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形成了对鲁迅杂文的不同认识,或褒或贬。世纪末再次掀起的“贬鲁风波”中,形形色色的“挑战者”再次向鲁迅及其杂文发难。他们称“鲁迅是一块老石头”(韩东语),“让鲁迅到一边歇一歇吧”(朱文语),“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冯骥才语),“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这点东西”(王朔语),“走不近的鲁迅”(张闳语)。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此次发难的话,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只是故伎重演,这种冲动型、想象式、没有多少理论根据和实际材料的发难丝毫无损于鲁迅及其杂文的价值。而以现实的眼光看,这场风波一方面反映了发难者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歪打正着地击中了鲁迅研究中的某些缺失,许能给研究者某些启发。

历史已经证明,鲁迅杂文没有过时,它如一面镜子照彻民族灵魂的阴暗面,推动着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不认识鲁迅的杂文,就难以认识全面而丰富的鲁迅,更难以认识鲁迅的文学精神。这促使我们应不断认真地反省自我,反省鲁迅杂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文学观出发对鲁迅杂文进行理论整合,确认其文学本质属性的同时,如何做到既全面观照鲁迅的杂文创作,又准确把握鲁迅的文学观,仍是一个重大课题。鲁迅其人其文的独特性,其杂文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发展流变性,使这一问题的难度增大,同时又极具理论意义。在宏观审视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时,如何协调理论与鲁迅杂文创作的关系,避免空泛;如何在对鲁迅作品的系统研究中考察鲁迅杂文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在鲁迅与国内外杂文作家的比较研究中重估鲁迅杂文地位;在中国散文史和世界散文史的坐标轴上重新确立鲁迅杂文的位置;运用新兴的西方文学理论、方法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方法多角度透视鲁迅杂文,认识其独特的审美品性;从鲁迅杂文接受史的角度认识其价值,高度重视鲁迅杂文的现实性,考察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研究者知难而上,不断提升鲁迅杂文研究的新境界。

注释:

①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76页。

②《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期。

③《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9、10期。

④《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4期。

⑤《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⑥《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9、10期。

⑦《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⑧《福建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⑨《东方论坛》,1999年第4期。

⑩《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4期。

(11)《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2期。

(12)《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3)《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3期。

(14)《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15)《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16)《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17)《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8期。

(18)《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2期。

(19)《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9期。

(20)《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7期。

(21)《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22)《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3期。

(23)《鲁迅杂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推进鲁迅杂文研究的几点初步思考》,《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1920年代中期的鲁迅杂文及其文化背景》,《鲁迅杂文前期形态的内在嬗变及其历史情境》;载《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6、12期,2003年第5、12期。

(24)《宁波大学学报》,1999年第9期。

(25)《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3期。

(26)《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7)张祖武《艾狄生的小品文和鲁迅的杂文》,载《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田儒敏《论嵇康散文与鲁迅杂文的传承关系》,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樊亚平《关于鲁迅与陈独秀等“随感录”的比较》,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8)《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8期。

(29)《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美国的鲁迅杂文研究》,载《杂文界》,1990年第4期;《法国的鲁迅杂文研究: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之二》,载《杂文界》,1991年第2、3期;《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英国的鲁迅杂文研究》,载《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4期;《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鲁迅杂文在苏联及欧洲一些国家》,载《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7期;《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鲁迅杂文在日本等亚洲国家》,载《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10期。

(30)《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8期。

(31)《承德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32)《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33)《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1期。

(34)《东岳论丛》,1994年第1期。

(35)《浙江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36)《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7)《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  

鲁迅散文研究十年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