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5页。)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完整准确地把握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内涵,充分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自觉性,以便坚持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确战略方向的根本前提。
1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规定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规定,蕴含于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世界、教育与未来的相互联系之中。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含义是:一方面,教育受现代化建设所制约,教育发展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受教育所制约,教育必须与中国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制约着教育发展水平、教育结构、有关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其中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为明显。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意味着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入学率的提高,意味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从而意味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经费的增加。在物质文明建设高度一定条件下,教育经费的增加总是有限的,不能超越给定的物质文明所能承受的能力,因为物质文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讲,教育是通过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来实现自身发展的。但在物质文明建设高度一定条件下,教育发展的速度是具有弹性的,问题在于要快一点发展教育,就不得不暂时牺牲一点物质文明建设的速度,这就涉及一国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意在选择一国物质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尽量快一点发展教育这一发展战略。这就是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275页。)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战略?这是因为从长远观点看, 教育和科学技术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教育发展与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快一点发展教育的战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战略规定。
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有关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制约作用。教育不能超越给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围而自行其是,教育是构建人类灵魂的活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应当高举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旗帜”,“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英勇奋斗”(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页。)。可见,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又一战略规定。
就现代化建设受教育所制约的一般意义而言,是说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关键的,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教育的制约进而对教育的依赖和要求而言,有特定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的四项基本原则,依赖并要求教育使其在学生和年轻一代的头脑中深深扎根;作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前提的稳定,依赖并要求教育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到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上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的改革,依赖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参与、支持和理解;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的科学技术,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技术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的经济建设,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建设者;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的开放,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输送精通外语、善于开展国际交往、交流和合作的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的独立自方、自力更生,依赖并要求教育去引导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智慧、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的的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共同富裕,依赖并要求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便实现民族素质普遍而不断的提高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的这种依赖性和要求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给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所规定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向。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含义是:一方面,世界给一国教育以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教育是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本手段。
世界对一个国家的教育的影响,是随国际交往、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在古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往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落后而非常不便,从而显得稀疏和浅薄,世界对一个国家教育的影响也是微弱肤浅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有远程性、快速性、连接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使各国之间的交往变得异常方便。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便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和协作也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密而具有依赖性。于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已日益不可能存在,于是许多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个世界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469~470页。)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学尚且如此, 作为精神生产的教育也不例外。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完全是土生土长的。教育的世界性意味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变革会引起教育内容的部分变革,因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88页。)教育的世界性意味着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动,会对一国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必然导致国际间经济的竞争,而经济的竞争最终将归结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竞争。这说明,注重世界对一国教育的影响,承认教育的世界性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一个战略规定。
世界是由各国组成的。人民是世界的主体,是世界文明的创造者。教育通过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促进社会人的发展而影响一个国家,使一个国家走向世界,进而影响世界。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和发展两大问题。和平要靠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持。当今世界和平力量所以在增长,就因为热爱和平的人民在增加。“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国家希望发展自己,也不希望有战争,中国人口最多,“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5页。)要让和平力量不断发展, 就要在各国坚持不懈地进行世界和平教育,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教育,使和平深入世界人民的心中。教育不仅是维护和平的手段,而且是第三世界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世界要在世界事务中有所作为,就要加快发展自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就必须加快发展自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45页。)。要通过参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交流、教育交流,来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4页。),“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88页。)由此说明,把教育作为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本手段来加以重视和发展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又一战略规定。
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含义是:一方面,人类的未来制约一国教育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教育是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
未来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景。人类社会最终要进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境界高度升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人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2页。 )我国的未来与世界的未来或人类的未来具有一致性。
我国未来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的基础。虽然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和理想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但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未来和理想,则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我们既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去做我们将来要做而现在还不能做的事,也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去做有害于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事。可以说,只要我们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现代化建设,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这就是说,依据邓小平理论制定的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是我国阶段性未来的体现。我国教育只有以此为依据来制定体现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可见,按照面向未来、体现我国阶段性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与目标来制定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战略规定。
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主义的实现,寄希望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代代接班人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而这种接班人要靠教育来培养。邓小平还特别强调“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102页。);“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 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1页。); 要“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105页。);着眼高科技发展的下一个世纪来培养接班人等等。 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基,为共产主义奠基。所以,把教育作为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来加以重视和发展,是教育面向未来的又一个战略规定。
2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内在联系
2.1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面向现代化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要求劳动者掌握世界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其他一切先进的对我国有益的知识,并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而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这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所以,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手段。
教育要面向世界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要面向世界是为了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中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只有通过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通过培养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国兴旺发达,才能实现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又是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手段。
教育要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要面向未来是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而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使中国早日富强起来,使中国早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影响世界,推动世界变革,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又是实现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手段。
2.2
教育要“三个面向”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广大劳动者、工作者及其接班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政治觉悟,有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等。这就是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应该看到,共产主义事业是世界性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是教育面向世界的基本要求。还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初级阶段,因而中国无论是走向21世纪的未来,还是走向更遥远的未来,都希望我国的子孙后代能把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这说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
3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划时代战略贡献
教育要“三个面向”,阐明了教育在联系现代化、世界与未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对教育发展战略做出的划时代贡献。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可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生存以至于获得某些发展,但不可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就发展中国家或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来带动工业、农业、国防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4页。)。它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是如何把世界上业已形成生产能力的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注重了解和掌握世界上尚未形成生产能力的高新科学技术,以便作好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准备;就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按西方学者的理解:现代化是“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注:[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或是“各种体制适应科技革命化的过程”(注:[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江苏人民出版社,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88年第1期,第55页。)。那么, 适应科技革命的要求也无疑是发达国家继续进行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把高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尽管一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联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新科学技术只能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产生。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性,使现代化程度相差不大的国家都有可能成为高新科学技术的发源地。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第88页。)。这说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要加快现代化步伐,都不能闭关锁国。
既然现代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现代化的关键,那么,教育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主要手段,因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因素。既然学习别国的长处和先进科学技术是各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那么,教育就是满足这一条件,并使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的手段。没有教育,国际间现代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可见,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交流及其知识的传授,而把一国的现代化与他国的现代化,与世界联系起来。教育成了沟通一国现代化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加快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强一国现代化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联系,以便加快一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明显的战略意义。
如果说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在空间上通过教育为一国现代化与世界之间架起的一道桥梁,那么,教育面向未来,则是在时间上通过教育为一国现代化、世界与未来之间编织的一条纽带。共产主义这一美好的前景,将通过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己的巨大威力而日益清晰地展现出来。而人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主体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个人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基石。在机器的手工操作向机器的自动化操作的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 第218页。)。尽管社会个人的发展不完全是由教育来推动的,然而任何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个体的社会化为前提的。教育不仅通过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来推动社会个人的发展,而且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劳动者的再培训等方式来直接推动社会个人的发展。教育在促进社会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在构建着一国或人类未来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今天的教育不仅是在为现代化和世界的发展构建宏大基石,而且是在为一国和人类的未来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基石。它就像一条纽带把现代化、世界和未来无形地联系起来。
4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新的理论丰碑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新的理论丰碑。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统一体,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思维的统一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实践的内容和结果不同,人的发展面貌也就有所不同。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社会分工尚未出现的史前社会,人的发展显得原始的全面。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至于废除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发展综合技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一样,都是从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打开缺口而取得胜利的,因而,直到现在我国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与现代先进水平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要赶上并超过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需要作艰苦的长期的努力。这说明,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受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制约,我国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都不可能全面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也尚未奠定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宏大物质基础。所以,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具备实施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条件。这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如何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邓小平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教育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和培养“四有”新人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既然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提出的客观要求,那么,发展和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就在于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这就是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的同时,也就揭示了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的要求相适应的普遍规律。显而易见,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和教育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给这一规律以特定的含义,或者说是这一规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表征。前面已经提到了马克思关于现代工业生产的世界性以及社会个人的发展(它指向未来,表征未来)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观点。这里把马克思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联系起来,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承认教育必须与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相适应的规律,也就应该承认教育必须与现代工业生产的世界性的要求相适应的规律,也就应该承认教育必须与社会个人的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规律。这说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脉相承的,而且是融会贯通马克思其他学说的结晶。
既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废除私有制(在马克思看来废除私有制和消灭社会分工是指的同一个东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那么,社会主义国家要为将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就应该把发展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也正是立足于发展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核心,那么,实施和发展“三个面向”的教育,就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就有利于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也就是在为将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构建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手段和途径。教育要“三个面向”强调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则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使这种教育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就在实现着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就在实现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这说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收稿日期:1999—01—18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三个面向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经济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