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巩军玲

巩军玲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析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的术后疼痛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术后每日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还能使疼痛时间缩短,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89-02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胆囊结石治疗中[1]。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中39例为男性,31例为女性,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为(45.3±13.1)岁;观察组中4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为(45.4±13.2)岁。两组患者在病程、术式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术后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并给予患者吸氧支持。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1)术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且术后当天将VAS评分作为基本依据,连续5d评估患者的疼痛感,将平均值计算出来,并认真记录;(2)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将患者的疼痛发作时间、程度以及位置等作为基本依据,明确疼痛诱因或者病因;(3)将患者的疼痛病因作为基本依据,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查找,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①体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一般选择半卧位,避免牵拉伤口,并且每2h协助患者改变1次体位,减轻手术切口张力,缓解疼痛感;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将手术的情况告知患者,让患者知道手术很成功,并且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后果、预防措施以及危害等,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使患者尽量保持身心愉悦状态,使疼痛感减轻;③按摩疗法。护理人员可以运用手掌、掌根、鱼际以及手指等按摩患者的四肢肌肉,动作尽量轻柔,控制好按摩力度,坚持由上到下或者由下到上的基本原则,控制好按摩时间,一般在15min左右,3次/d。同时,还可以按摩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改善血液循环状态,提高组织痛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4)评价护理效果。根据临床验证或者患者自述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如果疼痛明显缓解,则提示护理方案有效;如果疼痛无改善,则应该及时找出疼痛原因,调整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运用VAS评价两组术后每日疼痛程度,得分越高,则说明疼痛感越强,并且记录两组的疼痛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检验组间VAS评分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5.41±1.22)、(6.89±1.4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每日VAS评分对比

术后第1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3、4以及5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术后每日VAS评分对比(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循证护理,将患者的疼痛部位和性质作为基本依据,对VAS评分进行综合评估后,将疼痛的诱因或者原因找出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2]。需要注意的是,在检索文献时,应该坚持科学有效的基本原则,在分析研究成果实验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案,并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再次评价循证护理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从而实现临床护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短,且VAS评分低,说明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这一结果与顾莉萍[3]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还能使疼痛时间缩短,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吉英.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2(9):75-76.

[2]张梅.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29(3):226-227.

[3]顾莉萍.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9(9):2916-2917.

论文作者:巩军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巩军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