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论文_冯君

解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论文_冯君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兰州市 730030)

摘要:在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与表演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声乐作品在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等方面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人们对民族声乐作品中的理解度不同则同样会对声乐作品的发展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促进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多元化方面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创造;多元化

声乐作品多元化发展主要是其创作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会对声乐的表演形式与声乐表演体裁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对于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其主要产生是人们在社会思想不断变化的影响下,其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同样在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加以研究应该首先立足于其发展现状,以此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一、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意义

(一)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与教学发展

民族声乐其演唱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展开是以歌曲作品为载体。因此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基础,丰富且精彩的作品是演唱水平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将民族声乐演唱方式与演唱技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充分发挥的根本。

(二)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广泛传播

民族声乐作品多元化发展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更好发展。

二、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多元化的发展

(一)戏曲选段的拓展

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发展中,将戏曲与曲艺等方面的艺术作品加入到自身创作与构成因素中是最为大胆的拓展。这是因为戏曲与曲艺等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将此类音乐因素与其相结合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促使民族声乐作品发生极大的形式变化。例如:在豫剧《花木兰》的著名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朝阳沟》的选段《人也留来地也留》中,以及河北梆子《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祭坟》等作品中,通过将其在民族声乐中的融合,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与教学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民族声乐作品而言,通过戏曲与曲艺作品在其中的融入,为其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戏曲与曲艺作品多是以大型戏剧形式所体现,无法通过歌曲演唱所展现,因此戏曲与曲艺作品和民族声乐的融合多是选段形式所体现,通过在著名的戏曲中选择较为经典或广为流传的段落,将其转化为与歌曲形式相同的体裁;

其二,戏曲与曲艺形式的表演方式极为独特,与民族声乐的唱法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此类作品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需要做到对两者之间演唱方法的协调处理,以此确保通过演唱形式能够将戏曲演唱特点充分展现的同时将其更好的与民族神声乐相结合的结合,为民族声乐演唱形式提供更多的表演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戏曲与曲艺音乐形式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融合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其实际的融合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表现作品,使其与音乐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融合,促进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二)歌剧选曲的拓展

当前民族声乐的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主要以歌舞剧的舞台表演方式最受欢迎,且众多的歌剧作品中主要是民族声乐作品占据主要部分,因此在民族声乐作品的组成中,歌剧形式同样是重要构成。自我国歌剧艺术发展的不断壮大,更多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例如:《白毛女》、《刘胡兰》等。作为著名的歌剧作品,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民族声乐中用于演唱十分适合,因此被收录于民族声乐作品中。同样,此类歌曲的演唱技术要求十分高,因为歌剧中段落属于相互关联的,是完整的歌曲作品的选段,演唱者对于某因部分的单独表演需要将整体情绪充分表达,需要将其故事背景以及人物情感淋漓尽致的诠释,不仅是以音乐为表现之本,更要立足于整体的歌剧作品,保证能够更为准确且合理的将歌曲充分演绎,与原作品内容情感相符合。

(三)创作歌曲的出新

除去以上所提到的作品类型之外,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在发展中所体现的多元化形式还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像是,对自身所具有的民族风格作品加以创新,但同时需要对传统民歌中的主体地位加以保护,传统民族声乐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灵动艺术性,在作品的构成中不会受到故事情节的限制,更不会因为音乐风格产生变化,因此其实际所体现的歌曲类型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在保持民族声乐的传统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重新能够更加促进歌曲形式的题材变化,且随着这类民族歌曲创作类型作品的产生,其中所体现的情感不仅将宏大且深厚的情感震撼表现,更能够将细致委婉的情感娓娓道来。例如,在近年来国家社会良好的发展影响下,多种含有政治情感与对国家歌颂的歌曲题材层出不穷,《走进新时代》、《我的祖国妈妈》、《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创作型作品,以及如《小白杨》、《父老乡亲》等对个人情感的作品。随着民族声乐作品形式的不断发展,其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风格,因此对于创作型的作品而言,其本质并并没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情感与形式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同时歌曲中对于情感的表现风格以及构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提升。

除此之外,大量歌曲在形成中对于其他音乐形式的组成特点加以学习融合,创作出了更为新颖的民族声乐作品,在保留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同时,能够将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充分表现。这些歌曲以传统的民族声乐作品形式为发展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拓展实现了民族声乐的创新,促进民族声乐作品形式的更好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有事情在发展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响,而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作为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会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会有一定问题的产生,即其作品类型的转变会对传统构成形式产生影响,对传统民族音乐特色而言难以有效留存,因此对于民族声乐作品的发展与创作而言,需要在促进其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传统艺术特色的保留。

参考文献

[1]蒋鸣.论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走势与审美取向[J].音乐创作,2018(05):118-119.

[2]黑力.论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审美取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06):128-135.

[3]戴勇.解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02):110-114.

[4]王世飞.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及其精神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冯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解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论文_冯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