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赏析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为学生今后音乐素养的发展奠定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此,笔者将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遵循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引入情景教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这一意境”。所谓意境,简单点理解就是情景,一种画面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相关内容的情景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情景教学模式是以个案或者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它的特点主要是形象逼真,图文并茂,情深意长,知、情、意、行融成一体,让传统的“静态学习”变成了一种“动态”。那么在小学音乐课上该如何创设情景?
1.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多媒体教学成为了老师授课的日常工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用幻灯片的放映将学生带入相应的学习内容中,通过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展示,小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情景中去。
2.利用教师已有的乐器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一般来说,在小学的音乐课上,老师所拥有的乐器是钢琴。老师可以在上课开始前,为学生完整地演奏自己接下来要教授的内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再者,老师在深入研究音乐教材后可以将文字转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用口头表达教材所传达的意思,这主要是出于对小学生来说听老师讲比自己看书更能理解学习的内容。如果老师的讲解生动且有代入感的话,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进入教学情境。
3.通过老师的肢体语言和相应的表演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形体动作可以再现音乐中的表达场景和活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教学情境带入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它们结合使用。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小学一节音乐课四十分钟,如何安排教学时间以充分利用?对小学生来说,四十分钟都能全神贯注那是有困难的,那么老师们就必须考虑在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里将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课堂时间根据配置归属可以分为:师用时间、合用时间、生用时间,师用时间是老师用于看教材、思考等所用的时间;合用时间是指在课堂上老师将课件讲给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师生之间交流教学遇到的问题等;生用时间是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思考和做作业等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一般而言,师生合用的时间占比最大,在生本教育的背景下,老师从教育的神坛中走下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学时间安排也朝着生用时间倾斜。
小学音乐课上,老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一般来说,教材的内容即歌曲学习。处理歌曲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在学唱歌曲出现的难点进行改编),将一首歌完整的练习时间在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比较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掌握最多的学习内容,完成教学的任务,浪费的时间越少,那么一节课下来小学音乐老师的上课效率就会比较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三、为课堂上引入多元化的辅助教学工具
多元化教学工具的运用能为课堂注入和维持新鲜感,同时辅助教学,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课堂上常见的辅助工具有网络、多媒体等。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网络上的资源丰富且利用方便。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视频资源或者编辑软件给课堂上的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展示给学生,使得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图文声像,给音乐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样一来,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客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小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由抽象走向形象,由枯燥到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要素的评价。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指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让老师及时注意自己的教学是否在正常的教学轨道内,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的重难点掌握情况等,以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鉴别和育人的功能。
教学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在小学音乐课上,很多老师以成绩论英雄,注重结果多于过程,仅仅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来定性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也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课的人文性是很强,这也意味着音乐的考核方法应该多样。所以在教学评价时,老师应该及时科学地对待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目前,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并不断在实际操作中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与时俱进,小学音乐之路才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论文作者:常立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论文; 时间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