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纪之交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_城市规划论文

论世纪之交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_城市规划论文

世纪之交——论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世纪的回顾

20世纪漫长而多难,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我出生于“一战”结束后不久,又经历“二战”的磨难,至今记忆犹新,谨从此谈起。

1.战争破坏巨大,战后重建空前

历史即将翻至新的一页,战乱时代与日俱远。“七七事变”宛平城的炮火、南京的屠城;1940年合川城的轰炸,半壁城垣被摧毁;1944年在滇西的战斗,芒市玉佛炸碎在一片瓦砾之中……,战争残酷,遍地疮痍,现在想起来仍然痛心疾首。而今天,在欧洲的古战场几乎难以看到战争的痕迹,摆脱殖民主义后的亚洲城市重新崛起,新中国城乡建设成就斐然。虽战争的破坏巨大,但人们双手建设的力量更大,世界在进步,亚洲在进步,中国在进步。一言以蔽之,尽管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类依然在进步。这是世纪观察的结论。

2.“更严峻的敌人是人类自己”

尽管战后建设成绩斐然,但人们在沾沾自喜之余,到六七十年代却惊异地发现,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之严重性并不亚于战争。如果说“二战”时期人类的敌人是法西斯,今天则要战胜自己的贪婪和无知,可以说其形势更为严峻,也更为困难。[1]。

3.如何对待未来

未来的任务是严峻的。无论就国际,还是国内城市建设情况来说,都是重大的进步与潜在的危机并存,成就与缺点同在。作为中国从事城市建设的专业工作者,我们只有反求诸己:在战略上要持乐观的态度,对事业有必胜的信心和执着的追求;在战术上要对城市建设事业之艰难怀谨慎的态度,有忧患意识,防范于未然。社会发展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众多,难免有波折、起落,甚至大的起落,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希望惊险的事频频发生,规划工作者要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在建设低潮时当看到前途,越过困难,化险为夷;在建设高潮时更需冷思考,不被一时的成就冲昏头脑,遗隐患于未来。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就是从战争、灾害、成绩、错误中,认识到这一朴素的真理,逐步走过来的。

4.近代城市规划学的发展与迷惘

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带来了居住环境的恶化。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新兴的学术思想日益活跃,推动近代城市规划学的发展,从1898年霍华德(E.Howard)发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s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算起,至今整整一个世纪。而此前,有关城市规划的早期文献屈指可数;“二战”期间及其前后,几乎每年都有一本或数本城市建设名著问世;现在,随着建设的推进,关于城市问题的书籍刊物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对此,人们持论多有不同,但就其内容来说,有的不免感到迷惘和城市之不可捉摸;有的则从不同角度总结过去,分析现在,探索将来(如P.霍尔:明日之城市);也有的以饱满之热情设计未来(如R.罗杰斯:“一个小行星上的城市”),等等。

与此同时,探索城市未来的学术会议也日渐频繁。从1933年的CIAMⅢ到1963~1971年一系列的“台劳斯宣言”(Declarations of Delos),直至1997年9月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协会(ISOCARP)在日本召开的世界规划大会等等,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连续不断,时至世纪之交对未来城市的讨论更形成热点,越发深入。

本世纪后半期,出于环境危机,掀起了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的运动,这个运动推及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的人居住区大会,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21世纪议程》,直至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二”会议。尽管会议纷纷攘攘,但宏观看来,这些活动共同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前者重环境,后者重人居,说明人类对自身的居住问题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认识逐步自觉;特别是总结了100年来的经验教训,为未来世纪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21世纪行动的纲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近(1997年10月初)在德国召开的“世界人居日”会上说:“城市可能是主要问题之源,但可能也是世界某些最复杂、最紧迫的问题得以解决之所在”。从世界范围看,如此高瞻远瞩认识城市,这是史无前例的。并且,为深化“人居二”的历史成果,继续进行国际对话,拟于2000年初夏,在柏林召开名为“城市21”的全球城市建设大会("The Global City Building Conferen-ce-Urban 21-In Berlin),会议将以“人民、自然、技术”作为会议主题,这将是城市规划家、建筑家、发展计划家及社区决策者的全球论坛。

然而,尽管有关城市研究的学术思想很活跃,见诸政府的行动却很迟缓;作为国际间的共同行动更是煞费周折。理想和实际行动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将学术成果付诸实施仍需艰巨的努力。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城市建设进展很快,中国政府对世界《21世纪议程》也迅即以积极姿态加以响应。但是,中国学术研究的活跃程度,特别是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具体反映在:社会理解刚刚觉醒,科研人员力量薄弱,学术研究工作开展得远不深入,对工作的推动也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

二、面向21世纪的城市规划

1.新世纪规划工作至关重要

即将来临的21世纪变化多端,全球化趋势不可抗拒,地区的发展将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作用。相形之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有一个全社会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全国不同地区的城乡建设直接或间接与中央计划相关联,客观上已形成一个可供依循的社会发展共同纲领。凡此都是中国开展规划工作的大好机遇。但是,关键在于,国家城市政策研究需要推进,而城市建设大多属地方性的工作,各个地区有其特定的条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政策,按科学规律办事,并最大可能地发挥创造性;最切忌的是不顾地区的实际情况主观武断、为所欲为,或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必然加快。这就更有必要强调规划,保证建设的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警惕,因为一旦规划不周、处理不好,破坏的速度和规模也会加大,包括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破坏,甚至造成“重大的规划灾难(Great planning disasters)。决策不当所造成的危害,已为战后历史所证明。总之,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几点认识

世界在急剧变化,通过对全球和中国若干问题的广泛思考,对21世纪中国的某些问题也应力臻达到一个轮廓性的诸多共识。

(1)正视生态困境,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这在中国显得尤为紧迫,因为中国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中科院题为《生存与发展》的国情报告[3]发表已经近10年了,可一般说来,我们对国情的忧患意识还不够,研究还欠深入,对问题的复杂性缺乏深切理解,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坚决有力,为此,必须加紧努力,包括推动更广泛的环境教育、提高规划工作的质量等,务求做到:

——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整体协调;

——区域、城乡发展的整体协调;

——积极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机制。

亦即从整体协调中取得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2)在发展经济、技术的同时,强调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们固然要积极发展经济、技术,但这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城市是文化的最高表现”,我们应当:

——将城市规划与建设提高到文化创造的高度,一切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即生活内容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丰富多采,等等。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与地区既要有意识地吸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又要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自觉地对城市特色和地区特色加以继承、保护和创新,要着力发展“新地区建筑学”(new regional architecture)。

——积极推动、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贯地研究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发挥东方城市规划理念与建筑文化的独创性。

(3)关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

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我们应该:

——在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4],重视对人的关怀;

——发扬以社会和谐为目的的人本主义精神;

——推动“人人拥有适宜的住房”(odequate shells for all)的贯彻与实施;

——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备有各种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室内外生活和游憩空间;

——重视社会发展自下而上的创造力,开展“社区”研究,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防灾规划与管理(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努力防范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4)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共同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

面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混乱、“特色的危机”、“视觉的污染”等的种种困扰,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环境艺术,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人居环境的艺术创造首先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要实现与自然友好相处,并以“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的创造为基础;

——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美好的人居环境的取得,既是科学的追求,也是艺术的创造,两者殊途同归,目的都在于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塑造“宜人环境”(amenity),给人类社会以秩序感,这种居住秩序是人类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

——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的美。

3.关于专业理论建设

(1)加强城市、建筑、园林的综合研究

规划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但其最终必须落实到物质建设的空间布局上来,落实到形成良好的工作、居住环境上来,因此规划不能不强调物质要素的布局与形象的追求。所谓的物质要素不仅是实体的物质建设,如建筑的群体等,还包括虚体部分,即开敝空间的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再塑造(open space,natural environment),规划师要能得心应手地沟通、协调、驾驭城市规划、建筑、园林这三个方面的创造,使之融为一体。

(2)积极推进城市设计工作

就中国近40年来的情况来说,上述三门学科各自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对贯穿三者的城市设计工作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水平不高。因此,要将加强城市设计作为下一世纪规划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要求创作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

(3)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

“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Ture city planning must be regional planning),在中国城镇密集的高城市化地区,尤应加强区域规划。

(4)人居环境科学的建构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发展交叉学科,但是实际情况是:交叉还不够广泛,融合还不够深入,特别与外围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工程、技术等方面交叉、融合不够。只有交叉点多、交叉面广,我们才能从不同侧面切入,对城市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只有在各种思想的结合点上,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才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倡导“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由于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因此我们主张打破学科的界限,开展融贯的综合研究。

三、关于规划哲学与方法论

城市是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在新的世纪里,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将使城市的未来更加难于捉摸,要做好规划工作,就必须加强规划哲学和方法论的思考,努力提高认识问题的自觉性。

1.整体思维,共同行动

信息革命跨越国家、种族、地理、文化等种种障碍,其影响遍及全球,城市和区域成为开放的体系,人居环境客观上已属于全人类。新世纪的区域和城市的规划不能寄望于个人的行为,而更应强调人类整体的思考和共同的行动,在共同协调一致行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目前,中国已开展了不同层次、深入程度不一的规划,如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等,但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形成体系。我们要将全球、全国、特定的区域和具体的建设项目等不同层次的课题、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努力对问题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进而采取相应的最佳选择。

2.驾驭变化,随机应变

社会愈加信息化、愈加开放,在规划中愈要考虑多种可能的方案,要竭力避免单一化的决策。规划工作的整体协调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协调,不可能有抽象的静止的统一性。规划应体现出既定又不定、有变又不变的科学性和动态性。我们要善于在事物螺旋上升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各种作用因素,认识每一个“切面”,不断调节。

3.创造性地研究特殊的环境条件,追求符合自身实际的结论

西方有句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话:“思考着眼于全球,行动立足于本地”(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规划时要讲求哲学,不仅要研究矛盾的一般性,更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

目前,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考方法或技术的、政治的框架,能够确保在一定的控制与引导下使可持续发展从全球到国家到社区自上而下地全面实施。国家一般可以定时地为地区发展提供政策,但是长期的良性发展必须依靠区域自身。新的途径必须从地方去寻找,新的发展政策应当确定在城市和区域的层次上,动员地方资源,以地方价值为基础。总之,“在‘城市时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国家为城市提供政策框架,城市对自身发展负责”。

在21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将仍然存在,要特别加强区域层次的研究和协调工作,寻求适合于每个地区的发展方式和建设途径,发达地区、后进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地区都需要探索不同的战略、战术和范式(paradigm)。

4.面对日益变化的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更要利用新的规划工具与技术(New planning instruments and technologies for coping with increasing uncertainties),以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与艺术质量。

不过,技术毕竟是工具,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可以辅助决策,而不能替代正确规划思想的追求与确定。

为此,我们需要整体地认识城市、建设城市的科学体系。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永无完结,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永远存在,未来的变化与限度,也不能预控,所以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规划。这是城市本身开放性(openendedness)的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建设城市科学体系的任务永远不能完结[5]。

四、改善人居环境是全民的事业

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全民的事业。它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自觉探求与创造,内容广泛,离不开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和积极推动。其中:

——政府的决策者与基层组织要发挥各自应有的职责,要组织专业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区域与城市的正确发展决策,并进行必要的规划、建设和完善的管理;[6]

——社会居民要积极参与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我们要看到,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在城市发展史上,人民曾作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贡献;

——专业工作者负有艰巨的责任,面对工作中的重重困扰(包括如何处理公众的现实要求、长远的利益、科学规律以及对付长官意志等等),要振奋精神主动创造。

话不妨说远一些,众所周知,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变革,即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不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处于至为剧烈的变革时代的今天,我们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城市研究工作者虽然不是“巨人”,但是要努力向历史上的“巨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有科学家、艺术家的素质,而且要加强品德修养,即,为人民的服务精神;勤奋学习的敬业精神;勇于试验的科学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在新的世纪里,将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创造性地推向前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谛(Success out of preparedness,or failure without it——the tru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se)。如果我们城市规划工作冲破一切藩篱,真正做到“预为思考,预为规划”(Thinking ahead,Planning ahead),那末可以预见:被称为“城市世纪”(century of the cities)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我们的城市发展将大有作为。

标签:;  ;  ;  

论世纪之交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_城市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