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唐友平

(湖南江永妇幼保健院 湖南永州 425400)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且自愿采用药物流产的妇女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甲组使用剂量为1.2mg,乙组使用剂量为0.6mg。比较分析两组流产效果、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等。结果 甲组完全流产37例,占比74.0%;不完全流产13例,占比26.0%,而乙组完全流产30例,占比60.0%%;不完全流产20例,占比40.0%,甲组流产效果显著优于乙组(P<0.05)。用药后,甲组出血量情况与乙组相比显著较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出血时间为(9.6±2.5)d,显著少于对照组(15.2±3.2)d,且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大剂量的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显著减少流产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并提高完全流产率,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瘢痕子宫;药物流产;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药物流产的适应证之一即为瘢痕子宫,由于子宫解剖的形态和位置,会由于血管神经损伤、子宫瘢痕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发生变化,因此使得此类女性的药物流产成功率相对较低,且大多数女性在药物流产后面临较长的出血时间【1-2】。因此本文对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且自愿采用药物流产的妇女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各50例。其中,甲组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32.12±3.08)岁。乙组年龄为25-39岁,平均年龄为(31.23±4.07)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服用米司非酮,使用方法及剂量均相同。即首次使用剂量为50mg,之后每隔12h将剂量调整为25mg、50mg、25mg、25mg,总共用药4次。甲组在米司非酮口服后第3天清晨,采用0.6mg米索前列醇口服,之后间隔4h再口服0.2mg。而第4天以及第5天清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总量为1.2,g。而乙组则在米司非酮口服后第3天清晨,采用0.6mg米索前列醇口服。两组用药后,均观察8h后,对其出血量、孕囊排除时间以及副反应情况进行进行记录,并在排除孕囊后的1w、2w以及第一次月经复潮后接受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流产效果、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等。流产效果分为:完全流产:即服药1w后排除孕囊,出血逐渐停止,1个月后B超检查宫内未存在残留物,尿HCG检测为阴性;不完全流产:即服药1w后没有排除孕囊或者排除妊娠物,1个月后B超检查阴道持续出血或者宫内存在残留物。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流产效果对比

甲组完全流产37例,占比74.0%;不完全流产13例,占比26.0%,而乙组完全流产30例,占比60.0%%;不完全流产20例,占比40.0%,甲组流产效果显著优于乙组(P<0.05)。

2.2两组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对比

用药后,甲组出血量情况与乙组相比显著较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出血时间为(9.6±2.5)d,显著少于对照组(15.2±3.2)d,且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采用米司非酮终止早孕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物能与孕酮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并能促使绒毛变性坏死以及脱膜,从而释放出内源性的前列腺素,进而引发药物流产【3】。而采用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其作用在于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开大宫口,并加速排出绒毛和脱膜等。但是采用米索前列醇不能对孕囊产生直接作用,且缺乏均匀的脱膜变性,再加上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影响,导致了个体流产时其出血量以及时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4】。而通过增加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次数以及总剂量,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从而有效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5】。

本文的研究中,甲组完全流产37例,占比74.0%;不完全流产13例,占比26.0%,而乙组完全流产30例,占比60.0%%;不完全流产20例,占比40.0%,甲组流产效果显著优于乙组(P<0.05)。用药后,甲组出血量情况与乙组相比显著较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出血时间为(9.6±2.5)d,显著少于对照组(15.2±3.2)d,且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采用大剂量的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大剂量的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显著减少流产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并提高完全流产率,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封爱云,杜金莲.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2:109-110.

[2]梅雪芳. 不同药物联合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4:166-167.

[3]朱建春. 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09:2181-2182.

[4]王春玲.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595-596.

[5]乔琳. 大剂量雌激素联合IUD、Interceed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3.

论文作者:唐友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唐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