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的热点话题,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航标。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具体研究学生,探究他们的社会责任、人性品格、素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成长的潜质和可能性,注重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理念,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当前的学校教育就如有人所说:“老师,对不起!我把您教的都还给您了。”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思考与反思,我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应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促使他们快乐阅读。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的课堂才能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首先会提出一些疑问:什么是民族小学?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不同之处?这样,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创设了问题情境,在阅读之初便确立了自己是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的身份,阅读兴趣大大激发起来,阅读中主体性也会充分凸显。
当然,阅读教学的过程始终都应让学生保持主动探究的兴趣,只有这样,阅读教学课堂才能永葆活力。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时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器官的大石头》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石头的奇”,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四光和他的小朋友,设身处地地进行捉迷藏的表演,追问父亲与老师的话语,然后我借机提问:“大石头有什么奇特之处呢?”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课堂活力得以充分张扬。
二、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许多专家名师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我们老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阅读,用心感悟。
《风筝》一文是贾平凹的一篇文章,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的快乐,也写了我们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诗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谈谈读后的心情,孩子们一下子就抓住了心情变化的词语,争先恐后地交流、朗读,在读中与文中的小伙伴同喜同忧,同伤同乐。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让阅读教学课堂活力四射起来。
三、采取多种手段,追求阅读享受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材料,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我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变通、调序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于中低段的学生来说,阅读的文本内容大多是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或是一些便于诵读的写景抒情文章,这里所谓的浅就是浅显,学生能够读懂;所谓的近就是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这样就便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手段,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妙的声音,欣赏美丽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不仅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自我表现的舞台,还能够让阅读教学课堂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如《秋天的雨》就非常适合美读。叶圣陶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尤其是此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可以让学生闭眼想象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又能加深美感的品味。此外,这篇文章还可以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加强阅读的理解,可让学生画画不同的秋景,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课堂活力,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提升责任感与幸福感。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和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每一位学生只有立足文本、联系生活,才能心有所触、心有所悟。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积极倡导快乐阅读,打造活力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享受,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王新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文本论文; 课堂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大石头论文; 活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