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研究论文_甘夏明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研究论文_甘夏明

甘夏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南中学 514437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政策在中学教育领域中不断得到渗透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发生一些改变,接受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相比于城镇中学教育,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教育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能力都较弱。语文作为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主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重要性。本文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自主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66-02

前言: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仅仅强调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掌握程度,而是突出了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农村初中的教育条件较差,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重教轻学,使得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速度较慢。针对这样的教育情况,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自主预习新课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关键环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预习环节作为教学的着手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主预习。通过预习环节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基础印象。教师应该将正确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1]。首先,阅读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练习题。学生在预习语文知识时,应该通过这三个环节对课文的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形成初步印象,明确学习的方法和框架。其次,在课文中用画线的方式将一些内容标注出来,自己在课文中写出一些评注,并将预习成果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画线的过程能使学生把握重要的知识点;评注的形式主要是在一些段落或者句子前面加上重点号,查找出一些生词的解释标注在旁边,或者记录一些评论;预习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摘要、提纲等。最后,学生应该自主查找一些工具书,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将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环节能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查找一些关键词、古今异义字的含义,标注在旁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对班级的学生实施合理分组

在初中语文教学范围所提出的自主性学习概念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获得学习体验的过程。针对自主性学习模式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单位。要想达到理想的自主性学习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之间的组合达到最优的配置,使学生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对学生形成一定的了解,将其作为分组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次,将班级的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这样的组员数量有利于使每个组员都能获得足够的发言空间。第三,教师应该遵循“同一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层次性,不同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体现一致性”的原则,对班级的学生实施科学分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同组的成员共同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把握合作讨论的节奏等。

三、利用学案为学生布置自主合作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时间固定且有限,如果将所有的自主学习环节都放到课堂当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导学案的形式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对合作学习的任务以及目标形成清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准备,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更加高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导学案的内容,使其以提纲的形式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归纳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教师在课前将其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在预习环节根据学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还可以共同准备合作学习需要的资料。小组长可以根据学案的内容分别为组员分配任务,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当中,同时对学习任务形成了一定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小组的组长应该保证本组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带动个人独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例如,教师讲解到《<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学案中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1.将课文内容以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2.分析这十则语录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道理3.查找与《论语》相关的资料。学生根据教师发的学案自主在组内分配任务。

四、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由于农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为其设计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步骤,提高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规范程度。一般情况下,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流程是:学生独立完成预习环节——根据教师发的学案明确学习任务——独立学习、自主思考——小组以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汇报给教师——由教师对自主性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将问题作为学习基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案当中,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语文课程提出新的问题。语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开放性和挑战性,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最近发展区”[3]。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是语文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所提出的新问题。课堂合作讨论是自主合作学习的主体部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当中,通过小组发言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从不同的方面对语文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相比于教师直接讲解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所得到的成果,更能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记忆。

五、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讲授语文知识上,忽略了培养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理念不利于自主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4]。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布置具有自主选择性的作业,教师可以从作业的完成形式、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划分,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形式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对语文课程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将自主性学习模式实际应用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教育优势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自主预习新课,对班级的学生实施合理分组,利用学案为学生布置自主合作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模式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石立娟.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J].学周刊,2018(20):67-68.

[2]高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42-43.

[3]郑潮桦.自主性学习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42-43.

[4]张斌.初中语文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4(25):56.

论文作者:甘夏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研究论文_甘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