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现状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上海论文,思想品德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5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未成年人的身心素质基本状况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有小学生64.83万人、初中生45.8万人,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因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然而由于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目前依然存在不少严峻问题,比如,重智轻德倾向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家长对孩子的过于保护导致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差、参与意识降低和主体性过大现象仍比较严重。分析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的中小学生品德素质状况,从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角度综合分析影响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健康成长的因素,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一、理论假设
思想品德亦称道德素质,或简称品德,它是心理和伦理双重蕴含的概念,是德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德”就是内在的认识、情感和外在的行为(意志、信念)等方面的统一体。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依据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包括法制)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学生的品德主要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本研究的理论构架借鉴了一些国际组织和知名学者的有关论述,如亚洲太平洋地区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2个核心价值观和5个工具价值观,班华提出的现代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观点,考虑到国家对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现实要求,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确定影响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八类:国家与社会、国际与环境、法制与纪律、人生与修养、科技与学习、理财与生活、礼貌与友情、家庭与父母。
研究假设:通过对前八类因素的具体化和经验推演,筛选出影响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自变量:1、年龄;2、年级;3、性别;4、生活区域;5、家庭生活水平;6、各种观念;7、行为方式;8、家庭教育情况。将它们与因变量(新时期上海影响学生品德发展因素)联系起来,建立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形成因果模型。
二、调查方法
以上海市在读小学生(三~六年级)、初中生(七~九年级)为调查对象。为了调查样本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改革开放后上海地域和人口增容后中小学生情况,在抽样中考虑到中心城区以及非中心地区(原近效地区)的中小学生。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并辅以个案。研究采用随机和方便性抽样。研究者从不同城区选取6所学校,包括2所小学和4所中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8%。其中小学生383份,占样本的40%,中学生585份,占样本的60%。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对于国家与社会的态度
——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持肯定态度,其间也显示出教育工作的漏洞
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中国载人航天是科技史上的大事,也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调查中当问及学生对于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成功的感受时,“兴奋”和“自豪”的中小学生占绝大多数,为96.2%。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除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X[2]=37.417,P<0.001)外,在性别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低年级学生在感情上更为纯朴,“不关心”的三年级学生为零,六年级则有9.1%的学生“不关心”,“非常自豪”的三年级学生比六年级高出14.4个百分点,比九年级高出28.5个百分点。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更强,出现少数学生“不关心”说明学校的德育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趋弱形势必须引起重视。
在邓小平的知晓度上,“不知道”的占2.1%,“有点敬仰”的占5.3%,“比较敬仰”的占18.9%,“非常敬仰”的占73.7%,后三项合计97.9%。然而,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这样家喻户晓的伟人,有学生不知道,可见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严重漏洞,没有形成国家大事与个人关系、品德教育与全面发展关系的教育氛围,教育者本身政治意识的淡薄,导致学生只关心个人和周边小环境,国家观、社会观程度很低。
同样,对于国家统一,当前热点的台湾问题,不关心的学生占6.3%,有点关心的占18.9%,比较关心的占33.3%,非常关心的占41.4%,卡方检验性别上无差别,在年级上反映出显相关(X[2]=69.082,P<0.001)。同前面的高年级不如低年级的情况相似,三年级学生“非常关心”的为73.4%,随着年级的升高一路下滑,到九年级仅为33.7%,“不关心”的从2%上升到六年级的24.3%。
(二)中小学生对于生存环境的态度
——公德意识明显,具有一定的社会参与意识,但参与程度显然不够
社会参与意识是中小学生集体意识和环境意识的一种体现,在了解学生对本地经济建设发展变化的新成就(新建公路/桥梁/商场/工厂等)时,发现中小学生对社会发展情况有一定程度了解,中间值为多,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对本地经济建设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
不了解了解 非常了解
小学生5.3 86.2
8.5
中学生8.3 77.3 14.4
从更近角度考察这一问题,发现不关心的为多。当问及最近两年是否向老师提出过改进工作的建议时,“从来没有”的占46.1%,提出过1~2次的占43.3%,提出过3~4次的占9.2%,提出过5次以上的占1.4%。越来越多的学生除了学习和个人情趣外,与他们目前切身利益无关的事已不关心。
现在中小学生环保意识比较强。当问及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增多,对此你的态度时,“不关心”的占1.8%,“不太关心”的占4.9%,“比较关心”的是29.1%,“非常关心”的是64.2%,后两项合计93.3%,我们对“非常关心”这一项做了交互分类比较,发现六年级的比值较低,为32.6%,其它如三年级87.9%,四年级66.4%,五年级65.9%。六年级学生将要升入中学,学习任务较重,无心顾及其它,这也可能是他们环境意识得分低的原因。中国教育体制决定了学生竞争的现实性。
当问到看到有人在公共绿化地带折枝摘花,自己也采摘的只有1.4%,不加理会占21.1%,予以劝阻的占大多数64.4%,汇报给管理人员占13.4%。看到学校里的自来水无人使用时白白流淌时,不关心的占仅1.1%,关住水龙头占绝大多数,为91.2%,说明多数学生公德意识明显。
(三)中小学生对于法制与纪律的态度
——具有法纪观念,世俗意识对中小学生正发生影响
我们通过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来考查这一方面情况。在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而此时并未有车辆通过,不知道如何做的占0.4%,没有警察管就过或别人通过就跟着走的占9.5%,待绿灯亮时再过的占90.1%,说明学生能够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在比较中发现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还差,可能是青少年接触社会越多受成人不良习气影响越大所致。
当不慎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自认倒霉的占9.9%,想换又怕商家不换的占4.6%,到商家退换的占35.6%,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42.3%。中小学生大多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武器的不到一半。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思想根深蒂固。能忍则忍,怕麻烦,担心说不清,能私了更好,反正自己又没吃亏,别人再有事与我无关。有些家长对子女采取的也是这种教育方法。在一些不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反腐倡廉是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的,在改革过程中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素质差的官员严重贪污腐败,中小学生对此也是深恶痛绝的,认为应该给予惩罚的占绝大多数,说明中小学生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比较强,是非分明,能够正确地运用法纪要素规范生活行为,见表2。
表2 中小学生对于惩治严重贪污腐败的态度(%)
严厉惩罚一定惩罚批评帮助不知道
小学生 78.913.0 7.40.7
中学生 81.611.6 3.53.0
(四)中小学生对于人生与修养的态度
——诚信在中小学生中得到很大认同,在乐于助人的同时,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社会化过程中教育与环境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小学生的品德取向有喜有忧。本次调查中学生认为儿童少年应当具有的优良品德在十八种(包括诚信、勤俭、善良、创新、务实、勤学、孝顺、明礼、谦虚、爱国、守法、团结、自强、自信、敬业、奉献、勇敢、其他)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诚信,第二位是勤俭,第三位是孝顺,奉献排在最后一位。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最不能容忍的行为在十五种选项中(包括欺骗、浪费、贪婪、自私、保守、霸道、迷信、不卫生、懒惰、不孝顺父母、粗野、不思学习、不守时间、沉醉色情、其他),排在第一位的是欺骗,第二位的是贪婪,第三位的是霸道。说明诚信在青少年中得到很大的认同。当问及中学生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观点是否过时,认为“值得提倡”的占多数51.7%,认为“没有过时”的占24.8%,然而认为“有点过时”的也有14.3%,虽然占少数,但是比值也不小,应当引起重视。在调查中,61.3%的小学生最为欣赏的观点是“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只有2.8%的小学生认为“索取越多越好”,这与中学生的相关调查形成反差。青少年成长中的教育与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要格外重视。
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女生在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贡献应大于索取的比例在统计学意义上大于男生,而在贡献与索取等值、索取越多越好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这也许与传统观念中男子必须在社会竞争中争得地位与财富有关,所以,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男生“成就”压力比较大,从而导致品格中个人主义倾向相对严重。
当问及学生对社会献爱心活动(如捐助灾区或贫困生/义务劳动等)的态度时,不积极和不太积极的占9.9%,比较积极和非常积极的占90.1%。对中小学生年级进行分析发现差别显著(X[2]=29.880,P<0.001),与前面分析低年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更高情况相反,高年级学生更为积极,因为年龄大的孩子有一定的“财富”支配权,自主意识更强。
在公交车上遇到行动不便的孕妇或残疾人时,学生中有4.2%不关心,有点同情的占11.6%,给予关心、尽量为她/他让座位的为83.8%。高年级学生表现较差,关于“尽量为她/他让座位”,六年级比三年级学生低57.3个百分点(X[2]=29.402,P<0.05)。
关于公与私,我们调查了中小学生在星期天到校为班级办墙报(壁报)等事情的态度,不乐意的占3.4%,非常乐意的占59%,并且高年级不乐意的多,乐意的少,小学生乐意的占70.2%,中学生为47.7%,(X[2]=29.834,P<0.001)。
在中学生调查中,对于社会上有人认为当今青少年整体自私自利的看法,中学生自身赞成的竟过半(50.9%),对于人们评价当今孩子不孝敬父母,表示赞成的更占75、9%。自私、以个人为中心在现在的青少年中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自身也有意识,说明这种情况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五)中小学生对于科技与学习的态度
——对科学技术比较关注,学习自觉性比较高,自信心却呈递减趋势
中小学生在回答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如火车提速/电脑升级/生物工程等)的关注程度时,表示“不关心”的占5.3%,“不太关心”的占16.9%,“比较关心”的占40.5%,“非常关心”的占37.3%,说明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有较高的关注,在年级和性别的分析上无显著差别。对于钟南山院士等医学专家在2003年抗击非典(SARS)中的作用,不知道的占4.9%,有点敬仰的占7.4%,比较敬仰的占11.2%,非常敬仰的占大多数,为76.5%,说明大多数中小学生敬仰科学家。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要求较高。小学生中绝大多数希望自己拿到好成绩,比例高达97.9%,好坏无所谓的为零,见表3。
表3 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值(%)
好坏无所谓
考试过得去就行 争取拿到好成绩 全力争取最优成绩
男生0 0
28
72
女生0 0
4.2 95.8
男生0 4.2 31 64.8
女生0 0
48
52
男生0 6.7 40 53.3
女生0 0 33.3 66.7
男生0 9.1 68.2 22.7
女生0 0 70.4 29.6
男生
1.1
11.1 45.6 42.2
女生
1.12.3 55.7 40.9
男生
2.9
15.7 53.9 27.5
女生0 3.6 55.0 41.4
男生
5.0
16.5 44.3 34.2
女生0 5.9 61.4 32.7
从表中可知,性别和年级均产生差异(X[2]=24.740,P<0.001)。女生对自己要求高,没有考试过得去就行的,男生就有,女生大多是全力争取最优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面对现实情况,全力争取最优成绩的人数递减,而争取拿到好成绩的人数在增加。
关于学习自觉性,通常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无论各年级都没有无心听课的,喜欢的课才用心听讲的占少数,为10.9%,多数课用心听讲的占多数,为54.9%,总是认真听讲的占总人数的34.2%。从每天放学回家以后阅读教材和做作业的时间上看,只有1.8%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9.2%的学生为1~2个小时,45.2%的学生用2~3个小时,43.8%的学生在3个小时以上。
(六)中小学生对于经济与生活的态度
——大多不看重金钱,有约束自己的能力,但贪图享受,有不良嗜好的占一定比例
当问到是否认为“只要家里有足够多的钱就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时,不赞同的是96.7%,赞同的占3.3%。进行年级分析发现差异(X[2]=17.596,P<0.05),随着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增多,高年级赞同的多。又如,当有的同学经常买来卡片、圆珠笔、食品送给其他同学时,小学生赞同的竟占18.3%,中学生赞同的占31.8%。如果意外拾到2万元钱(无他人看见),自己享受、与好友一起享用或给家长存银行的小学生占18.3%,中学生占33%。
看到有的同学吸烟、喝酒,用高档化妆品、戴金银首饰,小学生极力模仿的极少,为0.4%,尽情欣赏的占1.8%,感到不快的占8.8%,极力反对的占82.8%。在年级比较上发现显著差异,三年级小学生100%极力反对,随着年级的升高递减,到了中学,对这一现象极力反对的七年级学生占53.6%,九年级学生占47.5%。相对而言,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单纯。
调查发现,节假日期间学生夜晚睡觉的时间是:没规律/常熬至深夜的小学生为10.2%、中学生为16.1%,比平时晚睡的小学生为46.3%、中学生为46.9%,同平时一样的小学生为29.3%、中学生为22.6%,比平时早睡的小学生为13.8%、中学生为14.5%。多数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生活,保持生活规律或稍作休闲放松,但十分之一的小学生缺少自控力,比较放纵自己,到了中学这种情况学生比重加大。
(七)中小学生对于友情的态度
——表现出重视友情,具有正义感和自我保护意识,但同情心淡薄倾向正在发生
学生中表示如果有的同学课余时间相约去街上玩游戏机、上网吧,不约自己也要去的小学生只有0.4%,认为去玩玩也好的占5%,坚决不去和劝他也不去的占绝大多数,为94.6%,进行分类比较发现高年级玩游戏机、上网吧的多,小学生三年级在本次调查中没有,说明低年级学生去的少,中学情况相对严重,见表4。
表4 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相约去街上玩游戏机、上网吧情况(%)
不约自己也要去 去玩玩也好坚决不去劝他也不去
三年级 0 0 16.3 83.8
四年级 02.9 26.2 56.5
五年级 06.7 11.0 82.3
六年级 2.5 15.6 45.3 34.8
七年级 2.8
7.9 39.3 50.0
八年级 1.9 13.1 44.6 40.4
九年级 4.5 21.5 42.4 31.6
当发现同班弱小的同学受到别人欺凌时,只是看热闹的学生有3.9%,尽量回避的占11.6%,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予以劝阻的人数最多,为47.2%,42.7%的学生能够全力保护同学。女生中高年级比低年级奋不顾身的少(X[2]=27.149,P<0.001),三年级学生在选择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予以劝阻和能够全力保护同学的各占50%,六年级女生这两项分别是44.4%和25.9%,另外只是看热闹的有7.4%,尽量回避的有22.2%。
(八)中小学生对于家庭与父母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与父母相处比较好,对父母满意,但是两代人沟通情况不太理想
调查中问到如果父母批评你时有不恰当的地方,回答“给顶回去/按照自己意见办”的占8.1%,“心里不快/但屈服家长压力”的占6.7%,“嘴上不说/仍坚持自己意见”的占14.4%,“向父母说明真相/求得理解”的占70.9%,说明现在的学生大多能够与家长和谐相处。
调查中发现,关心父母的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当问到是否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如做何种工作、在何处工作)时,了解的占90.5%。当父母生病不能做饭时,自己动手做饭或买饭全家吃和感激父母辛劳,为他们做病号饭的小学生占90.2%,做病号饭和为全家弄饭吃的中学生占83%;感到不快,心中不满的有小学生占2.5%,中学生为1.4%。说明多数学生很懂事,能够关心体贴父母,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会体谅他人,被父母照顾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与父母沟通情况不太理想,当问到小学生最近一年有没有主动向家长汇报自己在校的表现时,回答“没有”的占7.7%,极少汇报的占23.5%,经常汇报的占46%,总是汇报的22.8%。中学生分别为8.2%、29.9%、44.2%、17.7%,比小学生沟通情况还差些。
小学生对父母的评价是比较好的,认为父母的关心爱护比中学生相对多,也更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与监管,愿意对父母诉说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现有生活满意度较高。随着孩子的成长与独立,自我意识趋于明显,这时,与孩子沟通和教育问题,常常困扰家长,必须要有更多的思考要求有效的教育方式,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放任自流,见表5。
表5 中小学生对其父母亲的评价(%)
对于父母亲的评价语言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不太符合 全不符合
小学生 70.5 21.8
61.8
我父母非常爱我关心我
中学生 62.9 30.8
3 3
小学生 59.6 32.3 6.3
1.8
我乐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中学生 42.1
45
9.2
3.6
小学生
38
35.9 20.1
5.6
我父母知道我需要什么
中学生 30.4 37.6 25.5
6.5
小学生 11.3 10.2 21.8
56
我不希望父母管我学习
中学生 13.9 26.7 35.9 23.1
小学生 72.6
20
2.8
4.6
我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
中学生 50.6
33 10.2
5.7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社会危机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市场取向带来的道德倒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地区,竞争性与开放性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的冲击造成的影响也必然是深远的。迪尔凯姆认为,道德问题是导致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道德问题是一种道德事实,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加以研究,人的德性包括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三个要素,德育的重点在于个体品德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迪尔凯姆认为,教育就是使年轻一代在体力、智力和道德方面社会化,重点是个体品德社会化,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社会道德内化来实现。以此为借鉴,在分析学生品德的具体材料后,笔者认为上海中小学生品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如下特点:
1、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总体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能够遵纪守法;认同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极为推崇诚信在未来社会及青少年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感兴趣,能够自觉学习;能够正确看待金钱,具有正义感和自律能力;对目前生存环境满意度高。
2、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各方,对青少年品德教育力度明显不足,体现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多种品德素质呈现出下滑趋势。比如,学生参与意识与热情递减;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差;高消费、不良嗜好以及不良上网行为增加;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送礼拉关系等不正之风。
3、虽然当前中小学生道德认知的正确程度较高,具有积极向上、诚实善良的品质,但是认知比较抽象,并且对于社会事物的态度基本还是从自己的切身的肤浅感受出发,自私自利情况较为严重,关心他人和奉献精神不够。由于我国德育基本上还是“认知德育”状态,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学生根本没有空闲和心情体验各种道德观念和自己的荣辱利害关系,更不愿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中以个人发展、实用主义影响下,“关注自我”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价值观的核心特征,他们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有的甚至把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推向极端化。
4、上海学生的升学压力并不存在,但是未来社会的职业竞争和现代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高要求,使青少年仍有不小的学习压力。这种在教育中不自觉的唯智化倾向对于青少年品德发展是不利的,表现为道德的双重化标准: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放松;在外面表现好,遵纪守法,爱护环境,文明礼貌,在家里道德水平较低,不爱劳动,贪图享受。
(二)问题与对策
从2000年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内容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而在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的今天,许多社会问题时时冲击着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必须拓宽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全方位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
1.中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双重化问题亟待解决
中小学生有很强的认知能力,然而一旦涉及自身,就会表现出自私和随意的性格,比如,认为少年儿童必须具有孝顺等品德,但在实际生活中中学生自认为青少年群体中有75.9%的孩子对父母不够孝顺;关于奉献精神,61.3%的中小学生最为欣赏的观点是“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人格双重化是一个涉及社会规范的道德问题,也是一个诚信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会使社会的信任问题从根本上打折扣,也使学生处于认知失调状态,他们常常会被置于道德判断的两难境地,在现实的生活中会因过多的内心冲突、无所适从和无可奈何而变得心灵疲惫、冷漠麻木,进而成为他们品德发展的严重缺欠。双重化的学生心理负担很重,他们的生活似乎带有表演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境下,自我表现常常不一,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会对外在因素特别是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这种敏感甚至有时会超过对他们学业内容的敏感程度,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动机,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依赖,更多地与功利、名次及他人看法连在一起,削弱了他们的认知兴趣和过程性动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稳定、不持久,特别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因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而沮丧退缩。种种原因也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进一步突显,上海市青少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均值为15.68,远远高于CES-D量表的中国常模均值11.52,接近一半的上海青少年心理健康均值超过CES-D量表16分的警戒线,其整体水平低于成人群体。相关资料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达21.6%~32%。所以,加强中小学生人生观教育,关心他们的心理发育,以及成人社会能够形成一致的榜样氛围和良好的道德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2.克服青少年品德教育力度不足、形式简单问题,提升学生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
一段时期以来,学生品德教育弱势地位,表现为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力度不足、教育方法不适应等。迪尔凯姆把纪律作为内化的底层,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儿童少年一般不会自觉地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希望,他们的行为往往会越轨,因而,单纯以正面教育显然不够,正确的纪律约束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由他律到自律,再由自律到自由的过程。在他律阶段,制度规范、示范、榜样、奖惩等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习惯的形成起到主要作用;在自律阶段,个体的德性或良知成为道德及其发挥作用的核心,人敬畏和服从的是“内心的道德律”(康德语),外在道德原则和内在道德品质是不可分开的。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弗兰克纳曾借用康德一句名言指出:“没有品质的原则是软弱的,没有原则的品质是盲目的”。哈贝马斯也从个人成长意识的发展过程来解释世界观转变情况。人类从婴孩期到成年人要经历若干个心智发展的阶段。大致上可以用“自我中心”意识来指称孩童心智状况,而用“非自我中心”来描绘成人心智。所以,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如英国和德国的中小学校就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日本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等现象,在德育课中增加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念”的内容。美国最为人称道的是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非常鼓励青少年进行道德实践,很多组织和基金会为高中生提供多种在社区服务上有突出贡献的奖学金。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这种社会道德导向,对青少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品德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宣传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加大对主流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创新的力度和深度,使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真正走进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社会环境问题对中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不容回避,需加强教育大环境的建设
本次调查表明,世俗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令人堪忧,孩子早期教育时期形成的一些好品质在逐渐淡化,因此,在教育中要把握道德内容的内化,有效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从道德行为发展来看,中小学生道德意志控制力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还离不开外部检查和督促,小学生道德观念影响源主要是其家长和教师道德观念,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论和行动都会直接反映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因而言行比较一致,到高年级就复杂得多,影响源增多了,行为控制能力也发展了;所以对自己道德需要或掩饰或延迟表决,有言行不一的现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认识结构中,同时不断地改变结构自身以顺应外界环境。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双向地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人类行为的大多数类型是由个人经验组织起来的,正是因为人类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诸多认知能力,如符号化能力、预谋能力、替代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才能学到各种思想和行为。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和社会学习以及个人内部因素这两者在儿童少年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孟子也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天地之性至真至善至美,而体现天地之性的人性也是善良的。虽然人都有形成良好品德的内因,都有为善的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则取决于环境和教育。他认为,环境是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对品德形成有重要影响。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品德有一定影响。他说,同是子弟,丰年和灾年表现就不同,不是他们天性有异,而是环境影响不同所致(《告子上》)。在影响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中,教育最为重要,道德教化乃人性发展之必需。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投资教育,改良社会风气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各种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才是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有力保证。
4.净化网络空间,搭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品德教育的综合支持系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上海中小学生有方便条件上网,资料显示,上海市由玩网吧、游戏机诱发的犯罪案件占全部案件的44%。网络开辟了中学生另一世界,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次调查中78%的学生最近使用过电脑(不论在家里、学校或街道网吧),其中1~2小时的占49.7%,为多数,3~5小时的占16.3%,6小时以上的占12%。上网地点依次为自己家(39%)、学校电脑室(29.6%)、同学或朋友家(13.9%)、社会上的网吧(7.8%)。社会上网吧存在很多隐患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家庭中由于父母不关注或不懂网络,对青少年上网的掌控程度不够,也可能出现问题。当问及中学生对于“沉醉于网上聊天会影响一个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看法时,54.4%的学生表示赞同,说明中学生对网上聊天的热衷。开展青少年健康上网活动,从客观上讲,要开发和升级网络有害信息过滤、防护软件,保障中小学生远离有害信息的侵扰,加快网络立法建设,严厉打击制造网络有害信息、网吧违规经营等行为,保护青少年身健康发展;从主观上讲,要在中小学生心中建立网络病毒防火墙。青少年是素质培养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品德教育的核心。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根据教育者和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等方面能力的一种方法。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较差,在公共场所因有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尚能克制自己,若个人独处,往往不能自控,明显地自律不足,放纵有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使青少年在一系列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教育者所倡导的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能否在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的内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必须以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宣传和管理,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综合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