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务线路养维修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刘大军

铁道工务线路养维修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刘大军

(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工务段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铁路工程作为当前交通基础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路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们出行的安全。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及其维修工作,能够保证铁路设施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铁道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以保障铁路的安全有效运行。

关键词:铁道工程;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分析

前言

在我国交通建设逐步加快的情况下,铁路交通的的建设也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客运站也逐渐被建设出来。特别是对于铁路客运专线来说,使用的各种技术也比较新,系统比较复杂。所以,铁路工务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运营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的意义

铁路线路主要是由桥隧建筑物、轨道、路基等组成的一个结构整体,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功用,任何一个部分受到破坏或变形都会对铁路的整体结构功能造成影响。列车和机车车辆的运行离不开铁路线路设备,它承载着车辆车轮不断传递过来的负荷。只有铁路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才可以保证列车运行的不间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铁路运输部门才可以将客货运输任务高质量的完成。不过,铁路线路在长期高负荷的作用下,轨道线路的形状会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联结零件、钢轨、轨枕受到了严重的磨损,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也越来越差,所以对铁路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就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保证铁路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对铁道线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养护原则进行养护,要持续保持铁路线路质量的均衡性和设备的完整性,以此来保证列车可以不间断、平稳、安全的运行。

2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常见问题

2.1 养护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高

在当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作业中,养护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且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这是养护工作中最首要的问题之一,也是亟待得到进一步解决的关键。在我国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实际作业过程中,养护人员通常本着“就病治疗”方式,在养护工作面临问题时,未能寻找产生问题的关键,并作出合理的防治对策,这种传统的养护工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铁路养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铁路运输的高效发展。另外,老职工接受新规定和新技术的能力较慢,经验主义严重,安全意识薄弱,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故障。因此需要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学习和安全教育培训。

2.2 养护方式与轨道结构不协调

在养护作业中,对于线路养护来说应坚持以轨道为依据,针对不同轨道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结构存在差异,导致轨道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方式。但是,在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政策还仍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每一轨道路段的实际需求,这样使得养护工作质量不高,且这一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2.3 检查人员素质不高,检查问题不全面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检测通常是按月进行,每月轨检车检查一遍,人工检查一遍,通过检查将线路养护维修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继而实现对线路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所集中的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已发生病害整修的依据,却不能彻底杜绝问题的出现。另外,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在检查中也很重要,责任心强、水平高的检查人员才能全面的检查出设备存在的隐患问题,为设备整修提供准确、全面的整修数据。只有选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检查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检查工作。

3 加强对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措施

3.1 加强对养护人员的监管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较之于其他性质工作更为繁琐、复杂,且劳动力密集,致使针对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从作业人员的构成来看,作业人员中退伍军人占多数,正规院校毕业人员少,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安全管理意识较差,未能将安全作业落实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线路的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应放在首位,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操作水平,确保员工可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养路工作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

3.2 提升养护维修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提升铁路工务养护与维修技术尤为关键。要实现养护维修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对设备当前的状态信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线路检测将设备的变化规律呈现出来,并通过呈现信息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当前,我国铁路养护与维修作业中,最主要的检测方式是车载检测,并辅助人工检查与添乘等手段共同进行。先进的轨道检查车可以为养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线路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升维修工作的质量,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3.3 对各部件的维修保养

第一,轨道结构零部件的维修保养。在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要保证铁路结构各个零部件技术状态和工作状态的良好性,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要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检查并进行紧固。从而保证每一个零部件的扭力矩都可以符合规定的要求,为了避免冬季冷缩爬行将轨缝拉大以及夏季钢轨温度过高造成绝缘顶损或者胀轨跑道的情况出现,要从整体对线路进行锁定。为了避免各个联结的零部件生锈,每年都需要使用油在各个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涂抹。

第二,轨道几何尺寸的整正。经调查显示,工务部门一半以上的工作量是对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整正。轨道出现变形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列车负荷压力的影响,当线路发生变形后,轨面会变的非常不平稳,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会对线路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尤其是重载铁路,由于列车的数量多、轨道所需要承担的负荷也相对来说比较大,会提高轨道几何尺寸的变化频率。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地列车对线路造成的损害,要加大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整正的力度。

第三,道床的养护和维修。在铁路线路中,道床主要是用来提供轨道弹性和纵横向阻力、传布荷载等,道床的状态会对工务维修工作量和线路技术状态的稳定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对道床进行整修的过程中,主要是保持道床的清洁、均匀、饱满、密实、弹性等。由于道床持续受到列车振动的作用,会出现弹性降低、板结、切入路基等病害。而且因为列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粉尘,并在道床内聚集,当遇到阴雨天气时,就会产生翻浆冒泥,在天气晴朗时,就会板结。因此在对线路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和道床相关,尤其对于路基下沉和桥涵两头的地区,非常容易产生石碴缺少的病害,为了保证道床的稳定性,就需要补充石碴。另外要及时清理出现板结情况的道床,使道床保持一个良好的弹性。在铁路维修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量与道床有关,对于道床一是要及时进行补充。特别是桥涵两头和路基下沉地段,极易出现石碴缺少病害,这时就要补充石碴。只有石碴补足了才能保持道床稳定。二是要根据道床的板结情况及时安排相应的清筛,恢复道床的弹性,良好弹性是保持轨道几何状态的关键。

第四,钢轨的维修和养护。在工务线路中,钢轨承受了车轮传递过来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传递到下轨道部分,它是和车轮产生接触的唯一构件,钢轨的状态对列车的运营情况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对钢轨伤损探测的质量进行提升,不允许漏检漏探的情况出现,要将线路巡查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大钢轨检查的力度,为了对钢轨的技术情况可以尽早的了解,要跟踪检查钢轨的伤损情况。对轨面不平顺、擦伤、掉块等病害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工程大量的修建,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特别是现在各种高速列车通道的开通,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是,铁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一个安全的铁路运输环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稳定和谐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把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开展,以此来提高工务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康高亮.高速铁路工务运营维护与管理[J].中国铁路,2010(12):29-33.

[2]康高亮,陈东生,黎国清,田新宇,曲建军.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体系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15(2):113-116.

论文作者:刘大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铁道工务线路养维修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刘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