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吴海轮

吴海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社区中心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正规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和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功能障碍,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社区康复治疗;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82-02

脑卒中偏瘫是指一侧面肌、舌肌下部、上下肢出现运动障碍,严重者长期卧床,丧失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社区中心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资料,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社区中心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4.2±11.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中专)13例,初中30例,小学及以下17例。经头部CT或MRI检查,均证实为脑卒中,其中41例脑梗死,29例脑出血;右侧偏瘫30例,左侧偏瘫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较高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营养脑神经、脑细胞药物,控制血压,生命体征监测,常规口头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多数偏瘫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躁、消极、忧郁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最大程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2)四肢联动康复治疗[1]。利用四肢联动训练器帮助患者进行上肢、下肢环转运动,通过健侧上肢和下肢带动患侧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患者上肢进行伸直运动,下肢以脚踏运动为主进行锻炼,以此达到模拟日常步行的目的。(3)体位训练。患者取侧卧位、仰卧位、半俯卧位,每2h交替1次,避免长期卧床发生褥疮、肌肉萎缩等;对肢体进行按摩,减轻患侧肢体肌肉痉挛性收缩,针对肌张力较低的肌群按摩手法应深重,肌张力高的肌群手法应轻柔,以实现消除肿痛、缓解疼痛、预防压疮等目的。(4)针灸[2]。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仪,通过多个小极板刺激麻痹肌肉,以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取外关、悬钟、曲池等穴位进行治疗,每次15~20min,每日1次。(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训练穿脱衣服,洗脸,洗手,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

1.3 评价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其中内容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如厕、控制大小便、行走、上下楼梯等,总分为100分,生活基本自理:MBI≥6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6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性高):20~40,完全残疾:<20分。采用QLI生活质量指数评定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后录入Excel,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作实验数据分析,以(-x±s)描述计量资料,差异在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BI和QL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和QL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和QLI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急性脑循环出现障碍,导致局部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6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可以存活[3],但其中4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运动障碍,其中偏瘫是脑功能缺陷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的关键因素,直接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我医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心理护理、四肢联动训练、体位训练、针灸、日常活动训练等,有利于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作用,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及人体对运动的控制能力,进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采用MBI和QLI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两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使用简单、省时,对脑卒中偏瘫预后评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BI和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突出了社区康复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采用社区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会芳,倪朝民,韩瑞等.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162-164.

[2] 卢艳.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存质量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72-173.

[3] 沈光宇,成彬,蔡俊燕等.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56-157.

论文作者:吴海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吴海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