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众说纷纭论文,中国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谁来养活中国》发表后,引起了我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农业部部长刘江在
接见丹麦记者和在中国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两次针对布朗论文,表明中国农
业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完全有能力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解振华在挪威召开的国际可持续生产与消费部长级会议上发言,郑重表示:“中
国人能够养活自己”。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先后
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明中国未来的粮食形势确实严峻,不能盲目乐观
,但只要全社会持续努力,这个问题有希望解决。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以及其他
一些专家、学者,针对布朗论文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于1995年6月8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分析
布朗论文,研究下个世纪初期中国粮食问题的前景。专家们认为,布朗论文中提
出的制约中国粮食增长的因素,确系不同程度的客观存在。布朗指出,亚洲一些
国家和地区用牺牲农业的办法来实现工业化,以致粮食自给率下降到23—33
%,教训十分深刻,这条路我们万万不能走。但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也出现了走上这条危险道路的苗头,近年来农业萎缩,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
布朗指出,中国耕地的丧失触目惊心,这是有根据的。据国家土地局最新调查,
我国耕地面积为18.75亿亩,人均耕地不过1.5亩,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50年代,我国人均耕地为2.7亩,现已减少近半,根据全国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今后六年仍将有5400万亩耕地被占用,由此将减少粮食产量1
45亿公斤,可供7250万人一年之需。中国淡水资源更加匮乏,人均淡水资
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为世界第88位。灌溉面积不过7.5亿亩,
不到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其中真正旱涝保收的只有3亿亩。每年受旱面积1.9
5—3亿亩,给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中国的环境污染已到了影响生产和生活
的程度。近年来,城镇“三废”、河湖污染、土地沙化、酸雨侵蚀、温室效应等
等,都已相当严重。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地区环保措施并未同步配套
,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后果堪虞。布朗论文中尖锐地提出这些制约粮食生产的
因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起到
了积极作用。
专家们也指出,布朗论文计算方法不够准确,论据不够充分,结论不能令人
信服。(1)人口预测。布朗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16亿,我国国家信息中
心预测为15.28亿,相差7200万人;布朗预测1990—2030年中
国增加人口4.9亿,我国预测增加3.85亿,相差1.05亿人。(2)粮
食消费预测。布朗预测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总量,按人均300公斤、35
0公斤、400公斤三个方案计算,分别为4.79亿吨、5.68亿吨、6.
41亿吨。国务院1993年批发的《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发展纲要》预
测,2000年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均口粮消费200公斤左右
,肉类30公斤,蛋类12公斤,水产品14公斤。设想2030年全国人均食
物消费略高于此水平,即人均口粮200公斤,肉类30—35公斤,蛋类14
—15公斤,奶类20公斤,水产品14—15公斤,则总消费量折合贸易粮约
5.77—5.92亿吨,其中谷物约4.94—5.08亿吨,此数略高于布
朗的低方案。(3)粮食总产量和产需缺口预测。布朗预测2030年中国粮食
总产量比1990年下降20%,即降到2.63亿吨。比他预测的同年粮食消
费总量4.79亿吨、5.68亿吨、6.41亿吨,分别缺少2.16亿吨、
3.05亿吨和3.78亿吨,缺口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弥补。而当前全部粮食
总出口量只2亿吨左右,即整个世界粮食市场均无法满足中国巨额粮食缺口。中
国专家不同意布朗对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认为中国粮食可以继续增产。据测算
,203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可能达到6.71—6.89亿吨,基本上可以满
足国内需要,适当进口调剂品种、调整丰歉。当然,其关键是国家农业政策措施
的倾斜与落实,科技兴农转化为生产力并发挥效益。(4)布朗论文中推理的论
据不足,低估了现代科技在农业发展、粮食增产中的作用。他援引的美国某大学
和某育种公司对生物工程技术的看法,还只囿于当前科技前沿视野所及的领域,
对使用化肥报酬率递减点的看法,也只是美国80年代的实践。由此,布朗断言
中国粮食单产已经到顶、总产已在走下坡路、将会持续下降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布朗先生进一步引申,计算出2030年中国粮食产需将出现3.78亿吨的
巨大缺口,证明他对中国国情、粮情不很熟悉,研究不够深入,方法论则是机械
的。把几个制约因素极而论之,很少考虑未来三十多年新兴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促
进作用,误导他得出错误结论,认为中国2030年的粮食缺口将达到3.78
亿吨的骇人听闻的数字,全世界粮食市场都无法供应,这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专家们认为,中国只能自己养活自己,也可以自己养活
自己。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农业放在国民经
济的首位,为振兴农业、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只要改变“口号农业”,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成为基础的基础
,我国的粮食前景肯定大有希望。专家们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发展提出五项建议:
第一,粮食产量的衡量要有新标准。中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新增加部分主要是饲
料。但我国现行对粮食产量的统计口径,各级政府对下属领导的政绩要求,均以
粮食总产量为衡量的单一标准,这对种植业“三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
饲料)”的调整,提高饲料报酬,增加效益,都是不利的。建议应逐步以“粮食
当量”(计算每个单位种植面积耕地所产出的卡路里、蛋白质、脂肪含量)为衡
量标准,做到数量和质量并重。第二,科技兴农要有新举措。建议从90年代后
半期起,对发展持续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集中优势人才攻关,开拓食物的广
阔领域。第三,调整食物结构要有新思路。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就粮食论粮食,
应从整个食物的范畴考虑。我国有43亿亩草原,其中可利用的33亿亩,内有
水草资源便于开发的20亿亩,占世界第三位。近年,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
划署和我国农业部在我国北方和新疆搞了两处草原畜牧开发项目,增产幅度达1
0倍。畜牧业投资回收率高,比粮食的开发潜力大,这两个项目的成绩为增加我
国食草家畜产量提供了范例和经验,且能减少饲料与谷物互争有限耕地的矛盾,
建议从“九五”计划起,力大发展草原畜牧业。第四,农村改革要公平效率并重
。我国农村改革,从土改到包产到户、家庭承包,均着眼于以公平为主导,平均
地权,这是稳定大局所必要的,但却牺牲了效率。2亿多细小农户,规模太小,
效益低下,只有5000多万户提供少量商品粮,从而使某些先进科技无用武之
地,商品率难以提高。应从政策上导向,使由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向以资本为基础
的农业转变,创造条件,扩大经营规模。市场机制在农村自给户生产为主的格局
中难以发挥效益,只有在家庭农场、联户合作社企业化经营的生产中才能发挥效
益,成本才能降低,科技才能顺利、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种粮有利可得,增产
才有保证。第五,粮食进出口要有新观念。我国国内粮价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粮
价水平。现在国内外市场接轨,市场经济就是要自由竞争,讲效益。从宏观上考
虑,进出口调节要讲比较成本,要考虑进出口什么商品有利的问题。如果中国根
据中长期规划,和耕地富余、目前仍实行限产的美、加、澳等国订立长期供货合
同,则世界粮食供给量会增加,中国适当多进口一点,对世界粮价波动的影响不
会很大。中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相应出口其他商品。当然,粮食进口量的“
度”至关重要,如果净进口量保持在国内需求量的5%以内(本世纪内,每年2
25—250亿公斤以内),按国际惯例,仍然是自力更生地解决了养活中国的
江苏省农林厅俞敬忠认为,对于粮食问题,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但不需要危
言耸听。现在中国粮食总产稳居世界第一,供求基本平衡,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当
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世界1亿人口以上的大国中,除美、俄两国外,我国人均
谷物占有量最高,达到350公斤以上。其他国家,如印度、印尼、巴西等都在
200—300公斤之间,日本不到100公斤。全球粮食够吃,中国就够吃。
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既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也是政府对长期以来农业比较利益低
下、农产品价格偏低倾向的主动调整。近两年来,中央在物价增长率达两位数的
情况下,果断决策,几次提高粮食收购价,就是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
冒了风险的,又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的。1994年全国农民收入是近年来增加
最多的一年,今年各地粮食种植面积普遍回升,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到近16
.5亿亩,回升到警戒线以上,进入安全区。1995年上半年,农民对农业生
产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
。我国的粮食生产有起有伏,从长远来看,有五大稳定因素:一是东方不亮西方
亮。中国之大,气候各异,一方受灾是常见的、难免的,但地区之间互补性强。
大部分地区又为一年多熟,季节回旋余地大。同时,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无疑增强了抗灾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年际虽有波动,但最大波
幅不到10%,在世界上是属于粮食稳定系数高的国家之列。二是体制性因素。
只要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农民对自己的饭碗总是要保的。
同时,还有国家的支持,集体的服务,增强了抗灾与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
传统的、心理的因素。中国老百姓素有以丰补歉、积谷防饥的传统。据抽样调查
,1994年末,全国农户人均存粮541公斤,安全系数达1.66。四是国
家与地方储备。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1995年开始粮食实行省长负责制,各
级对粮库与银库一样重视。五是国际市场适当调剂。我国粮食有进有出,90年
代以来年均净进口粮食20亿公斤,仅为全国粮食总产的0.5%,约占世界粮
食出口贸易量的1%,适当增加一点进口,不会造成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俞敬
忠认为,作为占世界1/5强的人口大国来说,中国粮食必须立足国内,决不能
依赖别人,这关系到国家的自立,民族的安危,永远不能动摇。
俞敬忠认为,中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巨大,但必须调整战略选择,寻求治本良
策。他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的三大战略。战略选择之一,是在全国发动一场“改造
山河,重整农田”的农业开发总体战。必须抓住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资源既丰富
又廉价的历史机遇,在大力增加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同时,把劳动力作为替代资本
,下苦功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实施这一战略,应重点实施五大开发工程。第一项工程是
东北优质大米开发工程。东北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米带,同时位于世界最
大的粳稻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粮食增长中心。东北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发
展水稻生产有利于治涝,稳产高产。到本世纪末,可争取扩大水稻面积1000
万亩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北方大中城市、乃至上海市居民对优质大米日益增长的
需求。第二项工程是新疆优质棉花开发工程。新疆光照资源丰富,病虫害少,管
理省工,棉花的总产、单产、质量、效益均居全国之冠。新疆现有宜农荒地近3
000万亩,只要解决灌溉问题,就可垦荒植棉。近五年来,每年棉花面积扩大
100万亩以上,总产增加200万担。只要能保持这个势头,到2000年增
产1000万担棉花是比较有把握的。充分发挥新疆植棉优势,有利于缓解内地
粮棉争地的矛盾,有力地促进全国粮食生产。第三项工程是黄淮海地区节水农业
工程。这一地区历来是我国农业的重心所在,但进入90年代,却出现了粮平棉
减的严峻局面。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水资源制约越来越严重,旱灾频繁。我国水资
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4,而且分布极不均衡。黄淮海地区耕地面积占全
国的23%,地面径流量却只占3.8%,1995年黄河断流范围之大与时间
之长,历史罕见。实践证明,采取节水灌溉,可以节水30—80%,节能20
—30%,粮食增产20%以上。建立节水农业的科学体系,这是我国北方农业
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项工程是南方丘陵岗地综合开发工程。南方农业的优势在
山,潜力在山,仅草山草坡就在10亿亩以上。据调查,规模开发的丘岗山地每
亩收入800—1000元,有的更高。南方要坚持林果上山,利用草山草坡大
力发展食草动物,优化资源配置,腾出有限的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第五项工程是
沿海滩涂开发工程。我国沿海滩涂面积超过5000万亩,其中潮上带近200
0万亩,可围垦成粮棉生产基地,潮间带与潮下带可发展海产养殖,海洋将成为
下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
俞敬忠提出的战略选择之二,是科教兴农。他认为形形色色的悲观论,都是
低估了科技的潜力。中国粮食生产只要推广现有农业适用技术,就有“四个一”
的潜力:良种更新一次,加上良法配套,单产可提高一成;推广间套复种,提高
复种指数6—7个百分点,播种面积可扩大1亿亩左右;改进化肥品种与施肥方
法,化肥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现在我国化肥利用率为30%,而发达国
家为50—60%;改进灌溉方法,可节水10%以上。而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
,将为农业发展开创新的前景。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大体为30%,而
发达国家达70—80%,差距很大。因此,振兴我国农业,必须一手抓硬件建
设,从根本上改善农业条件,一手抓软件建设,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
俞敬忠提出的第三个战略选择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他认为,今后农业结构
调整必须以市场为主导,在保护耕地、保护粮田的前提下,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
三元结构转变,实行农牧结合,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今后
的粮食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饲料问题。我国拥有丰富的饲料资源,解决饲料问题
,必须拓宽视野,三管齐下:一是发展玉米生产。现在国内已出现了一批亩产吨
粮的高产典型。在今后的粮食增产中,玉米将挑重担。二是开发绿色饲料资源。
这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巨大宝库。全国秸秆每年就有5亿吨,如通过青贮、氨化等
途径,只要利用1/5,则相当于400亿公斤的饲料粮,是目前全国饲料用粮
的1/3。同时,我国草地、草坡、三荒、十边地等,总面积为耕地的4倍,大
多处于未开发或粗放经营状态。三是综合利用饼粕。如推广油菜新品种,不仅将
改善油脂品质,而且菜饼从有毒变无毒,成为优质蛋白饲料。实际上,一亩油菜
生产的饼粕蛋白相当于一亩大豆,一亩棉花生产的饼粕蛋白相当于半亩大豆,综
合利用潜力很大,是解决我国蛋白饲料紧缺的现实途径。
俞敬忠认为,解决粮食问题,同样必须深化改革。关键是抓住重点,协调配
套。当前,一方面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微观经营
机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五制一统”:一是省长负责制。1
2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实行分级负责制,这有利于各地把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
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的调控机制。二是双轨制。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
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粮食不能完全放开,必须坚持完善定购制度。同时,坚
持定购以外的粮食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三是双线运行制。粮食部门将政策性业
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四是粮食储备制。构建专项储备与
周转粮储备相结合的国家储备体系,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五是低收入居民补贴
制。上海等率先突破传统的平均主义补贴办法,改为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这是
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既可减轻财政负担,又照顾了低收入者,有利于社会稳定。
现在突出的矛盾是粮食流通费用过高,购销差价太大,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有意见
。宏观调控必须用活两手,顺应价值规律,打破地区封锁,加强发育与规范粮食
的大市场、大流通。从完善农业微观经营机制来看,首先是要稳定家庭承包制、
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支柱,在这一点上
,任何时候都要防止头脑发热。同时,又要看到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发展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日趋成熟,应抓住机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推
进。事实说明,农业兼业化的代价太大了。这种趋势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随着
劳动力大量向乡镇企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农业当作附带性产业。这种格局
不改变,农业势将走向萎缩,必须顺势而为,加快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中国粮食增产的潜力有多大?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林毅夫主持的中国农业科
研优先序研究课题组,完成了一份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的
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今后50年我国粮食增长前景作了令人鼓舞的描述,并提
出了很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林毅夫认为,粮食增产是农业发展的基本
主题,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情况看,我国粮食问题还远未完全解决。一般
来说,增产粮食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播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但从现实情况
看,今后在增加面积上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经济要发展,人口也过了12亿,
办工厂、建商店、盖住宅都得占地,这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农业结构调整,经济
作物挤占粮田面积也在所难免,当然有后备资源,即可开垦荒地,但成本高昂、
花钱太多。因此提高单产便成为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粮食单产水平现已高居世界前列。事实上,我国
粮食产量的增长已经完全可以归结为单产的提高,过去是如此,未来更是如此。
根据全国实证调查的结果发现: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单产潜力相当于现有
实际单产水平的2—3倍,如果把这些单产潜力挖掘出来,将可满足我国今后五
十年粮食需求增长的需要。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我
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单产都实现了翻番。目前单产潜力的存在,为今后二十
年内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再继续翻番提供了可能性。影响我国粮食单产潜力发挥的
技术性限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技术性限制因素是品种,对单产潜力发挥的影
响高达50%。为此需要围绕提高单产这一目标制定一个积极的粮食育种科研政
策。育种科研当然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保证,但向育种科研投资有很高的报酬率,
算了一下,如果从现在起每年保证育种科研的资金,对实证研究归纳出来的限制
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发挥的五大类42项技术性因素进行
攻关,二十年后由于品种改良可能使三种作物单产水平提高70—170%,这
就可以使我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总产翻番。在这
些育种科研项目中,有1/3的项目投资的预期纯收益率在10000%以上,
即每投资1元可获得100元以上的回报,另外1/3的项目预期纯收益率在1
000—10000%之间。鉴于粮食单产的潜力非常大,而且通过育种科研实
现单产提高的可能性相当高,林毅夫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
,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速度。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不到0.1%
,发展中国家现有平均水平则为0.26%,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人多地少,
必须依靠科研进步不断提高单产水平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
,我国粮食单产水平高居世界前列,与此相关的农业科研处于世界前沿,前沿研
究的成本通常要高得多。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农业科研投资至少提高到发展中国
家现有的平均水平。二是按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各国
的经验显示,在单产水平较低时,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和单产水平提高的主要
因素,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产水平已高居世界前列,育种科研的重点必须转向改良
品种以及增加对不良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抗性和耐性方面。要实现育种科研效
益的最大化,必须按照各项技术性限制因素的严重程度,结合育种科研解决上述
问题可能性的高低来分配给定的研究资源,以使各项良种科研的预期边际投资报
酬率均等。三是建立良好的推广体系,发挥新作物品种潜力。在以育种为科研核
心的同时,要有一套新的栽培技术和温、光、水、肥等条件与其配套,加强从推
广、栽培到病虫害防治的系列、综合研究,使新品种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
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刘志仁研究员认为,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势头和增产潜力
看,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他认为布朗作为从事超
前环境研究的学者,观点的立足点是比较高的,对2030年需求的预测也比较
客观,对粮食生产现状的分析也比较符合现实。当前粮食正成为中国农业这个瓶
颈产业中的瓶颈环节,问题的确突出。但是,由于对中国国情、东中西部经济发
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中国人消费习惯的了解不很够,布朗的预测也存在严重缺陷。
主要缺陷是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估计不足。首先他对粮食这个概念的界定与我国
不同,他利用的1990年产量基数有误,没有包括大豆和薯类,因此少算了几
千万吨的生产能力。再有就是对中国饮食习惯的特殊性缺乏认识,国际上通用的
国民生产总值与食物需求的关系曲线对中国并不很适用。而他最大的缺陷是对我
国粮食供给潜力估计不足,只强调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将出现日本以及“四
小龙”那样的耕地锐减和粮食自给能力的下降,而没有看到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存
在相似性的只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日、韩出现的一些情况在未来可能发生在我
国部分沿海地区而不是全国,何况我们对沿海地区粮食生产滑坡问题已引起高度
重视并正在采取有效对策。刘志仁认为,布朗指出中国粮食问题正处在十字路口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大家重视起来,全方位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粮食就
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我们认识上有偏差、工作中有失误,虽然不会像
布朗预言的那么可怕,但谁也不能保证中国粮食不出问题。从现状看,我国粮食
在生产、流通、消费上都有问题,产量徘徊、耕地减少已经有目共睹。但流通的
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在经营环节和加工环节,特别是对加工的粮食制成品价格与
原粮收购价格差距太大,农民实际拿了小头。由于粮食总量加大、流动品种多、
运距长及经营主体多元化,造成宏观调控难度也在加大。在消费方面,则有片面
强调对优质主食需求的倾向。他建议在总量平衡、地区平衡、品种平衡这三个平
衡之外,应重视第四个平衡即年度平衡,加强储备,以应付生产的周期性波动。
从中国粮食的前景看,刘志仁认为我们的自给能力不会低于80%,因为农民的
口粮完全可以自给。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粮食需求将大于供给,但经过努
力可以达到基本平衡,少量进口仍然会有,但只是作为品种调剂,不会对世界粮
食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马晓河认为,中国可能招致世界挨饿的结论是十分荒谬
的,中国需要进口粮食,但绝不会依赖于国际市场。马晓河指出,从长期趋势分
析,中国人多地少,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粮食的消费总量会逐渐超
过生产量,中国会进口一些粮食以弥补国内的不足。但是,未来中国粮食进口量
绝对没有布朗预测的那样多。布朗在预测中国粮食供求状况时,其依据是错误的
,结论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首先,布朗过分夸大了未来中国人口增长数量,按照
布朗的计算,到2030年中国将比目前增加4.3亿人,平均每十多年增加1
亿以上的人口。从人口的变动趋势分析,目前虽然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还比较高,
但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结构很快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增长速度也将随
之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2000年我国人口为12.94亿、2010年为
13.94亿,到了2040年估计中国可实现人口零增长,人口最大值为15
.6亿人。以此推算在203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5.3亿人,比目前增加3
.3亿人。布朗对中国2030年人口预测多计算了1亿多人,由此就使社会对
粮食的需求量虚增了4000多万吨。其次,布朗大大低估了中国的粮食生产潜
力。布朗认为未来中国粮食将减产20%,这种判断不正确。90年代以及21
世纪头十年,我国耕地预计减少0.55亿亩,从2010年到2030年,工
业化所占耕地将会更少,大约为0.5。这样到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将
减少到13.3亿亩,比目前下降7%。在这些耕地中如果有75%是粮食
生产用地,届时全国可供粮食生产的耕当0亿亩左右。从各种条件分析,中
国可使粮食生产在有限的空间上取得较大增产。第一,提高粮食复种指数,使其
从目前的155%提高到160%,由此到203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可达到
16亿亩。第二,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面积占耕
地的比重由目前的51%提高到70%左右。第三,充分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
作用,提高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使其贡献份额由目前
的30%左右上升到50%以上。第四,重点改造中低产田。今后三十五年,如
果我国能力争将现有中低产田的一半改造成高产田,全国粮食总产量就会获得大
幅度增产。从历史情况分析,1949—1994年间,我国粮食的亩产量由9
4公斤上升到275公斤,年均增长2.4%,其中1949—1978年年均
增长1.4%,1978—1994年年均增长4.3%。今后,如果我国的粮
食单产增长速度比前45年降低1倍多,平均每年增长1%,那么到2030年
粮食亩产量就可达到391公斤。按16亿亩播种面积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将
为6.26亿吨。由此可见,在未来三十多年里中国粮食不是要减产20%,而
是将至少增产37%。届时,如果全国人口为15.3亿,人均粮食消费量以4
50公斤计算,则国内粮食总需求量应为6.89亿吨,供求缺口为0.63亿
吨。面对未来粮食有可能出现的供求缺口,中国无疑会从国外进口一些粮食。但
是,中国绝不会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一旦遇到国际粮食市场供给能力萎缩,我
们完全有能力自求粮食供求平衡,解决国内人民的吃饭问题。自我调节方法至少
有两个: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适当压缩其他作物的面积。
例如随着耕地资源的紧缺,我国可适当减少一些中低产棉田,增加化纤制品的生
产量,同时也可以压缩一部分油料、糖料、烟叶等作物面积,用来发展粮食生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让果树上山、渔池下滩、下湖、下河
,这样又能调整出相当数量的耕地用于生产粮食。二是大力开发非耕地资源,增
加粮食以外的食品供给量。我国现有大量滩涂、湖泊、荒山荒坡和草原等非耕地
资源尚待开发。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将有能力拿出一定的财
力、物力和技术去开发这些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业,生产出许多不耗
或少耗粮食的动物食品,从而大大减轻粮食生产的压力。
马晓河认为,布朗的“未来中国粮食观”给中国的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带
来了诸多启示:(1)今后中国的粮食供求变动是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与国际粮食安全有着极大的关系
。虽然布朗的预测和结论是错误的,但他对我国粮食所提出的问题隐患值得高度
重视。(2)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人口增长和耕地占用这两
个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继续强化相关法制建设,利用法
律手段严格抑制人口的增长,并控制耕地的占用规模和下降速度,鼓励国人为生
存和发展节约每一寸耕地。(3)要千方百计地抓好国内粮食生产。如前所述,
虽然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如果今后国家不采取
一些过硬的经济和技术措施,这些潜力就很难变为实际生产能力。今后国家应全
面支持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增加产出,以提高我国粮食的自给率。他提出以下对
策:农业的战略地位不能降低,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与支持不能减少,以保证农
业的增长;要探索自己的食品消费结构,争取提高素食比例,减少对饲料粮的需
求,限制粮食酿酒业的发展,坚持提倡节约用粮;对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
业的国家,用投资、劳务输出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以保证供给。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孙中华认为,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
2%人口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人是能够养活自己的。新中国成立四十五年来,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虽然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2.7亩下降到1.2亩,但人
均占有粮食却由209公斤提高到380公斤,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现在正开始向小康迈进。未来几十年,尽管我国在加速工业化过程中仍会面临人
口增加、耕地减少的压力,但是,布朗等人简单地以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过程
中出现的粮食产量下降、大量进口粮食的情况作为参照依据,推论中国粮食产量
也会大幅度下降,断言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不符合实际。孙中华从2030年
中国粮食的消费需求、产量和增产潜力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粮食前景。他认为,
目前我国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们食物消费水
平还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总的趋势是:人均直接消费粮食将继续减少,动
物性食品和水果、蔬菜、植物油、糖则呈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
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将接近或达到目前亚洲发达国家日本本世纪90年代初期的
水平,并保持基本稳定。根据90年代初期日本食物消费量计算,达到上述食物
消费水平人均需要消费粮食450公斤左右。考虑到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可利用
广阔的非耕地资源的特点,届时我国人均粮食400公斤左右基本可以满足消费
需要。这样,到2030年,在人口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的情
况下,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6.4亿吨。与1990年相比,将增加粮食需求1
.9亿吨。如完全靠国内供给,四十年间平均每年需要增产粮食475万吨。粮
食产量与耕地关系极大。我国虽然每年因工业建设等原因占用了大量耕地,但由
于后备耕地资源较多,每年又以开垦、复垦等形式增加了许多耕地,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耕地占用。比如,1990—1993年间平均每年新减少耕地910
万亩,每年新增加耕地702万亩,年均净减少只有208万亩。在后备耕地资
源的开垦利用上,我国与日本、韩国等具有不同的特点。今后几十年,随着工业
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减少将是不可避免的。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是我国
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与此同时,政府将有计划地开垦利用后备耕地资源,
以补偿耕地的占用。目前,我国有宜农荒地5亿亩,按照政府规划,1990—
2000年间平均每年将开垦500万亩。如果这一开垦速度能够保持到203
0年,仅此一项四十年间将新增耕地2亿亩。因此,我国的耕地减少不会像布朗
预言的那样快,更不会再现产量比1990年下降20%的状况。从我国粮食的
生产潜力看,到2030年再增产1.9亿吨粮食,人均占有达到400公斤,
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平均每年增产粮食475万吨,年
均增长速度不足1%。这一增长速度,仅相当于1990年以前四十年间我国粮
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的1/4。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可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到2
030年维持在16亿亩以上的水平。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推进科技进步,可大
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这既是过去几十年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也将是到
2030年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希望所在。1990—2030年间,如果粮食
单产由262公斤提高到400公斤,每亩增产138公斤,即可使粮食总产量
达到6.4亿吨。目前我国尚有9亿亩左右的中低产田,粮食亩产比相同气候条
件下的高产田低150—200公斤,增产潜力很大。根据1988年以来改造
中低产田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坡地改梯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提高田间排
灌能力等工程和生物措施,治理干旱缺水、洪涝、风沙和耕层浅薄等,可使中低
产田每亩增产粮食100公斤左右。按照国家已有计划,90年代共改造中低产
田3.6亿亩,可增产粮食400亿公斤。进入下个世纪,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农
业投入的增加,大部分中低产田将会陆续得到治理,其增产潜力会进一步被挖掘
出来。农业科技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
作物品种更新过3—5次,每次增产幅度均达10%以上。70年代中期开始推
广杂交水稻后,稻谷单产提高20%左右。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使玉米单产提
高100—150公斤。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落后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据测算,
农业科技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仅占30%左右,比一些发达国家低得多,大
有潜力可挖。我国目前每年取得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抓紧推广转化,可较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另外,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作物育种
方面的突破,将成为21世纪的粮食和其他食品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农业部温铁军提出要用综合观点看粮食。他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人均仅有0
.08公顷农地,且占人口80%的农民生活在被城市现代化所隔绝的乡土社会
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不言而喻是个永恒的问题。但也正因为人地关系高度
紧张这种基本国情是制约粮食生产与供给的主要矛盾,所以应纳入整个农村改革
与发展的系统之中综合考虑。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研究粮食问题。其一是
从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如何以发展劳力密集就业为基本国策,加速
城市化进程,尽快降低农业人口比例,从而促进粮食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
产率,以此改造小农经济,尽力使我国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其
二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城市工业原料和食品供给的角度,研究如何在改革中
理顺与粮食商品有关的财政(包括中央地方、产区销区)、金融(包括外汇)、
流通(包括外贸)的关系,进而解决传统体制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9亿人
给3亿人搞饭吃的局面不改观,中国农业就不会有出路。如果把我们这样一个传
统农业国的农村发展问题简化为粮食生产,或仅仅从城市利益出发,简化为粮食
的保障供给问题,如果不能在宏观决策上改变以往片面强调农产品供给,既牺牲
农民利益又忽视农村发展的倾向,则粮食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整个农业和
农村的振兴将成为难以解决的难题。
根据粮食供求需要,前几年国家曾经提出到2000年增产粮食250亿公
斤的目标。对这个举世瞩目的问题,有关部门认为,从我国资源潜力和农业物质
技术保障条件等因素分析,靠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开发宜农荒地,经过努力是
可以实现的。首先是提高单产。目前,全国尚有中低产田9亿亩左右。根据已有
经验,经过改造可使中低产田粮食作物平均亩产提高100公斤左右。今后六年
共改造3.6亿亩,按75%种粮食、复种指数为150%计算,可增产粮食4
00亿公斤左右,对今后六年内暂不能改造的中低产田,狠抓常规技术的普及应
用,可增产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其次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据分析,今年六年
复种指数提高3.5个百分点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是可能的。只要引导得当,通
过发展间作套种和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可以使复种指数提高到158.9%,扩
大农作物面积近5000万亩,以50%种粮计算,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
500万亩,增产粮食62.5亿公斤。第三可以开发宜农荒地。为了稳定粮食
播种面积,必须保持合理的垦复力度。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六年开发
和复垦耕地3600万亩,可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447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
面积可增加3375万亩,约增产粮食85亿公斤。但必须注意到,根据全国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六年减少耕地5400万亩。由此将减少粮食产量145
亿公斤。按上述几方面测算,今后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左右。当然,粮食生
产登上新台阶的难度相当大,其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1)资源约束。今后六
年,全国耕地将净减少1800万亩,人均耕地将继续下降;水资源不足,尤其
是华北、西北地区严重匮乏;荒地开垦与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2)科技滞后
。近年来,一方面科技储备不足,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等科研没有大的突
破,缺乏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等;另一方面,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经
费短缺,一些地方由于“脱钩”、“断奶”,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
面,严重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3)投入不足。国家用于农业的投资增
长有限;地方和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缺乏积极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差。(4)比较效益低。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
粮食比较效益低,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会进一步从粮食生产流
向其他产业。(5)在经济快速增长中,一些地区放松了对农业的领导,对党中
央和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得不够有力。有关部门
强调,必须采取以下重大措施:(1)严格控制耕地占用;(2)确保粮食种植
面积;(3)稳定增加农业投资;(4)大力推进科教兴农;(5)保证化肥等
生产资料供应。同时,突出安排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1
)改造中低产田;(2)开垦宜农荒地;(3)商品粮基地建设;(4)良种繁
育体系建设;(5)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6)农业技术推广
综合服务体系建设;(7)农业科研教育体系建设;(8)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9)粮、经、饲三元结构试点县建设;(10)“菜篮子”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