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中医医院 广西来宾 5461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脑梗塞治疗中,加味补阳还五汤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实验组总有效率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加味补阳还五汤;脑梗塞;临床效果
引言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大量研究发现,脑梗塞的发生,与痰、风、瘀三种因素密切相关,痰瘀互结,阻滞经络,临床症状表现多为半身不遂,言语欠清等。针对脑梗塞,采取活血化痰通络的治疗方法是关键[1]。本研究选取我院接诊的脑梗塞患者,对其提供加味补阳还五汤干预,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64例。所有患者均按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标准进行诊断[2],且经MRI或CT等证实。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21例,年龄(63.23±10.28)岁,病程(38.17±10.45)d;实验组32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18例,年龄(62.85±10.63)岁,病程(38.21±10.6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入组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西药治疗。具体给药方法: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30mg;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次,每次100mg;口服辛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20mg。
1.2.2实验组:为患者提供加味补阳还五汤干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味补阳还五汤基础方为:当归15g,黄芪60g,地龙、赤芍、红花、桃仁、川芎各10g。若患者表现为肢体偏瘫可增加桂枝10g、牛膝20g;若表现为语言障碍,则增加石菖蒲与郁金各15g;若表现为痰多苔腻则增加茯苓15g与半夏10g。每日一剂,常规煎煮,取药液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中医证候评分:根据《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3]中制定的脑梗塞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持续干预3个月后的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对比。
1.3.2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制定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对比,该量表总分为42分,得分越高即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1.4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测评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逐渐消失或者表现为基本消失,且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下降≧90%。(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逐,经评估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下降达到了70%-89%。(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有非常明显的好转,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下降达到了40%-69%。(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了进一步恶化,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下降<40%。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以率(%)表示统计结果,?2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变化
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NIHSS测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NIHSS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最早出自《医林改错》,原方主要由7味中药组成,方中重用补气药,同时配伍活血通络的药物,使气旺血行以治其本,祛瘀通络以治其标,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加味补阳还五汤基础方剂中,黄芪为君药,补气兼升气;当归为臣药,既能化瘀不伤血,又能活血养血,与黄芪相使为用,可有效治疗因经脉血瘀而引起的血虚,且具有活血通络、化瘀不伤正的效果;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共为佐药,其中赤芍川芎合用,功能活血和营,红花、桃仁、地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加味补阳还五汤全方配伍简单,在选择活血化瘀通络类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原则上,重用黄芪,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
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达到了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这表明在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效果。另根据对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的测评结果来看,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测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更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治疗期间,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干预,可有效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东晖.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43.
[2]邹铭斐.补阳还五汤加味用于脑梗塞临床治疗的优势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49-50.
[3]谢佳宏,杨志新,韩淑丽.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5,21(20):78-82,86.
[4]周岚.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理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04):735-738.
论文作者:覃其静1,韦良旋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加味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脑梗塞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