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疗效
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很难真正进入睡眠状态,较短的睡眠时间会影响到患者白天的正常生活,从而影响到患者正常的休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本次择取我院78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神经内科接治的78例失眠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治疗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65±14.23)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5.29±1.92)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9.81±14.42)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病程(5.42±2.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基础疗法,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控制好病房的室温,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等等,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喝酒、不抽烟等等,还要在饮食方面让患者尽量避免油炸、辛辣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在睡前2h内不喝浓茶、咖啡,少吃甜食。
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性基础疗法,再搭配中药调理、针灸疗法、中医食疗及足浴。①中药调理:心阴亏虚、神魂失养失眠者,汤剂药方为炙远志10g,五味子10g,龙齿10g,女贞子10g,生地黄12g,枣仁20g,旱莲草20g,百合30g,珍珠母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诱发的顽固性失眠者,汤剂药方为黄连5g,甘草6g,桔梗10g,柴胡10g,桃仁10g,川芎10g,枳壳10g,川牛膝10g,红花10g,赤芍10g,当归12g,法半夏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心脾亏损、心血失养失眠者,药方为生姜1片,大枣5枚,炙甘草6g,炒白术10g,炙远志10g,太子参10g,当归12g,龙眼肉12g,茯神15g,炙黄芪20g,枣仁30g,夜交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虚热内扰失眠者,药方黄连6g,炙甘草6g,竹茹10g,牡丹皮10g,枳实10g,栀子10g,陈皮10g,茯神15g,法半夏15g,珍珠母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②针灸疗法:皮肤针治疗失眠,取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头部、额部、眉弓,由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于胸椎两侧作横行刺,穴位表面常规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宜,每隔1日,针刺1次,一个疗程10d,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耳穴压丸治疗失眠,取心、神门、缘中为主穴,辅之肾、脾、肾为备用穴,取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按压1min直至耳廓发热,传授按压技巧,睡前按压,两侧穴位交替按压,一个疗程10d,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隔4d。③中医食疗:肝郁化火者可服用龙胆竹叶粥,龙胆草10g,竹叶15g,白米100g,水煎龙胆草和竹叶,滤汁备用,白米熬粥半熟时加入药汁,早餐食用;痰热内扰者服用竹沥粥,淡竹沥汁30g,小米100g,煮米熬粥临熟下竹沥汁,早餐食用;阴虚火旺服用玄参百合粥,合欢皮15g,百合30g,粳米100g,水煎熬合欢皮、百合、粳米取汁加米煮粥;心胆气虚者服用酸枣仁粥,炒酸枣仁20g,龙骨30g,牡蛎30g,粳米100g,先煎酸枣仁、龙骨、牡蛎取汁,待米粥半熟时加入;心脾两虚者服用莲子桂圆粥,桂圆肉30g,莲子肉50g,糯米60g,加水同煮。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睡前饮牛奶、百合糖水、甘麦大枣汤、丹参冰糖水,同时可鼓励睡前吃苹果、香蕉、大枣、奇异果,也可于床旁放橘子借助其水果香促进睡眠。④足浴,如足浴中药配方:黄连6g,合欢皮10g,香附10g,茯神15g,夜交藤15g,肉桂16g,丹参30g,酸枣仁40g,吴茱萸40g,添水煎至浓汁200mL睡前加入温水中泡脚,同时按摩长命穴,连续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显效:患者每晚有6h以上的睡眠时间,同时患者多梦、失眠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每晚有5h以上的睡眠时间,患者失眠、多梦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无效:患者失眠、多梦症状为得到改善,每晚的睡眠时间短于5小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睡眠质量评分。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为评定依据,由18个自评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0~5分为睡眠质量良好、6~10分为睡眠质量尚可、11~15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周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3.讨论
在临床上失眠是患者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具有较多的病因,尽管不能对患者生命构成安全性威胁,主要症状就是难以入眠,在白天活动中会表现出萎靡的精神状态,深度影响着患者在日常中的生活或是工作,因此需要积极展开治疗。在西医中对失眠仅是采取对症治疗,如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加之心理上的疏导,针对较轻病情的患者而言,可以获取较好的治疗疗效,但若是有较重病情的患者就需要借助药物进行控制。近几年,随着中医药国际化,加之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优势,愈发受到民众青睐,致使当下越来越多的民众树立中医养生理念,推崇中医治疗,希望通过调理气血、调和五脏,改善病症,进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笔者总结临床经验,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推出中医汤剂、针灸疗法、食疗、足浴,实践证实: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失眠病患选中医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能提高安全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中对失眠患者予以中医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成效。
【参考文献】
[1]安龙武.78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的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8,15(11):52-53.
[2]孙乙滢.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99.
[3]杨芳,孙丽霞,秦霞.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95-96.
论文作者:曹娇,宁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疗效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