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贵州论文,自然灾害论文,对策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S42;S43;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00)03-0061-06
贵州地处中低纬度,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境内地形破碎,山峦起伏,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属亚热带季风温润型气候。我省农业生产既存在可以充分利用的丰富多样的立体气候资源,又存在对农业生产起制约作用的诸多不利因素——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其中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80%以上。研究贵州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灾减灾措施,减轻或避免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是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农业自然灾害概述
贵州省常见农业自然灾害有以下几类,即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冰雹、大风、秋绵雨、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生物病虫害。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天气气候异常和局地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导致环境条件恶化,是贵州自然灾害多发性的主要原因,对于省内的大多数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等非气象灾害来说,气象灾害又是非气象灾害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因子之一。
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指出,两旱(春旱夏旱)、两寒(倒春寒秋风)和冰雹是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危害较重的5种主要气象灾害。 因为上述气象灾害的严重年份都能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甚至能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其它气象灾害和非气象灾害也能造成农业生产一定程度的损失,或给局部地区造成较大危害。
1.1春夏干旱灾害
由于每年季风的不稳定,导致春夏季雨水的年际波动或年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而出现的春夏干旱,是困扰贵州农业发展、粮食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贵州夏旱东部重西部轻或东北部重、西南部轻。自50年代至80年代,夏旱造成农业生产的灾情随年代推移而加重,50年代最轻,80年代最重,进入90年代以后有所减轻。1959年属大旱年,是贵州50年代粮食减产幅度最大的一年;1972、1975、1978年是贵州70年代的严重夏旱年,其中,1972年夏旱灾情为近百年所罕见,全省粮食减产68万t。1981年全省又出现近60年最重的夏旱,因旱造成粮食减产的有72个县,灾情严重的有55个县,是建国后31a中全省粮食减产最多的一年。80年代中后期各地出现了近几十年罕见的持续性夏旱,全省因旱累计减产粮食400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
建国后,贵州严重春旱集中发生在6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后期两个时期。西部春旱重于东部,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发生。据黔西南、六盘水、毕节三地、州(市)的统计,1950~1990年,农作物因春旱累计受灾面积达522.4万hm[2],占因气象灾害累计受灾面积的45%,春旱对全省各地粮食减产均有重要影响,是贵州仅次于夏旱的一种主要气象灾害。
在每年严重干旱发生季节,常造成溪河断流,沟井泉枯竭,导致人畜饮水困难。据统计,目前由于自然水源不足,全省乡镇、农村尚有缺水人口331万人,缺水大牲畜232万头,不少农村还经常出现“吃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的严重缺水情况。改变农村人畜缺水困难,是发展贵州农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春秋低温冷害
在每年春秋两个过渡季节发生的低温冷害,前者称倒春寒,后者称秋风。倒春寒和秋风是对我省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两种低温冷害。近十多年来,贵州倒春寒和秋风天气表现出加重趋势,其危害不可低估。1987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全省各地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严重倒春寒天气过程,就曾造成全省播种后的水稻烂秧烂种率高达20%~30%。1991年,贵州发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倒春寒天气,导致遵义地区已播种的水稻、玉米发生严重烂秧烂种,烂秧率高达40%以上,已播种的烟苗几乎全部冻死。
秋风在我省出现次数、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虽都不及春旱、夏旱和倒春寒,但严重的秋风仍会造成省内局部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74年是建国后发生的一个严重的秋风年,该年8月中旬以前, 全省各地天气条件正常,水稻生长发育良好,丰收在望,但从8月23 日起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天气,全省50多个县市遭受秋风危害,受灾农作物达11.6万hm[2],因秋风使水稻减产20万t。1988年是我省另一个严重程度仅次于1974年的重秋风年,中部和西部因秋风影响水稻正常抽穗扬花,不少受灾地区水稻空壳率高达30%~50%以上。
1.3 冰雹大风灾害
冰雹是贵州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冰雹发生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降雹同时常伴有狂风骤雨,对即将成熟收获的夏收作物危害最大。我省各地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3~3.6d之间,西部多,东部少。各地多年平均大风日数,西部和西南部超过20d,东部为10~20d,中部和东南部在10 d以下。据统计,大多年份的降雹都会造成农作物一定损失,重雹地区有时会给即将收获的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据估计,就全省平均而言,每年因冰雹造成夏收作物的减产量达0.5亿kg 左右。1972年,中部地区大风折断成材树木7.9万株,倒塌房屋4000多间, 黔西县夏收作物因降雹受害夏收作物面积占实播面积一半以上,损失粮食约700万kg。1983年春季,全省先后发生4次降雹天气,风雹灾害波及80个县市,农田受灾面积29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 夏收作物受灾而损失粮食1亿kg以上。
1.4 暴雨洪涝灾害
贵州是一个多暴雨洪涝的高原山区。据1961~1995年全省85个气象站雨量资料统计,同日≥10站有暴雨(日雨量≥50mm)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共发生258次,平均每年7.4次;同日≥3站有大暴雨(日雨量≥100mm)的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共发生94次,平均每年2.7次。在暴雨过程尤其在大暴雨过程中,降雨时间集中,降雨强度大,易引起地表沟溪河水位猛涨,导致山洪暴发,低洼地积水成涝,还常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严重的洪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造成巨大损失。农业洪涝灾害是指暴雨洪涝造成农村人畜伤亡、房屋倒塌以及毁坏耕地导致粮食减产所带来的灾害。每年5~8月是贵州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季节,全省各地均有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南部发生频率大于北部。洪涝主要发生在从江—凯里—贵阳—六枝—盘县—线以南地区,其中又以安顺、六枝、镇宁一带和都匀、三都、独山一带为多发区。1950~1996年,农作物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19.67万hm[2],1954、1957、1959年均为9.6万hm[2],1983、1985、1991、1995、1996年分别为31.27万hm[2]、30.6万hm[2]、59.27万hm[2]、64.27万hm[2]和116.9 万hm[2]。1991、1995、1996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含工农业)分别达19亿元、 65亿元和160亿元。
1.5 水土流失灾害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咯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每年进入暴雨季节,在降暴雨时地表径流来势猛,加上土层浅薄、土壤疏松,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属累进型地质灾害,其危害表现为土地资源贫瘠,人工施肥流失,河流泥沙淤积,良田好土被淹埋等。
水土流失灾害遍及省内每一个县(区、市),西部重于东部和南部,其中以北盘江上游、乌江上游和牛栏江三流域为最严重区,赤水河、南盘江上游和乌江下游的流域为次严重区。从分县看,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超过55%的有16个县。按水土流失程度划分,轻度流失为3.8万km[2],占总面积21.5%,中度流失为2.1万km[2],占11.7%, 强度流失为1.5万km[2],占8.5%。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9亿t, 平均侵蚀模数为1600t/km·a。按中等偏低的土壤含肥水平计算,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养分,计有氮肥12万t,磷肥5万t,钾肥30万t, 有机质73万t。
1.6 滑坡、泥石流灾害
贵州是我国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区之一。据调查,全省有大型灾害性新老滑坡150多处,泥石流沟几百条, 每年雨季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产生。1989年全省有资料可查的滑坡灾害285处, 因滑坡毁房万余间,毁地1万hm[2],死亡400多人, 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发生泥石流50处,毁田0.1万hm[2],伤亡150余人。据1994~1995年调查,在贵州西部2.8万km[2]范围就发现有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90多处。1996年全省发生地质灾害500多处,全省因地质灾害造成174人死亡,441人受伤,0.38万hm[2]耕地被毁,经济损失5亿多元。1996 年的地质灾害以印江岩口特大滑坡灾害最严重,滑坡发生于该年9月18 日22时,灾发地点位于印江河段峨岭镇岩口处,突然有230~340万m[3]的滑坡体高速下滑,堵塞了印江河,造成河水水位猛涨,迫使上游距岩口4.6km的朗溪镇8000多居民紧急搬迁,淹没耕地90.3km[2],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1.7 农作物病虫害
贵州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温高湿重的气候条件同时又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繁殖和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属于全省性分布的病虫害有120多种, 其中为害普遍的有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红薯黑斑病、稻苞虫、粘虫、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菜青虫等。建国后,全省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为害严重成灾的农田每年平均累计达13.3万hm[2]。1979年,玉米丝黑穗病在黔西北、黔北等玉米产区流行,仅毕节地区发病面积达10万hm[2],损失产量达500万kg。1981~1983年,稻纵卷叶螟为害猖獗,全省每年平均发生面积达16万hm[2],因虫害损失稻谷3500~7000 万kg。稻飞虱是目前我省水稻的一种主要害虫,在60年代以前还很少大面积发生成灾害,到70~80年代,该虫的发生频率、受害面积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逐步上升到水稻病虫害的首位。如1981年全省白背飞虱大发生,面积达20万hm[2],当年虽经大力防治,仍损失稻谷3000万kg。1982 年,褐飞虱在遵义、铜仁、黔东南等地州的30个县大发生至特大发生,全省因虫害损失稻谷约5000万kg。进入90年代后,稻飞虱的发生为害更趋严重,年均发生面积达41万hm[2],中偏重至大发生的频率达57.1%。1995年白背飞虱大发生,在主害期的6月中下旬, 仅黔东南州为害面积就达10.58万hm[2],损失30%~40%的重灾稻田1.4万hm[2],其中损失70%~80%的绝收稻田0.13万hm[2]。
1.8 森林病虫害
50~60年代,各种森林病虫害成灾种类和发生面积均较少,为害不重,造成灾害的主要病虫种类不到10种,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仅1.3 万hm[2]。70年代,造成灾害的树种增至30余种,年均发生面积达3.86 万hm[2]。80年代,病虫害严重程度进一步加大,成灾树种上升到近100种,年均发生面积上升到10.9万hm[2]。90年代,森林病虫害更趋严重。 如毕节地区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种类,50年代仅1种,60年代3种,70年代6种,80年代10种,90年代增至25种。该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从50年代的0.09万hm[2]上升到90年代的0.72万hm[2],面积增加了8倍,年发生率从60年代的0.11%上升到90年代的1.66%,发生率增加了15.1倍。建国以来,毕节地区森林病虫害的累计发生面积达18.3万hm[2],成灾面积累计达9.6万hm[2],材积损失26.4万hm[2], 直接经济损失5280万元。
据1980年森林病虫害普查统计, 全省森林病虫害种类计有病害159种,虫害212种。按全省多年平均计算, 森林病虫为害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4.42%,80年代以后每年因病虫害减少木材量为7.39万m[3]。
2 农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措施
面对众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应该建立防御自然灾害的正确对策,“趋利避害”、“以防为主,防抗躲结合”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稳产高产的一系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趋利避害”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既要重视防抗自然灾害,更要重视有利自然条件的充分开发利用,趋利本身有时可以达到避害目的。“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是前提。“防抗躲结合”就是能防则防,能抗则抗,在难于防、抗的情况下,则要立足于躲,才能保证在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上取得预期成效。总之,对减灾防灾要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不管年景预测如何,都要做到有所准备。
2.1 坚持抗旱、防汛工作两手抓
鉴于贵州春夏干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以及进入9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有所加重,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必须坚持做到抗旱和防汛两手抓,“抗旱夺丰收”的指导思想仍不可松懈。除以下提到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抗旱能力的有关措施外,在农业技术措施上还应提倡一个“早”字,选择耐旱、生育期短的良种,适时早播、早栽,入汛后注意做好山塘水库的蓄水保水,注意保护好土壤墒情,以减轻后期伏旱的危害。对于旱长期为害严重和难以有水源保证的农田,果断地实行水作改旱作,是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有效途径。
在防汛工作方面,入汛前要对原有的防洪工程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病险水库,应在洪涝灾害可能发生之前及时排除隐患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妥善予以解决。
2.2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
实践证明,粮食产量与当地水利化程度密切相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仍是确保贵州农业持续发展和实现稳产高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应适当增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巩固和提高现有水利工程效益,提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的比例,以增强对旱灾的抵御能力。同时要继续在广大农村大力推广投资小、工期短、见效快的小水窖和串联水池等简易小水利工程,这也是目前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的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提倡节水农业技术,减缓农作物的用水量需求,也是减轻或避免干旱危害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植树造林种草,是改善贵州农业生态条件的物质基础。必须把发展林业、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农业防旱抗旱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近十多年以来,贵州水旱灾害之所以发生频繁,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在贵州山区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我省在长江、珠江水系流域地带,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建成功能齐全的流域生态工程体系,不仅是抗御干旱、洪涝,改善水土流失、减轻山地灾害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农村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需要。鉴于进入90年代以来省内各地森林病虫害为害加重,注意做好病虫害的治理是植树造林取得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
2.4 继续在治理水土流失灾害上下功夫
应该指出,建国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治理水土流失灾害的成效是显著的。但由于贵州境内以坡地、山地为主,岩溶地貌分布广,各地土层浅薄疏松,加上长时期对土地过度垦殖所留下的后遗症,目前全省水土流失灾害问题仍相当严峻。近年来,省政府在全省部署每年完成3.3万hm[2]“坡改梯”的任务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应继续有步骤地推进和完善“坡改梯”工程建设。同时,本着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坡地合理部署、修建水池和拦河沟,力争做到“泥不下山,水不乱流”。此外,还必须在广大山区农村实行退耕还林,增加林草覆盖面积,并把整治水土流失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实行开发性的综合防治。
2.5 组织人工防雹作业,减轻冰雹危害
为免遭冰雹危害,实现夏粮和丰收,各地自1975年正式开展高炮人工防雹作业,规模逐年扩大,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省地县三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每年实施防雹作业县达全省总县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参与作业的“三七”高炮近300门,耗弹3万余发,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作业的宏观效益已普遍得到所在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人工防雹已成为农业防灾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后应继续总结经验,加强对人工防雹作业的管理,尤其要在作业的科学指挥和科学布局上,以及在适时准确实施作业上下功夫,做到合理用弹,减少无效益的消耗,不断提高作业的总体水平。
2.6 注意防御和减轻春秋低温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农业育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往发生的倒春寒烂秧烂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但农业生产是露天作业,贵州山区春季气候回暖慢和气温波动性大的特点,对倒春寒的危害仍不可低估。各地在适时旱播或采用水秧田育秧时,要特别注意根据气候规律确定播期,选好整好秧田。要抓住“冷头浸种,冷尾催芽,暖头播种”,播种后切实加强对秧田的水肥管理。对秋风的防御,一是要利用局地小气候优势,注意合理规划布局,特别要解决好水稻与小麦的“茬口”矛盾,以保证水稻适时栽插,减少后期秋风的危害;二是注意科学施肥,在气候冷凉地区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后期要控制氮肥用量;三是因地制宜选好抗寒品种,这一措施无论是避免秋风或倒春寒危害都十分重要。
2.7 大力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如前所述,90年代以来,我省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病虫发生种类和为害面积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措施是:选育和推广种植抗病虫的作物良种,这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推行土、肥、水、温、光、气等多因素综合协调管理的栽培技术,培育壮苗、壮株,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做好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监测预报,实施早防早治,发现病虫为害应及时治理;保护利用自然界的有益生物,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作物病虫为害。
收稿日期:1999—07—12
标签:气象灾害论文; 倒春寒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贵州经济论文; 水稻品种论文; 三农论文; 水稻论文; 滑坡论文; 种植业论文; 病虫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